李世明编著的《历史的决策--长征重要会议》主要编写了党中央在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32次重要会议,有的会议在同一地点召开过几次。每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经过及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作用,都分别作了简要介绍。这些会议对长征的胜利产生了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长征中有的会议或讨论游击战争问题,或讨论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政策和战略方针等,因篇幅有限,未作记述。
| 图书 | 历史的决策--长征重要会议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世明编著的《历史的决策--长征重要会议》主要编写了党中央在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32次重要会议,有的会议在同一地点召开过几次。每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经过及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作用,都分别作了简要介绍。这些会议对长征的胜利产生了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长征中有的会议或讨论游击战争问题,或讨论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政策和战略方针等,因篇幅有限,未作记述。 目录 通道会议:战略进军方向的公开争论 黎平会议:伟大转折的开端 猴场会议:解除李德的军事决策权和指挥权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青杠坡会议:战场上唯一召开的政治局会议 扎西会议:遵义会议的继续 苟坝会议: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丹桂会议:确定巧渡金沙江的计划 会理会议:平息遵义会议的余波 泸定会议:确定北上路线和恢复国际联系 两河口会议:确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卓克基会议: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 芦花会议:总结红四方面军的历史经验 沙窝会议:重申党的北上战略方针 毛儿盖会议:继续坚持党的北上方针 巴西会议:当机立断先行北上 俄界会议: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 哈达铺会议:把陕甘苏区作为落脚点 榜罗镇会议:确定长征的最终落脚点 吴起镇会议:巩固扩大陕甘根据地 下寺湾会议:奠基西北革命大本营 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 晋西会议:确认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 太相寺会议:总结东征经验,部署西征战役 第一次保安会议:研究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第二次保安会议:明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任务 编 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历史的决策--长征重要会议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世明//田修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6196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5 |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6 |
| CIP核字 | 2012120673 |
| 中图分类号 | D22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