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编著的《中国镜像——早期中国人英语著述里的中国》的目的是展示早期那些用英语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著作,所述涉及“输出”的问题,篇章不算长,但意义或许不可谓不大。所谓早期是一个笼统的时间范围,大致是指清末到改革开放前。涉及的作者基本都是国内的著名作家,虽然他们中有些人有长期留居海外的背景,但他们成名于国内,而且影响也主要在国内。
| 图书 | 中国镜像--早期中国人英语著述里的中国/东吴外国语言文学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勇编著的《中国镜像——早期中国人英语著述里的中国》的目的是展示早期那些用英语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著作,所述涉及“输出”的问题,篇章不算长,但意义或许不可谓不大。所谓早期是一个笼统的时间范围,大致是指清末到改革开放前。涉及的作者基本都是国内的著名作家,虽然他们中有些人有长期留居海外的背景,但他们成名于国内,而且影响也主要在国内。 目录 第一章 英语里的中国旧影 第一节 从马可波罗开始 第二节 19世纪以前英国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美国早期的中国形象 第二章 《大地》:赛珍珠的中国叙事 第一节 赛珍珠的镇江 第二节 《大地》及其影响 第三节 鲁迅对《大地》的评价 第三章 国内早期英语著述里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英语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中国人英语著述的出现与意义 第三节 早期英语著述作家 第四章 《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出走与归来 第一节 走上西学之路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个人经历与时代的交错 第五章 《中国人的精神》:批评西方 第一节 从西而中 第二节 文化转身 第三节 比较的眼光 第六章 《西潮》:现代世界里的中国 第一节 从个人史到近代史 第二节 变化中的中国 第七章 《吾国与吾民》:为西方讲中国文化 第一节 中国人的立场,世界一体化的眼光 第二节 别开生面的文化课堂 第八章 《京华烟云》:宏伟的文化小说 第一节 独特的文化视野 第二节 宏大的文化叙事结构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妇女形象 第九章 《唐人街》:“美圜科学”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在美国“安家” 第二节 代际关系:文化观念的对话 第三节 “美国科学”与“中国文学”对话与并存 第十章 《古韵》:士人生活画卷 第一节 婉约的自传叙事 第二节 宅院深深女儿心 第三节 来自现代中国的东方韵味 第十一章 《山村》:嬗变中的乡村 第一节 时代洪流中的乡村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笔触 第十二章 《残树》:个人、家族、民族历史 第一节 作为历史叙事的自传 第二节 对话、反讽与隐喻 第三节 文化诉求 附录:早期中国人英语著述书目举要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镜像--早期中国人英语著述里的中国/东吴外国语言文学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0107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8 |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3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