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所著的《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廉署成功侦办的多起惊心动魄的大案为经纬,全面揭示廉署的历史和作用。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为什么“香港胜在有ICAC”,为什么在香港这样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廉政程度居然如此之高,为什么廉署使贪赃枉法者闻风丧胆。
图书 |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何亮亮所著的《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廉署成功侦办的多起惊心动魄的大案为经纬,全面揭示廉署的历史和作用。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为什么“香港胜在有ICAC”,为什么在香港这样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廉政程度居然如此之高,为什么廉署使贪赃枉法者闻风丧胆。 内容推荐 何亮亮所著的《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内容简介:上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曾经是个贪污盛行的地区。当时,香港警界、政界的贪污腐败状况尤为严重,几乎到了无人不贪的地步。一位后来在廉署反贪风暴中被治罪的香港警司曾有一段著名的供词:“贪污在香港警察队伍中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刷牙一样自然。” 因为贪腐情况严重,最终引起香港民众的极大不满,当时的港英政府迫于市民压力,于1974年成立“与任何政府部门包括警务部门都没有关系的独立的反贪组织”,即香港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后开始着手大力肃贪,其反贪的关键不是严惩重判,而是逢贪必被抓。针对所有涉案嫌疑人,一律采取零容忍态度。香港由此才真正迎来了廉洁的黄金时代,成功地实现由乱到治的历史转变。据德国“透明国际”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在廉政公署成立后的短短数年间,香港便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中香港廉政公署成立至今近40年,屡接大案要案,取得辉煌成果: 1974年,捉拿前香港总警司葛柏案 1985年,香港公屋危楼偷工减料贪污大案 1987年,联交所上市公司贪污舞弊大案——前香港股市创办人之一,联交所执行主席李福兆被捕并被判监四年 2002年,谢霆锋串谋妨碍司法公正“顶包”案 …… 目录 序 香港胜在有ICAC 第一章 首战:捉拿总警司葛柏 第二章 十七年一案 第三章 震荡东南亚的“海托案” 第四章 公屋危楼贪污大案 第五章 联交所上市舞弊大案 第六章 律政署洋高官知法犯法 第七章 高级警司桃色案 第八章 谢霆锋“顶包”案 第九章 内地在港大亨案 第十章 廉署克星——“天地人三魔” 第十一章 政治介入廉政公署 第十二章 自杀的高级监督 第十三章 医界名流贪腐案 第十四章 “麦当劳一哥”回扣案 第十五章 惨绝人寰的自残骗保案 第十六章 香港假球案 第十七章 新鸿基郭氏兄弟涉贿案 第十八章 廉署:现代东厂?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亮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302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