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东编著的《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第2版)》简介:人类的文明史更多的是一部精神的历史,这是考察东西文明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的一个思路。以个体的生命体验,去测度不同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生存状态,厘清中西文明走向分野的内在因素,解释历史上与“法”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
| 图书 | 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第2版)/法律思想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冯亚东编著的《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第2版)》简介:人类的文明史更多的是一部精神的历史,这是考察东西文明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的一个思路。以个体的生命体验,去测度不同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生存状态,厘清中西文明走向分野的内在因素,解释历史上与“法”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平等观念与中国社会 1.平等三法则 2.平等的生活方式及不平等的悖论 3.农耕生活与村落格局 4.私有制与男权社会 5.国家的起源:土地管理说 6.国家的完善:中央集权制 7.平等氛围中的和谐 8.权威文化与造反有理 9.“平政爱民”与循环怪圈 1Q.轮回的文明:何以进步 11.存天理、灭人欲 第二篇 求索自由与西方民族 12.克里特:自由观念的发端 13.海上英雄与彼岸世界 14.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15.从希腊到罗马的文明流变 16.上帝主持平等 17.海水中流淌的文明 18.私法文化及权利观念 19.法治秩序与自由进取 第三篇 价值冲突中蕴构的自然法 20.思维盲点与文化还原 21.生存方式与观念形态 22.自然法:反自然的理性法 23.自然法:价值冲突与公平正义法 24.自然法的厄运 25.自然法之真精神 第四篇 制度的抉择 26.平等和自由的近代实践 27.平等:实体与程序的不同解读 28.天赋权利与正义之脸 29.民主政制:多害相权取其轻 30.宪政、分权与法治 31.个人本位与民族国家 32.民主与中国问题 第五篇 文明的走向 33.“历史真实”的复归 34.“历史的终结”与文明的冲突 35.人类文明:由静到动的跳跃 36.香格里拉的再发现 37.真实还是虚幻:第三条道路 38.未然文明:定位与悬念 39.人类的生存悖论 40.“终极无意义”之意义 附录 1.震灾、知识与政制 2.走婚、母系家庭与泸沽湖 3.人生与治学 4.雪山深处的冲动 主要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第2版)/法律思想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亚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410183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1 |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陕西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