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房市非小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伴着诗歌长大的青年。对宁波房地产市场的片段记录和思考。这也是一本能折射出中国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历程的记者文汇。

打开郭靖的这本文集。才情和诗意扑面而来,他富有文化底蕴及思辨的描写和论述,使房地产这个传统产业在他的笔下灵动起来。书中,或市场现象,或政策调整,或房价升降,或业内观点,或开发理念,或消费模式,或价值取向,或古城保护……郭靖笔触所至,酣畅淋漓,见微知著。

内容推荐

素有“东方商埠,时尚水都”之称的宁波,其房地产业尽管比京沪穗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借助于历史商帮文化底蕴和民营经济繁荣昌盛所形成的经济强势,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建筑文化创新力的企业成长起来,如宁波交通房产、银亿集团、宁波城投、联合地产和雅戈尔集团等,把宁波的房地产市场搞得红红火火。不仅为百姓提供了满意的楼盘,城市面貌也有很大改观。特别是自鄞州区政府引进了万达、金地、万科、中海等国内跨区域开发的一流品牌企业之后,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开发设计理念的住宅产品冲击了宁波市场。打破了原有的开发格局与消费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区域价值。使鄞州新区成为展示宁波城市风貌的窗口和新亮点,也使宁波房地产业的整体质量步入了一个新时代,步入了国内先进行列。但不可回避的是,宁波的房价也开始高涨——这恰恰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引发的悖论与争议的关键。宁波位列二线城市,房价却堪比京沪,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愈加凸显。

郭靖文集就是记录了这样一个时代及其演化过程。他的文章大多批判性较强,直抒胸臆,敢想敢说,《让城市自然生长》、《90平方米新政还有多少包袱要抖》、《一年不买房会发生什么?》等文,都会给你带来这种强烈的感受。郭靖作为一个专业媒体从业人员,他所拥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本书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目录

记录时代守望民生

 郭靖于宁波房地产业的浪漫拓荒

在江湖,也游离于江湖

我想要的房子

房价:你买,它就涨

为城市经济装上“跑车引擎”

高房价崩盘才能刺激消费?

“万科事件”凸现开发商两难选择

难言之隐一洗难了之

万元房价:拐点还是起点?

物业税或许只是“干打雷”

房贷新政难解住房难

住房保障为商品房市场松绑

为楼市开药方应问计于谁?

不是开发商不“听话”

楼市再染“疯牛病”

市场需要更多袖珍住房

警惕:房价再现快涨端倪

一年不买房会发生什么?

“一户一房”构想缺少现实支撑

板块大旗还能打多久?

猪年,房价接着往上拱

90平方米新政还有多少包袱要抖

对房价反弹冲动不能掉以轻心

别让危旧房成楼市陷阱

“哄抬房价”的帽子不要到处扣

经济房政策:徘徊在十字路口

经济适用房:政府回购不如严格申购

楼市为啥两头热?

城市综合体奏响地产交响乐

房价成本,公布了又怎样?

所得税能否阻击房价?

理性预期正在主导市场

普通住房精装修不妨一试

王健林为什么敢承诺?

中小户型限价操作面临七大问题

“意外”为何会发生?

调控背后的无奈表情

“国六条”剑指房产需求

新一轮调控再摆迷魂阵

楼市阴转多云

房地产市场积食难化

干套别墅楼市争宠

宁波楼市:恢复活力尚需时日

2006年:楼市属于购房者

别墅在哪里?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心态比定位更重要

不要轻言楼市回暖

豪宅情结:从香港到宁波

高端酒店市场酝酿“星球大战”

住宅开发:别忽视了拆迁户的需求

现房销售能否成现实

汇率调整能否拨动楼市神经

鄞州欲破“空城计”

让市民住得更从容

防止高房价伤害社会和谐

楼市变脸:卸去浓妆现真颜

供需对峙:耐心的较量

理想主义的价值

走好平衡木:在大起大落之间

房地产市场风声渐紧

写字楼市场烽烟再起

“房价之晕”与“虚拟房产”

从“富人优先”到“狮子哲学”

房产中介“江湖告急”?

“大腕”们为啥频施“障眼法”

谁将翻倒第一块房价骨牌?

让房子回到房子

地价房价:谁拉动了谁?

房产汽车:难兄难弟?

观念上先要“无障碍”

却道天凉好个秋

“阳光规划”的意义

房地产过热让谁上了瘾

重估江北的楼盘价值

土地管理:抓大不放小

房地产开发要重“内在美”

“关爱小区”名字为啥叫不响

“透明销售”能解决多少问题

城市豪宅翩然起舞

警惕楼市热病复发

房地产市场“熊”踪隐现

新政策能否解开拆迁死结

楼市前景迷雾笼罩

炒房游资暗流汹涌

楼市非理性盛宴何时曲终人散

物业税一石激起干层浪

让城市自然生长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地产迷局危机暗伏

写字楼掀起新一轮地产冲击波

今明两年:楼市决战在云端

房地产“击鼓传花”花落谁家?

