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
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哲学家巴塔耶曾在他的名著《欲神之泪》中向欧洲人描绘了中国凌迟之刑的残酷和象征意义,当然,巴氏的解释是从其哲学形而上意义而言,而本书可以看作是对凌迟所做的全方位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是一部反透视、反常识、启迪人们广泛反思的重要著作。由卜正民、巩涛、格力高利·布鲁主编的《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不仅阐释‘酷刑’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般作用,还强调了以凌迟和活剐而闻名的极刑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的特殊作用。作者利用一系列关于凌迟令人印象深刻的材料和多种不同寻常的视觉图像,追溯了它在欧洲话语中呈现的“杀千刀”意义,在中国和世界历史里的位置以及西方人对它的悬想。

拆穿和瓦解固有的常识是本书的着眼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草率批评、偏见和不解、以及这种常识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流变,从司法领域延伸到社会、宗教、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差异,均在其研究范围之内。本书在质疑国家证明折磨个体时的合理性和人类以政治目的穷尽侮辱身体的象征主义手法的多样性方面,既令人信服,又引发人深省。可以说,本书重新建构了凌迟实践的历史,细致入微,颇有识见,是一本重要的学术专著。

内容推荐

1904年秋北京菜市口,犯人王维勤被公开处决,观者如堵。此后几个月,凌迟酷刑便从清帝国的法律体系中永久消失。被西方观察家称为“千刀万剐”和“活剐”的凌迟,是帝制中国惩治最严重犯罪的刑罚。

《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是西方世界首部研究中国刑讯和死刑的历史、图像与语境的著作,其时间跨度从10世纪一直到1905年中国废除凌迟为止。作为独特的跨学科历史著作,著者关注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酷刑并深入研究,就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将对个人的折磨合法化的逻辑提出质问。他们并未将凌迟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来研究,而是将中国的刑罚程序置于更为长久的世界刑罚史中去考察,同时也探讨了长久以来当西方文化与“他者”文明相遇时,总是会显露出来的厌恶与着迷并存的复杂情绪。

这就是由卜正民、巩涛、格力高利·布鲁主编的《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

目录

插图目录

致谢

第一章 王维勤的处决

第二章 晚清帝国的刑律

第三章 凌迟的起源及其合法性

第四章 明代的凌迟

第五章 折磨死者

第六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酷刑

第七章 误读“凌迟”

第八章 乔治·巴塔耶的解释

第九章 绵绵不绝

参考书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卜正民//(法)巩涛//(加)格力高利·布鲁
译者 张光润//乐凌//伍洁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8236
开本 32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2013035086
中图分类号 D929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hanghai Sanhui Culture and Press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