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姻缘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唐金元编著的《姻缘梦》这又是尘世的一大奇梦,这也姻缘的一曲绝唱,寻姻缘,盼姻缘,时时姻缘梦;写姻缘,颂姻缘,处处姻缘情。继《白鹿原》之后,最有力度的长篇民放史诗巨著。

人生如梦梦烟缘,无奈梦中苦与甜。缘分前世已注定,岂是人力哥违天。

内容推荐

《姻缘梦》:每个活在红尘世上的人,就自然会有爱,自然会有情。而且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为情和爱而活着。客观而老实地说,一个人一生一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数十载的坎坎坷坷,甚至是上百年的沧沧桑桑,应当不止爱一个人,也不只被一个人所爱。这就会生出许多缠绵,许多纠葛,许多烦恼。许多徘徊,许多痛苦,许多挣扎来。

《姻缘梦》由唐金元编著。

试读章节

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过后,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南路的玉林中学又恢复了宁静。环球雅思训练班的教室里,窗明几净,学子满座,讲台上一位俊秀的名叫罗伯特的白人外籍教师,正滔滔不绝地在训练学生的英国雅思英语考试课程。他一米八○左右,下着牛仔,上穿T恤,金发碧眼,鼻梁高挺,坐在中间正前方的年轻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你看她怎生模样:秀发齐肩,眉清目秀,面色桃红,樱桃小嘴,脸颊儿镶嵌着一对深深的酒窝,笑时着实令人醉,羞涩默默也含情。

她虽不是那种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天香国色,但确有几分独有的姿色。罗伯特不禁中断了讲授,开始与这位面相出色的女生攀谈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罗伯特问。

“我姓章,名惠妹。”那女生腼腆地答道。

“你从哪里来?”罗伯特再问道。

“我从川北的阿坝州来。”惠妹如实答道。

“那么为什么要来参加雅思英语考试的培训课程呢?”罗伯特用很别扭的汉语继续问道。

老师的这样一问,使得本身腼腆、害羞、内向的惠妹,忽然满脸堆起了愁云。她无法用一两句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的提问勾起了她一连串深深的回忆和思索。

惠妹出生在川北山区阿坝州很边远的一个名叫昭花镇的燕子塘村。从小聪颖灵慧的她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中,数学、语文、体育、文娱各个方面都是名列前茅,无人可比。她活泼好动,并有着川北崇山峻岭中黄鹂般的嗓子,以及平常人所不具备的音乐天赋。一首看来很是平常的歌儿,从她嘴里哼出来,就会增加许多动人的华彩,迷人的音色。她那婉转动听的歌声常常倾倒了学校许多调皮英俊的少年。

惠妹有一个从小跟她一起玩尽青梅竹马,扮演了无数次家家夫妻,比她大半岁的小阿哥,名叫陈启超。他个儿高大,脸圆额阔,挺直的鼻梁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们上学牵手去,放学携手回。上山拉着手,下岭挽着臂。泥泞哥牵妹,涉水妹扶哥。你吃我的薯,我尝你的馍。你唱歌来我来和,我哼曲来你来歌。刮风共风衣,下雨同雨伞。风里同去心相印,雨里齐归神相偎。他们幼小的心灵虽然不懂得什么是谈情说爱,但从彼此会说话的眼神里,都心心相印了“上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欲为连理枝,天荒地老心不变,海枯石烂情不移”的誓言。

一个盛夏周末的夜晚,星明月朗,凉风习习。惠妹和启超各自在自家农田里双抢忙活了一天,劳顿之后,他们晚饭后都来到了村里的晒谷场。两人相依而坐,观星赏月,纳凉解乏。

“启超哥,”惠妹兴奋地叫道,“我在天上找到你了!找到你了!”

