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
内容
编辑推荐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由文天尧著,本书是一本现代中东史,一本现代中东战争史,一本现代中东石油战争史。

用“变幻不定”来阐释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是最一针见血的,在今天可能是炙手可热的头条,过不了多久可能就变成了尘封的记忆,再次读起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恍若隔世意味着一切已成往事,可中东的问题却不能简单用“一切已成往事”来一笔带过。那里隐伏着太多的宿怨纠葛,倘若要追溯其恩怨的历史源流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即便是近代、现代和当代,说不清的、悬而未决的热点也总是频频出现……

内容推荐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由文天尧著,围绕中东纠纷的由来、民族纠纷的由来、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着重对中东地区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以历史演进的时间特征和国际关系的空间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部融话题性、趣味性、知识性、阅读性于一身的作品。

目录

导言:中东的命门

第一章 大国逐鹿的开端

 1-1 中东的宿怨

 1-2 群雄逐鹿中东

 1-3 怀抱石油的中东碰到开始扩张的美国

第二章 以色列国:与神角力者的神话

 2-1 犹太人的梦想

 2-2 战祸的起因

 2-3 以色列立国: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

 2-4 想在中东立足就必须选择一个保护伞

 2-5 不能得罪美国

第三章 苏伊士运河的无奈

 3-1 军官俱乐部的革命

 3-2 没有话语权的运河

 3-3 收复运河:一石激起干层浪

 3-4 矛盾的升级:英、法、以三国阴谋勾结

 3-5 “火枪手”开火

 3-6 谁与谁的交战?

第四章 蓄谋已久的侵略:六·五战争

 4-1 美苏的进入:虎豹来袭

 4-2 大阿拉伯联邦的梦想

 4-3 战争的前奏:先拿叙利亚开刀

 4-4 谁在下套:假情报与真情报

 4-5 以色列的战争神话:六天的闪电战

第五章 “赎罪日”的枪声:十月战争

 5-1 六·五战争的后遗症

 5-2 约旦危机:黑色的九月

 5-3 阿拉伯人卧薪尝胆的六年

 5-4 赎罪日的枪声

 5-5 白宫与克里姆林宫的斡旋智慧:讹诈和反讹诈

 5-6 阿拉伯国家的杀手锏:石油禁运

第六章 深陷泥潭:苏联入侵阿富汗

 6-1 苏联制造的阿富汗傀儡

 6-2 走狗们的“狗咬狗”

 6-3 苏联侵犯阿富汗,阿明难逃一死

 6-4 在阿富汗人的弯刀下艰难抽身

 6-5 阿富汗内战:梦魇未了

第七章 黎以冲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蔓藤

 7-1 从黎巴嫩的内乱到内战

 7-2 三分天下,微妙的平衡

 7-3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

 7-4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7-5 黎以冲突下的美国背景

第八章 海湾争霸:两伊战争

 8-1 海湾阴云:两伊战争始末

 8-2 一对海湾冤家:国与国的较量,也是人与人的较量

 8-3 伊朗传奇掀起中东百年石油风云

 8-4 伊朗的幸与不幸:破解美国与伊朗的恩怨

 8-5 两伊战争前伊拉克与美国的那些事

第九章 为石油而战:海湾战争

 9-1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膨胀的欲望

 9-2 石油价格突变,政治炸弹被点燃

 9-3 无济于事的“美国王牌”

 9-4 鲸吞科威特:伊拉克“劫富济贫”

 9-5 拯救科威特的海湾战争

第十章 山姆大叔发威:美军空袭利比亚

 10-1 叫板美国扬名全球的利比亚

 10-2 卡扎菲:国人顶礼膜拜的圣人,西方敌人的肉中刺

 10-3 亲美还是亲苏?

 10-4 里根开刀打“疯狗”祭旗

 10-5 美军空袭利比亚

 10-6 拔刀收剑皆为何?

第十一章 中东的新战争局面:暴力的恶性循环

 11-1 巴勒斯坦国“成立”:从“石头起义”到“阿克萨起义”

 11-2 从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看黎巴嫩局势演变

 11-3 中东“恐怖”之源:阿以战争对恐怖主义的刺激

 11-4 中东“恐怖瘟疫”的蔓延:“9·11”的自杀式恐怖袭击

第十二章 21世纪帝国反恐第一役:美国攻打阿富汗

 12-1 本·拉登和“基地”组织

 12-2 阿富汗,美国制造的“恐怖”的窝点

 12-3 为“一石数鸟”而战

 12-4 诉诸战争

 12-5 美国赢了阿富汗反恐战争?

