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今课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更为有效地设计自己的学科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学程设计》通过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频繁的练习、代表性的举例、术语词汇、文献目录和最后的由学生完成的学程设计样本,引导你体验这一过程。理论与实际地设计一门学程之过程的结合,使得《学程设计》成为学习课程开发技能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 图书 | 学程设计(第7版教师课程开发指南)/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今课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更为有效地设计自己的学科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学程设计》通过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频繁的练习、代表性的举例、术语词汇、文献目录和最后的由学生完成的学程设计样本,引导你体验这一过程。理论与实际地设计一门学程之过程的结合,使得《学程设计》成为学习课程开发技能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内容推荐 通过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频繁的练习、举例,引导你体验过程,使得学程设计成为课程开发的一种独特方法。你能成为灵活而系统的课程规划者。 本书在英美国家已发行第七版,代表了课程理论的前沿。 目录 作别“罐装”走近真实(代总序) 序 第一章 准备开始 一、方法 二、项目 三、准备开始的一些指南 (一)规划的动机 (二)学程的听众 (三)学科教学的当前方法 四、问题讨论:准备开始 五、学程设计的整体框架 (一)过程一产品 (二)课程一教学 六、问题讨论:概念性框架 七、学程设计与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 (一)小组审议 (二)课程改编 (三)跨学科规划与差异性教学 (四)课程开发和教师思考 八、与标准相一致 九、得出初步的观点 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确立方向 一、确定方向意味着什么? 二、图解组织者 (一)网状图 (二)比较/对照模型 (三)连续图谱 (四)问题一解决方法纲要 (五)循环 (六)因果相互关系图 三、编制尝试性学程纲要 四、预期学习结果 (一)鉴别预期学习结果 (二)对预期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五、形成中心问题 (一)探究导向 (二)鉴赏性导向 (三)问题导向 (四)决策力导向 (五)技能导向 (六)个人成长导向 六、问题讨论:中心问题 七、概念图 概念图的说明 八、问题讨论:画图(mapping) 九、叙事 探究故事 十、流程图 十一、确定学生所在的位置 (一)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 (二)先前的知识 十二、多元智能 入门技能 十三、相关内容 十四、练习答案 十五、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学程理论基础的编制 一、价值观和假设 二、问题讨论:价值观和假设 三、学程的理论基础和学程规划的起点 四、一个学程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 (一)问题 (二)学习者 (三)社会 (四)学科内容 (五)教育目标 五、学程的理论基础在学程设计中的地位 学程理论基础的示例 六、问题讨论:学程的理论基础样例 七、小学学科单元的学程理论基础 八、问题讨论:学程的理论基础 九、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期学习结果的提炼 一、预期学习结果陈述:格式和功能 (一)教学和教学规划 (二)沟通 (三)评价规划 (四)预期学习结果与行为目标 二、预期学习结果的分类 (一)理解力的分类 (二)技能的分类 (三)预期学习结果分类的综合 三、阐明预期学习结果的指南 (一)认知的表达 (二)情感的表述 (三)认知技能的表述 (四)心理运动一知觉技能的表述 四、预期学习结果的优先事项 五、预期学习结果之间的整体平衡 六、小结 七、问题讨论:预期学习结果 八、参考文献 第五章 学程教学单元的编制 一、把预期学习结果组织为教学单元 (一)教学单元 (二)组织预期学习结果的基本原则 (三)组织指南 二、围绕教学重心组织教学单元 (一)教学重心 (二)选择可能的教学重心 (三)选择最合适的教学重心 三、确定教学单元的题目 四、小学教学单元规划的组织和排序 (一)土著美国人的文化 (二)世界地理:子单元1——地图入门 五、小学教学单元规划建议 六、问题讨论:组织教学单元 七、参考文献 第六章 学程单元的组织 一、单元的组织 二、其他的组织:一些例子 三、问题讨论:单元大纲 四、范围和序列表 五、练习答案 六、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一般性教学策略的开发 一、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目标 (二)反馈 (三)动机 (四)风险承担 (五)学习风格 (六)先前知识 二、学术任务 三、教学策略 (一)技能的教学 (二)认知的教学 (三)单元或学程的开始阶段 (四)单元或学程的中间和结尾 (五)情感的教学 四、教学方法 五、一些例子 (一)例7.1:亚单元2——森林共同体的神奇 (二)例7.2:亚单元2——河流 (三)例7.3:亚单元2——诗歌的发音(1周半) (四)例7.4:亚单元1——相机 一个关于坐标几何的高中代数单元下的导论与两个亚单元 (五)例7.5:亚单元3——画二维线性方程图 (六)例7.6:亚单元4——图表的运算 六、学程规划步骤 七、问题讨论:一般性教学策略 八、参考文献 第八章 学程评价的规划 一、评价观 (一)评价的作用 (二)结果的范围 (三)利用信息改进学程 二、主要成效证据的收集 (一)认知 (二)情感 (三)认知技能 (四)心理运动一知觉技能 三、教育结果证据的收集 四、真实性评价方法 五、副成效证据的收集 六、学程整改 七、小结 八、问题讨论:学程评价 九、参考文献 跋 附录A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五年级社会科课程 附录B 西方艺术纵览 附录C 移民:六年级的社会科单元 附录D 一二年级的一个公制度量单元 词汇表 索引 译者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学程设计(第7版教师课程开发指南)/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 | 
| 译者 | 赵中建//肖玉敏//李丽//吴瑞祥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7515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2 |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5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9 | 
| 宽 | 169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7-363号 | 
| 版权提供者 | Pearson Education, Inc.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