“在哪?”启超问道。

“就是那天上的牛郎星。”惠妹指着闪亮的那颗星儿答道。

“那你就是那天上的织女星咯。”启超把嘴紧紧地贴在惠妹的耳旁悄悄地说道。

。‘嗯!启超哥,你真臭美,羞死人了!羞死人了!”惠妹既害臊又娇滴滴地骂着小阿哥,并用右手使劲拍打着启超的肩膀。

惠妹这如黄鹂鸟唱出的如歌一般的声音,无论遇上哪座山哪片云都折射回来,悠悠荡漾在空气里,缓缓回旋在半空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一如琴韵。

自从那天夜里起,本来情窦初开的惠妹,不论什么时候见到小阿哥,便会羞答答的,腼腆腆的。每当惠妹想起她的启超哥在她耳边悄悄说的那句话儿,心里就会觉得美滋滋的,甜蜜蜜的,乐呵呵的,喜洋洋的,暖烘烘的。心儿就会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脸上就会面泛红霞,灼灼烫人。她常常在梳妆镜前端详自己腼腆羞臊的神情:脸上泛着红晕,流淌着青春热血,洋溢着少女情怀;眉梢挂着俏丽,青青的,翠翠的’眼神荡漾秋波,痴痴的,醉醉的;酒窝溢着醇芳,香香的,纯纯的。她仿佛觉得自己明天就要嫁给了小阿哥似的,好像她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伴娘,给自己梳妆打扮,盖头上轿呢。

“从来都没有这种感觉,怎么最近就那么不同了呢?”惠妹满是羞涩地询问自己,“难不是青春就这样悄然地像春天的涌泉一样涌现了出来,而且是不可遏制地涌现了出来。难道青春就是如此这般的感受吗?难道爱情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自己的心间了吗?爱情难道就是不喝酒而自醉,不吃蜜而自甜的感觉吗?”

这一向来,她越想这些,心里便会越发的不好意思,脸上就会越发的烧灼,面上便会越发的红晕,甚至乳房就越发的隆胀。有时她甚至是悄然地流下泪来。

“我已经不是一个黄毛丫头了!青春已经悄然地荡漾在我的心间!我成熟了!我懂事了!”在没有人听到的时候,惠妹甚至会高声地兴高采烈地叫喊起来。她好像是在向全世界的人们慎重而庄严地宣告,她的情窦已初开,她的青春已涌动,她的爱河已流淌。年,惠妹和小阿哥终于迎来了初中毕业这个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金色的少年,金色的梦想。惠妹当然也想继续自己的高中学业,将来上大学,做科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著作家。但由于川北山区的经济落后,家里贫穷,是根本无法支付未来高中和大学学业的费用。梦想与现实的脱节,憧憬与失望的反差,着实使这位充满幻想的花季少女现实了许多。她无奈选择了上中专读护校的决定。小阿哥大失所望。学校里的校长和老师们都鸦雀黯然,无不惋惜。

惠妹和她的小阿哥要分道扬镳了。在分手的前一天晚上,他们抱头而哭,相拥而泣,没有言语,未诉衷肠,有的只是淌不完的伤心泪,止不住的哭泣和哽咽。那天深夜他们各自回到家里仍然是夜不能寐,又只好各自来到了只有一墙之隔的自家后院里。一个如黛玉,望着凄惨的星空,迎风流泪;一个像宝玉,对着惨淡的月色,仰天长叹。

“苍天啊,您为何如此的不公?”惠妹泣不成声发出了这样的天问。

“上帝啊,您为何如此的吝啬?”小阿哥哽咽地发出了同样的哀叹。

他们双方的父母兄妹,乃至邻居的乡亲,听到这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一个金童,一个玉女,如此地珍视双方的情感,而又这般的悲痛难当无不潸然泪下。

就这样惠妹到成都上了中专护校,而小阿哥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他们都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珍爱着一份发小同学的情谊;他们情窦初开,信件里洋溢着浓浓的温情爱意。他们的信封里常常是今天你寄一颗相思豆,明天我寄一片小花瓣;本周你寄一片小红叶,下周我寄一根薰衣草;这月你寄一瓣红玫瑰,下月我寄一朵腊月梅0这次你寄来一首情诗,下次我寄去一段爱词。他们以这些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彼此的思念和爱慕。

收到了彼此的一封情书,犹如收到了花仙子送来的一束鲜花;读完了彼此的一封爱信,好像品尝到了蜜蜂刚刚衔来的花蜜。他们享受着能够容忍的等待;他们欣赏着彼此的坚信和耐性。再大的满足莫过于彼此的在意;再大的幸福莫过于彼此的牵挂。

“惠妹啊,你像温暖的风,天天在我身边萦绕;你像一片彩云,飘荡在我心中晴朗的天空;你像雨后的彩虹,使我内心的天空七彩斑斓;你像朝阳映照的彩霞,使我的心中永远充满朝气活力;你是十五的月亮,使我黑夜里的星空如此璀璨;你像那迷人的歌,让我永远心花怒放;你像那抒情的诗,使我永远沉浸在如画的海洋。惠妹啊,你是我心中永远唯一绚丽的火红玫瑰。”一封小阿哥给惠妹的信中曾如此地写道。