第十三章 伊拉克的灾难:伊拉克战争

 13-1 “倒萨”,小布什完成老布什未竟的事业

 13-2 美军出征伊拉克: “十字军东征”的现代侵略版

 13-3 以武力掀开“大中东计划”的序幕

 13-4 伊拉克战争冲击国际秩序

后记:加沙的苦难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用“变幻不定”来阐释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是最一针见血的,在今天可能是炙手可热的头条,过不了多久可能就变成了尘封的记忆,再次读起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恍若隔世意味着一切已成往事,可中东的问题却不能简单用“一切已成往事”来一笔带过。那里隐伏着太多的宿怨纠葛,倘若要追溯其恩怨的历史源流可追溯至忏年之前,即便是近代、现代和当代,说不清的、悬而未决的热点也总是频频出现。

中东的宿怨纠葛非三言两语所能讲清楚,但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得先了解何谓“中东”。中东这个称谓和欧洲那些殖民者不可谓关系不密切。大概在16至17世纪的那段时间里,欧洲的殖民者在向东进行殖民扩张时,以自己为起点按地理位置的远近将目标版图划分成了近东、中东和远东。严格来说,“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称谓,其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定论。只能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的因素,一般认为它们都属于中东国家,而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在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却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在政治意义上则一般被看作是中东国家之一。

“中东”还是一种政治概念。最直接的,中东问题就是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被称为阿以冲突。这里所指的中东问题是历史的产物,是大半个世纪以来列强在中东争夺遗留下来的祸患,其核心则是巴勒斯坦问题。

纵观整个中东的历史轨迹,姑且不妨以“一个祖先,多种民族,三次流散,频繁战乱”概而言之。按照《圣经·旧约》所记载的,亚伯拉罕这位“闪族”支派的族长,就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有两子,当初他与其妻撒拉所生的以撒便是犹太人的祖先,现在的以色列国就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还有一子是与他的妾夏甲易斯玛仪所生的,因为被撒拉所不容,所以被赶至阿拉伯半岛繁衍生息。他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源于共同祖先的血统而繁衍生息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加之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中东这里融合交汇,多种民族便于此汇集同居。现在的中东,各民族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有着很好的传承,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另外还有的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尽管各自有各自的信仰,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徒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

数千年来,中东地区有多个朝代兴废更迭,有多种文明在这里起落盛衰。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古时被称为迦南,那块土地繁衍生息了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其建立的希伯来王国其间经历了扫罗、大卫和所罗门三个王朝。在公元前930年的时候,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再后来,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为亚述国所灭,犹大王国则于公元前586年毁于巴比伦人手中。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随后几百年的时间里,犹太国家相继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罗马统治者们灭国,犹太人更是被残忍地驱逐、杀戮,期间所经历的两次大流散更是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所剩无几。从此犹太人开始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散居世界各地。

拥有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是所有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在他们心中很早就有了重建国家的设想,后来又兴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这样直接导致了后来中东最大的纷争:故国圣地之争。纷争让就算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也不得不同室操戈。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多次战争,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让两者势同水火。而在二战后,阿犹间的矛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下更是日趋尖锐,加上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该地区的虎视眈眈和你争我夺,战事更加频繁。

西方列强的压迫,让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此起彼伏,现代中东民族国家基本上都是在一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的。在中东的民族解放历程中,中东国家间互帮互助,期间最长的经历了70多年,最短的也至少有20年。这些国家是“年轻的”,独立后的它们面对本国的艰难发展和国际的风云变化,政治局势大多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政权更迭频繁。这些国家在艰难前行着,曾经它们一致对外: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经济控制。只可惜后来有些国家却渐行渐远,有的走向分崩离析,有的则貌合神离。就这样,这些中东国家频繁分化组合,之间有竞争,有合作,有结盟,免不了还掺杂矛盾、冲突,甚至是兵戎相见。

逐鹿中东是中东地区那些大国的竞争目标。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等等,无不都是雄心勃勃。埃及、伊拉克利用的是自身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优势,宗教则是沙特、伊朗手中的有利王牌,这些国家都是希望籍此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势同水火的以色列国尽管很难在政治、文化方面发挥其影响,但仗着英、美的支持,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阿以矛盾被放在了谈判桌上,以色列则不失时机地以自身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另外,中东各国的军备竞赛也是引人注目的。表面上,军事竞争和政治竞争看似能提高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安全系数,但这也是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扩充军备的结果是人们常能从电视和报纸中看到发生在中东的热点新闻。这倒是符合了那些军火制造商的心意,比如美国的军火商就没少从中东各国赚得个盆满钵满。在现在的中东,我们基本上能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据说有的国家甚至拥有了核打击力量。