房贷政策变脸传言四起地产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房地产市场正在衰变?

羊年楼市属什么?

房地产是柄“双刃剑”

“牛市”还能“牛”多久?

我在贫民窟长大

试读章节

在宏观调控中挨了拳头,又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被“读秒”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却来了个鲤鱼打挺:2009年5月份,宁波市四区住宅上市成交4533套,环比增66.3%,几乎赶上了今年前几个月的总量。

其实,早在春节过后,楼市就迎来了小阳春。率先启动的是二手房市场:2月份,市六区二手住房成交超过一手房200多套,其中老三区二手住房日均受理量已达到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到了3月份。楼市整体升温。当月市六区商品房交易量达到2007年平均水平,二手房月交易量达到2004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只宁波如此,其他主要城市也表露出类似的亢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这种小阳春现象并没有可持续性,楼市尚未企稳。但5月份的数据表明,楼市由小阳春转入初夏已成定局。

面对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情势,有人跳出来表示质疑。2009年6月9日,新华社一篇题为《危机下,房价为何创出“历史新高”》的文章,盯住那段时间出现的高退房率说事,认为一些城市的楼市急剧升温,是“开发商借自买自卖托市”造成的假象。

提出这个观点,如果不是幼稚,就是牵强附会。我曾看过一个透析杭州退房现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谈得热火朝天,但他们所说的退房现象。涉及的资金总额不过1亿多元。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区区一个亿,根本不可能影响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相反,恰恰是因为楼市旺了,开发商自己买进的房子,才选择了在这个时期出货。

而在宁波,这种现象根本就不存在。据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市六区商品住宅实际发生退房222件,退房比例仅1.55%,甚至低于去年的水平。

支撑宁波楼市企稳的除了成交量,还有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发布的一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7197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2.27亿元,同比增长63.9%;新开工项目施工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7%。

那么,是什么催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市场?

有说是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有说是市场在长时间压抑后的报复性反弹;有说是中央和地方托市政策效应显现。这些当然都是造成楼市回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人们的预期。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地政府在大打保增促调牌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强调要坚定信心,这在地方媒体的版面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而所谓的信心,说到底就是预期。在经济发展中,预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预期真能改变经济发展轨迹吗?很多人不信。但事实的确如此。说起来,道理很简单,因为一切经济现象的背后,都是人欲。有欲,就要算计,而算计的本质,就是对未来的判断,就是预期。

预期的作用,在虚拟经济领域尤其明显。从投资的角度看,房地产无疑归属于虚拟经济范畴,因而其发展态势,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眼下,这种预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次核爆,核爆的中心在西方,尽管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但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却让中国遭受的冲击比较小。同时,政府强大的行政调控能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也让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更有优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迷,并非没有道理。

同时,危机对中国而言确实也是一次机遇。在危机的重压下,产业升级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而这种转变,将使中国经济在危机过后展现出更大的活力和潜力。

6月23日,在分析GDP运行走势、工业生产走势和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形势后,国家统计局专家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同时,一些国际权威机构也发出了欧美经济将于明年回暖的信息。

从宁波的情况看,也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5月份,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0%,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3%,创历史同期新高。而前5个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宁波产值前十位的行业已有9个回升,企业景气指数已进入景气区间。

其二,是对通胀的预期。4万亿元的投资加上巨大的信贷规模,不能不让人对通胀的可能充满想象。信贷较快增长虽然有利于缓解通缩,但累积的通胀压力可能在中期集中释放。一份来自金融机构的权威报告认为。中国过去10多年的数据表明,CPI的变化趋势与贷款增速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等指标呈现正相关性,上述指标分别领先CPl7至9个月和10至12个月。由于今年信贷增幅巨大,预计年底到明年将产生较大的通胀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元贬值的预期有可能导致热钱涌入,进而强化通胀风险。而一旦通胀形成,现金为王将让位于资产为王。而房产显然是这种情况下财富的避风良港。

今年6月1日,雅戈尔置业以每平方米8707元的楼面地价将鄞州新城联心一3C地块收入囊中,虽然不排除此举是为公司其他项目定价做铺垫的考量,但也可以理解为房产商在这种预期下的一种举动。而高价拿地的行为,又强化了人们对未来楼市升温的预期。事实上。在这次地块竞拍落槌之后。鄞州区域的房价已应声而涨。