“启超哥,我喜欢你那坚实的臂膀;我眷恋你那挺直的脊梁;我爱看你眼里闪烁的智慧;我喜欢亲你紫气东来的印堂;我爱你那倔强刚毅的性格;我喜欢你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刚强;我爱你那潇潇洒洒的风度;我喜欢你骨子里透出的真正男儿的气概和阳刚。启超哥,你永远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惠妹给启超的信是这样回的。

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使许多男人开始垂涎。如花似玉的惠妹上省城读护校,让临近村里的郝家着实动了心思。因为他家的大小子郝科联虽然在阿坝州某部委当干事,三十五六岁的人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们家委托方圆几十公里内,介绍成功率最高的媒婆,跑到了惠妹家来试探口风。

那天上午这位媒婆穿着红花衣,绿裤子,红鞋子,径直来到了惠妹的家里。惠妹的母亲是个农村妇女,为人本分善良,惠妹是她第一个成年的孩子,对媒婆的到来根本没有思想准备。她上茶待饭,与媒婆家长里短地寒暄了一阵,便开始了谈话的主题。

“哎哟,老嫂子,”媒婆叫道,“真羡慕你养了这么一个水灵的女娃。她聪明能干,会读书,我们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哪个不夸咯!”媒婆的眼神死死盯住惠妹母亲的脸,企图从她的脸上找到她认为最原始、最敏感、最真实、最靠谱的反应。

“哎哟哟!”惠妹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别人,尤其是媒婆这样夸奖自己的女儿,心里还真有些好难为情,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羞臊了起来。“孩子天生会读书,是她自己的造化,我们当爹妈的没本事,不能供孩子读高中考大学,所以只好去读中专,找个工作,不当农民就要得。”惠妹的母亲找个托词随便应答道。

“哎哟!”媒婆发觉自己要钓的鱼儿已经戏钩,便趁热打铁追加了一句。“老嫂子,这么水灵的女娃还愁啥子有钱咯。只要你们做爹妈的答应这门亲事,女娃上学的开销就全包在你们西村郝家的大小子身上了!”媒婆挤眉弄眼地说。

“这就要靠您这位媒娘的帮忙咯!”惠妹的母亲毫不思索地妄加允诺。

媒婆便开始了天花乱坠、报喜隐忧、死缠烂打的攻势。说他们郝家建了几栋漂亮的小洋楼,说他们郝家又是几多的富有。总之在这个媒婆口里,一个芝麻大的好处,一定要吹得比西瓜还大的德行。一尺深的水,非要说出十丈的波来。无非就是要说:月里嫦娥寻配偶,巫山神女嫁襄王。

介绍一个好婆家,引来一个有钱人。这对于惠妹这样家境贫寒的父母来说是有很大诱惑的。就这样惠妹的父母便包办了女儿的婚姻大事。乡下人只要对方能出钱,不管惠妹是否爱恋,都必须毕业后成为别人的妻室。

真可惜好景不再长,鲜花不常开。自由幸福的恋爱即将被强行中断,没有爱情的婚姻就要呼之欲出。

天昏昏,地暗暗,风飕飕,雨凄凄。听到此消息的惠妹只身单影,顶着严寒,冒着大雨,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小河旁,石桥上。她跪倒在青石板上,对天悲哭,仰天哀叹:“苍天啊,你为什么又一次无情地捉弄我?为什么?大地啊,你为什么如此残酷地生杀我?为什么?为什么呀?”

她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是与风同哭泣,同天共眼泪。惨兮兮,悲切切,惠妹第一次真正的初恋就这样很快地受到了威胁,走到了流产的境地。真是:蓓蕾欲放遭霜雪,情窦初开遇娘娘。P1-4