当然了,在中东的国家间“合作”才是国家关系的主流。这不仅仅是体现在阿拉伯国家之间,就连阿以之间、两伊之间也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在多次的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一同协调政治立场共同对抗以色列国。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战场上就活跃着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等国的身影;在1967年的时候,阿拉伯国家还一致对以色列采取不承认,不和解、不谈判的“三不政策”。其后,在第四次的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的产油国以自己的石油王牌,迫使西方田家向以色列施压,最终取得了对以斗争的局部胜利。

区域组织和结盟也是中东地区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尤其是阿拉伯国家间的结盟是非常普遍的。不过,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加之多种原因造成的不稳定性,结盟后分化也较为频繁。在二战之后,中东地区出现过20多个区域、亚区域组织或联盟,可惜的是现如今仍保留下来并发挥作用的已为数不多。

序言

战争是什么?战争什么都是,但唯独不是罗曼史。

血与火、伤与泪,死亡的恐惧与求生的本能……这就是战争的组成细胞。

石油, “黑色的金子”。就是这样的宝贝,在一些人眼里是财富、命脉、筹码,但在另一些人心中却成为了血色苦难的象征。

石油会聚来财富,石油也会招致祸端,甚至是战争。譬如中东,这个全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方,因石油致富,也因石油战事四起。财富让中东成为全世界都羡慕的地方,财富也令它变成最让世界揪心的地方。 “中东”二字,已经是无休止的战争的另一个别名。

石油是个好东西,谁都想要,这“要”的手段,可以是光明正大地买、交换,也可以是不光明正大地抢、夺、侵吞。几百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超级大国,都前仆后继地登陆中东。殖民主义者在中东“分而治之”中埋下动荡的种子,故意引起领土争端,阿以冲突轰然爆发,民族矛盾久调不和。虽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对一些野心勃勃的大国而言,制造混乱,混水摸鱼才是聪明的谋利办法。于是,伊朗和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沙特和卡塔尔、卡塔尔和巴林、埃及和苏丹、摩洛哥和西班牙都因领土问题发生争执,而殖民主义者则躲在暗处窃喜。

一战走了二战来,二战走了冷战又来了。超级大国并没打算还中东宁静,美国和苏联都插手其中,不亦乐乎地明争暗斗,发生在二战之后的5次中东战争都有这两个超级大国在背后做动作。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随之而来的则是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的它可以放开手脚在中东为所欲为,它制裁伊朗,出兵伊拉克,偏袒以色列,拉拢土耳其,对中东国家软硬兼施。它要推行“大中东计划”,可谁都看得出来,这计划背后深藏的是独霸世界的野心。美国要借推行“民主自由”的过程,将更多的中东国家变成了自己的小兄弟。

而现今中东的一些领导人因为自身或者敌人的原因,又将那些在二战后离开中东地区的殖民军队重新“召”了回来,允许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办公司、建基地。也许这些国家的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住美国,也许这些国家根本就是美国在中东战略的帮手……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石油更像是黑色的血。中东在汩汩地输出“黑血”,中东也在汩汩地流淌鲜血。《中东黑血》主要围绕中东纠纷的由来、民族纠纷的缘起、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着重对中东地区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将历史演进的时间特征和国际关系的空间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以通俗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现代中东的故事,一个现代中东战争的故事,一个现代中东石油战争的故事。

后记

2008年年末,以色列、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爆发了全面战争,加沙霎时变成人间炼狱。

一切都始于2008年11月27日上午,以色列战机向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目标是“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机构。此前,以色列也多次空袭过加沙地带,但发动如此大规模的空袭是史无前例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对以方此举做出了解释,称这是以方报复“哈马斯”的炮击行为。

谁都说不清此番巴以冲突的是是非非,唯一清楚的,就是加沙这片土地注定了是块苦难之地。

加沙地区位于以色列与埃及接壤处,不大的一块土地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地缘政治冲突的发生地。还在远古时期,加沙就一直是亚欧地区与北非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加沙的枢纽地位,让其有了被人争夺的命运,为控制其而发生的战争也不计其数。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加沙,并开始了长达4个世纪的统治。从此,加沙开始了被不同异族统治者侵凌的苦难历史。