我估计楼市的回暖在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可持续性,还有两个原因。

首先,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去年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无疾而终,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当时的调控,是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在整体经济过热的情况下继续吹大,但调控的夭折,却令房地产市场未能来得及完成一次深度调整,许多影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记得那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万元房价,拐点还是起点》。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受到危机影响,房价很可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继续突进,直到在政策压制或自身缺陷的作用下崩溃。既然这个周期没走完,就很可能接着走下去,而金融危机反而推迟了楼市最后的狂欢。

其次,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市场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在回落后再次启动不容易,但回暖后想要降温也很难,更何况在当前这种特殊形势下,人们还对房地产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充满了期待。

至于房价,我不好说,也说不好,但可以讲个故事给大家听。

我一位朋友曾在售楼处接待过一位客户。这位客户问:“房价还会不会涨?”我那朋友答:“你买它就涨,你不买它就不涨。”结果呢,那位客户还是买了。

我相信每个购房者都是理性的,但我同样相信,个体的理性往往会演变成集体的非理性,这或许正是房地产市场耐人寻味之处。P4-6

序言

这是一个伴着诗歌长大的青年。对宁波房地产市场的片段记录和思考。

这也是一本能折射出中国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历程的记者文汇。

结识郭靖,缘于宁波银亿集团副总王慧女士的引荐:而认识郭靖。则来自这些充满哲理和诗意文章的阅读过程。打开郭靖文集。才情和诗意扑面而来,他富有文化底蕴及思辨的描写和论述,使房地产这个传统产业在他的笔下灵动起来。

素有“东方商埠,时尚水都”之称的宁波,其房地产业尽管比京沪穗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借助于历史商帮文化底蕴和民营经济繁荣昌盛所形成的经济强势,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建筑文化创新力的企业成长起来,如宁波交通房产、银亿集团、宁波城投、联合地产和雅戈尔集团等,把宁波的房地产市场搞得红红火火。不仅为百姓提供了满意的楼盘,城市面貌也有很大改观。特别是自鄞州区政府引进了万达、金地、万科、中海等国内跨区域开发的一流品牌企业之后,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开发设计理念的住宅产品冲击了宁波市场。打破了原有的开发格局与消费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区域价值。使鄞州新区成为展示宁波城市风貌的窗口和新亮点,也使宁波房地产业的整体质量步入了一个新时代,步入了国内先进行列。但不可回避的是,宁波的房价也开始高涨——这恰恰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引发的悖论与争议的关键。宁波位列二线城市,房价却堪比京沪,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愈加凸显。

郭靖文集就是记录了这样一个时代及其演化过程。他的文章大多批判性较强,直抒胸臆,敢想敢说,《让城市自然生长》、《90平方米新政还有多少包袱要抖》、《一年不买房会发生什么?》等文,都会给你带来这种强烈的感受。郭靖作为一个专业媒体从业人员,他所拥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本书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责任感是个沉重的东西,源自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它使记者敏锐的目光透过市场的喧嚣和浮躁,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层探究和理性剖析。本书中,或市场现象,或政策调整,或房价升降,或业内观点,或开发理念,或消费模式,或价值取向,或古城保护……郭靖笔触所至,酣畅淋漓,见微知著。这令我联想到金庸笔下郭大侠的降龙十八掌,挟风而至,排山倒海,环环相扣,直击要害。所以,充溢本书的少功利、不媚俗的特点实属难得。

郭靖的人文关怀和贫民情结是本书的又一亮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看问题的立场、视角和深度。他的《我在贫民窟长大》一文,将太原市的桥东正街83号院还原为全国N多个城市细胞的缩影,使大杂院里的人和生活温馨地鲜活在你的记忆里。还有一段文字还原了住宅的本质功能,表达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居住不只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也是时间的积淀。好房子也罢,差房子也罢,当你离开后,它的舒适与否都会从你的感觉中抹去,剩下的只是一段经历、一些人和一些事。我们想起曾经住过的房子时,想的其实不是房子,而是在房子里度过的那些日子。住得好未必就多些幸福,住得差也未必就不幸,生活本身才最重要,何况艰辛和苦难正是构成幸福的必备元素。”这让人们对社会上一度流行的“幸福=豪宅或大房子”的居住消费观念进行反思。我们从中还感受到了一个少年脉脉跳动的可贵真诚,以及从这里走出的郭靖和今天郭靖的文章。

诗意的阅读和“诗意的栖居”,同样是人对物质与精神并存的理想追求,而阅读也是读者的再创作。希望你同我一样,能从郭靖的这些文章中得到启迪和愉悦。

谨以此序对郭靖及他的书致贺!

作者为《中国房地产报》总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房市非小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34047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9.275.52-5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