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郑观应
考试
女教
康有为
请开学校折
梁启超
学校总论
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
张之洞
劝学篇序
严复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节录)
张百熙
致瞿鸿■论办学书
邹容
革命之教育(节录)
孙中山
民国教育家之任务
孙诒让
东瀛观学记叙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
容闳
予之教育计划
张謇
论严格教育旨趣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范源廉
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
黄炎培
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 图书 | 近代教育文选/强国之梦近代名文导读 |
| 内容 | 目录 前言 郑观应 考试 女教 康有为 请开学校折 梁启超 学校总论 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 张之洞 劝学篇序 严复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节录) 张百熙 致瞿鸿■论办学书 邹容 革命之教育(节录) 孙中山 民国教育家之任务 孙诒让 东瀛观学记叙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 容闳 予之教育计划 张謇 论严格教育旨趣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范源廉 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 黄炎培 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编辑推荐 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从此,中国开始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这一剧烈的社会大变动相伴随,中国教育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传统教育逐渐向近代教育转变。在新旧教育体制的转化斗争过程中,教育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教育主张,从而使中国近代教育界呈现出一派纷繁复杂的局面。不言而喻,如此丰富的教育著述,很难用一选编书予以囊括。因此,由戴逸主编的《近代教育文选》只能主要收录著名教育作品,同时尽量顾及各派教育家的著述。为帮助读者了解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必要首先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状况作一概述。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请开学校折》、《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民国教育家之任务》、《论教育之宗旨》、《东瀛观学记叙》、《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等文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近代教育文选/强国之梦近代名文导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戴逸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80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0-09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25 |
| 宽 | 150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