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二附中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卓越教育”,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青春的足迹--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成长录》(作者陈胜庆)收录了该校20余位年龄在三十五、六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撰写的40余篇文章,“成长篇”是叙事式的回顾成长历程文章,“探索篇”是论文或者教学设计,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位青年教师还配有简历、照片和评语。序言等由学校领导撰写。
| 图书 | 青春的足迹--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成长录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华东师大二附中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卓越教育”,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青春的足迹--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成长录》(作者陈胜庆)收录了该校20余位年龄在三十五、六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撰写的40余篇文章,“成长篇”是叙事式的回顾成长历程文章,“探索篇”是论文或者教学设计,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位青年教师还配有简历、照片和评语。序言等由学校领导撰写。 目录 序言:卓越的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解读青年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成长篇 探索数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圆学生高三的梦 用美来熏陶学生的心灵 寻找教育的家园 在自我挑战中成长 那一年,我过了八次母亲节 让政治课因你而精彩 十年磨一班主任 愿做教海的一尾鱼 我的成长故事 吾将上下而求索 江湖夜雨十年灯 博客:记录我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二附中成长的足迹 走过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 一步一个脚印用生命影响生命 而立之前的教师生涯回顾 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 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 探索篇 高观点教学与中学数学创新素养培育 托起明天的太阳 对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 整合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养 语块理论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再思考 从上海都市文化角度解读的陈丹燕“怀旧写作” 基于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 数字化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思考 “有趣”地教“有趣”地学 关于上海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浅析经典典籍作品在当下课堂的意义 感悟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高观点 哲学本性的缺失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人艺术的案例探究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心向心理危机“第二级预防”转移 “大国际、小班级”的管理方式探究 架起沟通的桥梁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教学思路 附录: 华东师大二附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十二五”规划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青春的足迹--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成长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胜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1016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5 |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2 |
| CIP核字 | 2013165581 |
| 中图分类号 | G451.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