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主要内容为传统书法知识。第二篇内容为篆刻知识。第三篇为装裱知识。本书能让学生能多了解一点书法点滴常识,多了解一点书法演变的来龙去脉,多了解一点篆刻制印的细致步骤为理念。
本书适合中专、高职、大专、本科及广大幼儿园老师选用。
图书 | 书法篆刻装裱知识(书法专业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主要内容为传统书法知识。第二篇内容为篆刻知识。第三篇为装裱知识。本书能让学生能多了解一点书法点滴常识,多了解一点书法演变的来龙去脉,多了解一点篆刻制印的细致步骤为理念。 本书适合中专、高职、大专、本科及广大幼儿园老师选用。 目录 第一单元 传统书法知识/1 第一章 概 述/3 第一节 书法概念的界定/3 第二节 学习传统书法的目的和意义/4 第三节 学习传统书法的任务和方法/5 第二章 书法发展简史/9 第一节 先秦书法/9 第二节 秦汉书法/1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19 第四节 隋唐五代书法/24 第五节 宋元书法/30 第六节 明清书法/35 第七节 近现代书法/42 第八节 当代书法/45 第三章 楷书介绍/50 第一节 概述/50 第二节 魏体/51 第三节 欧阳询楷书/53 第四节 颜真卿楷书/60 第五节 柳公权楷书/66 第六节 赵孟颞楷书/72 第七节 其他名家楷书/77 第八节 小楷/81 第四章 行书介绍/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王羲之行书/90 第三节 其他名家行书/92 第五章 隶书介绍/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曹全碑》/98 第三节 隶书名作/102 第六章 草书介绍/107 第七章 篆书介绍/110 第一节 篆书的特点/110 第二节 篆书的识别/110 第三节 篆书的写法/111 第八章 书法欣赏/116 第一节 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116 第二节 书法欣赏的方法/118 第九章 书法创作/123 第一节 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123 第二节 书法创作的方法/125 第二单元 篆刻知识/129 第一章 篆刻简史/131 第一节 起源及名称/131 第二节 分类及印式/133 第三节 艺术及流派/137 第二章 印材及工具/141 第一节 印材/14 0 第二节 篆刻工具/142 第三章 篆刻技法/145 第一节 术语介绍/145 第二节 篆刻程序/147 第三节 篆刻技法/149 附录 装裱知识/157 第一章 装裱工具及材料/159 第一节 装裱工作室设备/159 第二节 装裱工具/160 第三节 装裱材料/163 第二章 装裱常识/166 第一节 装裱材料的托法/166 第二节 书画的品式/169 第三节 书画的镶覆和砑装/17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法篆刻装裱知识(书法专业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路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0462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