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宋学源流与中国近世社会,并以此为题获得了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的立项支持。为了推进海峡两岸同仁对此领域的研究,去年4月,宋学研究中心依此项目,联同浙江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在杭州召开了有关宋学与宋代社会文化的学术研讨会,本期集刊就是这次会议论文的选编。本辑收录了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论两宋理学家的圣人史观、宋代社会自由度评估、略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等研究成果。
| 图书 | 宋学研究集刊(第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宋学源流与中国近世社会,并以此为题获得了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的立项支持。为了推进海峡两岸同仁对此领域的研究,去年4月,宋学研究中心依此项目,联同浙江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在杭州召开了有关宋学与宋代社会文化的学术研讨会,本期集刊就是这次会议论文的选编。本辑收录了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论两宋理学家的圣人史观、宋代社会自由度评估、略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等研究成果。 目录 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 论两宋理学家的圣人史观 宋代社会自由度评估 略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论张载的“气质之性”及其谱系的开展——由分解与圆融二义为诠释进路 从“春秋学”转入“易学”——北宋“金陵王学”(1021—1067)的“天学”构造 洛学与永嘉元丰九先生的“违志开道” 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 论北宋皇后的丧礼 唐宋变革期的一个面向——从“律合格式”到“敕令格式” 再论宋太祖誓约:“不诛大臣、言官” 北宋熙宁间地方行政一瞥——以杭、台二州对日僧成寻之接待为中心之考察 两个同财共居大家族的演变历程——宋代司马光家族与姚氏家族研究 宋代禅宗僧人的行脚及其困境 论盟誓背景下北宋对辽策略的恐惧心理 北宋陕西路气候变迁 论妈祖信仰在宋代的嬗变及其成因 从吃大蒜到吃辣椒——宋代以来四川的人群变迁与主要辛味调料的改变 沈括与医药学 南宋状元策试析 苏学嫡传苏伯衡——兼论蜀学对浙学之影响 略论北宋尚意书风对明代书家之影响 宋中兴高孝光宁四朝实录修纂考 南宋社会文化学家王应麟仕履系年考释 南宋“制造御前军器所”与“御前军器所”考辨 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宋史研究(1978—2008) 宋代家族史研究述评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宋学研究集刊(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773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8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68 |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3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44.07-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65 |
| 高 | 2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