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由张大山著:从1947年—2007年,一位古稀老人六十年的日记有“诗”抄。
本书收入了《第一首——献上我的思念》《从开始写日记的日子说起(1947—1950)》《间或写在日记里的“诗”(1951—2007)》《助编等的随笔诗与感言——女儿的诗4首与儿子的留言》等内容。
图书 | 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由张大山著:从1947年—2007年,一位古稀老人六十年的日记有“诗”抄。 本书收入了《第一首——献上我的思念》《从开始写日记的日子说起(1947—1950)》《间或写在日记里的“诗”(1951—2007)》《助编等的随笔诗与感言——女儿的诗4首与儿子的留言》等内容。 内容推荐 这本《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由张大山著,主要内容是:1947年,著者走进了东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开始了与当时猖獗于哈尔滨周边地区的鼠疫以及后来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斗争。1985年调入北京,又开始了对癌细胞的实验进程;其间,偶尔在日记里试写了点“诗”,记述了著者对人生的领悟和所遇爱情,以及为事业和理想奋斗过程中的种种真情流露,还有对父亲、母亲和胞兄过去所受苦难的追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兄妹八人成长为医师、教师和工程师的故事。折射了祖国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风风雨雨及其伟大变迁。老年朋友可藉以分享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尚在奋斗和成长中的青年朋友,或许可以提供人生的某些借鉴。事实上,著者称这些当年的原态“诗”并非是诗,只是些短句白话;但过去了的使人怀恋!且有些事件尚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警示意义。因此,著者还是把它捧了出来,以谢友人,以解心愿。 《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致读者 (代简介) 让我醉了 ——一位同一历史进程的老同学读后发来的电子信(代序言) 第一首 ——献上我的思念 (一) 从开始写日记的日子说起(1947—1950) (二) 间或写在日记里的“诗”(1951—2007) (三) 助编等的随笔诗与感言——女儿的诗4首与儿子的留言 后记 致谢、著者简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哈尔滨在呼唤--特定岁月开始的日记诗抄与追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大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157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6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