1917年,加沙为英国人所有,成为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一战过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大规模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冲击着当地的原住民利益。当地巴勒斯坦人与犹太移民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演变成一场席卷巴勒斯坦的暴乱。1929年,在耶路撒冷“哭墙”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爆发了激战,两个民族的哭声响彻中东。此后,阿拉伯人、犹太人争斗不止,战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1939年。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中赫然写着,将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1.15万平方公里地域划归“阿拉伯国”。可是,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阿拉伯国”终未能成立。1948年,犹太人终于立国。当以色列国成立,阿犹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也爆发了,其后加沙为埃及所控制。第一次中东战争让很多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加上新生的以色列国不断驱逐境内的阿拉伯人,很快加沙便聚居了为数不少逃难的阿拉伯人。

苦难之地自此聚居苦难之人。

当中东燃起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战火,加沙又新添一重苦难。在战争中,以色列在英法两国的帮助下进入加沙地带,并随后在加沙地区设立了据点。战争永远都有后遗症,而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遗症在加沙地区也有所体现。为了解决战争纠纷,联合国向加沙地区派驻了维和部队。其后,埃及在加沙地区任命了一位“省长”打理加沙事务。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加沙地区都在埃及的军事掌控之下。而以色列也在加沙建有16个犹太人定居点。可这样的局面在以色列悍然挑起的“六·五战争”后结束,之后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区。此后30多年的悠悠岁月,加沙地区一直处于以色列的军事掌控下。加沙地区开始了巴勒斯坦人与侵入其地盘的以色列人的对战岁月。1987年,巴勒斯坦人自发起事,奋起反抗以色列的统治,一时间加沙地区弥漫着“起义”的味道, “哈马斯”则诞生于此时。

加沙人民的反抗行动,让加沙地区再次为世人所关注。时间一晃到了20世纪90年代,加沙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巴以在美国的调和下达成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共识——加沙地带于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加沙,一跃成为了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进入21世纪,巴以又生血腥冲突。2000年,巴勒斯坦人发动了第二次大起义。此后,一些激进的巴勒斯坦组织开始崭露头角。以“哈马斯”代表的激进组织与以色列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血腥味也愈发浓烈。

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地区撤军,结束了加沙地区为以军所占领的岁月,加沙终于真正回到了巴勒斯坦人的怀抱,可这并不代表加沙苦难就此完结。正好相反的是,加沙又进入了另一个暴力冲突的轮回。在这个暴力冲突的新轮回里,有巴以暴力冲突的周而复始,也有出现在巴勒斯坦内部的争端。

巴勒斯坦内部争端的激烈因巴勒斯坦人民的第二次起义而起。针尖对麦芒的是巴勒斯坦的两大主要政治派别——“哈马斯”和“法塔赫”。这是一对曾经在反以斗争中并肩战斗的战友,而最终却因政见分歧而走向决裂。作为巴勒斯坦激进势力代表的“哈马斯”,采用各种恐怖暴力手段反对以色列,逐渐加深了在加沙地区的影响力,并最后取得了加沙地区的控制权。从此,加沙地区陷入了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混战局面。直到2008年6月,以色列和“哈马斯”终于坐在了一起,签订了一份时长半年的停火协议。半年当中,尽管加沙仍处于以色列封锁、哈马斯零星开火的局面,但大体上还是平静的。加沙人期盼和平,但和平还是在12月19日的停火协议结束后又一次离开了加沙。

当以色列的坦克开进加沙,战火又一次在中东燃起,不免让人想起刚刚去世的亨廷顿的那个著名的“文明冲突论”。按照亨廷顿的观点,21世纪引起冲突的根本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将是当代战争的导火索。在文明与文明间,以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为甚。顺着这个思路,中东显然是文明冲突的要地,加沙则是要地中的集中地。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不知道孕育了多少辉煌的文明,而这些文明谁又能说不是在水乳交融中诞生、发展、延续的。人类文明演进,终将是和谐的“亦此亦彼”,绝非是极端的“非此即彼”。

着眼当下在中东发生的一切,我更愿意用利益博弈来解读。这绝非是回避文明冲突存在的事实,只是请大家不要忘记,将“文明冲突”这个魔咒加诸于中东,加诸于加沙,也就是将这个魔咒加诸于全人类。 “文明冲突”就是在诅咒不同的文明,诅咒它们发生冲突。而冲突不免会引发争端,甚至是战争,这将是人类文明的危险所在。

在“文明冲突论”被利益集团利用,用来掩盖其险恶图谋的当代,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任何文明都不是绝对封闭的、排他的,也许它们有矛盾,有碰撞,但主旋律永远是交流。

此书尾声之际,加沙战火终于平息了下来,以色列和“哈马斯”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停火协议。只盼一年后的加沙和平不会远去,加沙苦难至此结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东战争史全传(中东黑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天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3712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15.4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4
出版地 江苏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