序言

我不止十次精读了《红楼梦》。应当说每次读它确实感到余香满口,回味无穷,而且每次读它都会有更新、更深刻的心得体会。曹雪芹无论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上,还是在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上,都让我如痴如醉,涕泪交流,特别是在王熙凤的人物性格塑造上更是曹雪芹的最大成功之处。这些确实都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但也许是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许是当时文字狱的威慑,致使大文豪曹雪芹也有许多未尽之言,尚有很多未了之情,因而也给后人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每个活在红尘世上的人,就自然会有爱,自然会有情。而且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为情和爱而活着。客观而老实地说,一个人一生一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数十载的坎坎坷坷,甚至是上百年的沧沧桑桑,应当不只爱一个人,也不只被一个人所爱。这就会生出许多缠绵,许多纠葛,许多烦恼,许多徘徊,许多痛苦,许多挣扎来。爱情让你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犹豫不决,难分难舍。爱情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而更多的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烦恼。它就像怪味豆一样,酸甜辛苦辣,五味俱全,样样俱备。

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婚姻是爱情的新起点”,等等,这些都只能从某个角度、某个侧重点道出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其实婚姻和爱情并不一定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有时婚姻简直就是一种妥协,一种退让,一种无奈,一种逼上梁山。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推敲和思考的就是婚姻。婚姻是极其脆弱的,简直就不堪一击。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就生出了《婚姻法》来保护这种既脆弱又宝贵的东西。殊不知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婚姻法》,竟然成了许多人情爱生活中的铁镣和桎梏。使本身那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犹豫不决、难分难舍的情爱生活,变得更加复杂,愈加激化,甚至是无比的尖锐。无奈的人们离法越近,离情越远,离法越密,离爱越疏。甚至根本无情爱可言。它就像牢笼一样,将两个人紧锁在里边,犹如坚实的鸟笼将两只乌儿紧锁其内并无两样。

人们的身体虽然失去了自由,被枷锁、桎梏、牢笼紧锁着,但人们的心还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们不甘心,也不情愿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爱情生活就这样慢慢的奄奄一息,默默死去。有的人人老心不老,甚至在自己的百年之日,闭眼之时,还在痴痴地深深地惦念着自己最痴心的情人。当今红尘,又有多少痴女醉男抱怨而终,饮恨黄泉。

虽然人们并不想挑战《婚姻法》,更不能容忍废除这个人类文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东西,再度回到那种群婚和乱伦的原始社会,但是对于那些狭缝里追寻爱情自由,醉生梦死,寻死觅活,或者是蔑视法律尊严和威慑的人们,你不禁要为他们捏上一把冷汗。一边是法网恢恢,存天理,灭人欲,一边是情满人间,恩比天高,爱比海深,如胶似漆。何去何从,怎样取舍,有得有失,不能两全。

其实那么一纸《婚姻法》对人们的情爱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尤其现在改革开放,观念更新,社会上又有多少民不举、官不究之事。对人们的情爱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甚大的还是陈腐的世俗,文化的积淀,生活的惯性。它就像人们背负的沉重的精神十字架,让人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又恰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并且念紧箍咒的并不只是唐僧一个人,而是芸芸众生,莘莘百姓。如果你的情爱生活被千万双眼监视着,被无数张嘴议论着,那你就真正地失去了你的恋爱自由,纵然你有孙悟空那种七十二变的天大的本事,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更何况我们是肉体凡胎的区区百姓呢?

生活无情地给我们留下来的只是痛苦和无奈、煎熬和挣扎了。也正如《姻缘梦》的开场和结尾的诗所云:

人生如梦梦姻缘,

无奈梦中苦与甜,

缘分前世已注定,

岂是人力可违天。

精读了那么多次《红楼梦》,但真正理解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还是我写《姻缘梦》以后。我还真的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半百人生的自己的感情脆弱,还是因为虚拟人物和故事给我的良心和灵魂带来的刺痛。著名作家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在回忆她父亲写《京华烟云》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其实在我写《姻缘梦》的时候又何尝没有流下许多辛酸的泪水?老实说,《姻缘梦》是眼泪给哭出来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情感却是真挚的。

我并不奢望每个读者都会如痴如醉读这部小说,但我真心希望那些喜爱《姻缘梦》的人们,在静静地细嚼慢咽这部小说,并相应品味自己人生的时候,有我写作时的同样的感受。这样也不枉我对读者的真诚奉献。

在写作方式上,《姻缘梦》在追求通俗化的同时,也刮了一点明清古风,力图找到和恢复一点民族文学的尊严和自信。如果说这种创作风格的尝试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肯定的话,那也不枉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情有独钟。

唐金元

二○○九年仲夏

于英格兰普利茅斯砚墨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姻缘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金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9988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