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光摆渡
内容
编辑推荐

李乐明编著的《时光摆渡》是作者几年来的散文作品合集,李乐明是一个善于在创作风格的不断突破与变化中,获得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家。本书的散文体现创新性,强调学理性,又兼顾可读性。散文是一种轻灵,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

内容推荐

李乐明编著的《时光摆渡》包含了米茶、不老的记忆、秘密的欢愉、今夜依旧静悄悄、时光摆渡等五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易逝的青春不老的歌》、《德盛围、衍庆楼随想》、《享受阅读的美好》、《老天敲打我惜福》、《青山妩媚观照心》、《江流无言万古琴》、《发现小,享受小》等散文作品。

目录

米茶

 砂螺

 山鼠干

 牛下水

 豆腐

 米茶

 灰水板·烫皮

不老的记忆

 黄龙

 十大碗

 酸酒鸭的城市

 不老的记忆

 远去的木匠

 我们村的“阿拉”

 赴鹅公圩

 易逝的青春不老的歌

 德盛围、衍庆楼随想

秘密的欢愉

 停下脚步喝杯茶

 唯有吃没得商量

 我甘愿平凡

 秘密的欢愉

 空姐的老公

 喝酒

 享受阅读的美好

 他是九○后

 台湾人的从容

今夜依旧静悄悄

 野菜

 猪油

 手艺人

 洋葱

 今夜依旧静悄悄(外两篇)

 发现小,享受小

 老天敲打我惜福

 知足了,幸福了

 卖菜人

时光摆渡

 情到深处始为祭

 定南新女性

 冬日,那一抹暖意

 时光摆渡

 新新丽江人

 方竹

 江流无言万古琴

 青山妩媚观照心

 舞台从此少张派

试读章节

上世纪90年代,随便徜徉在江南哪座城市的夜市,必定是淡淡的酒香与浓浓的螺香交织。那段时光,在微风徐徐的夜空下,吃炒田螺是一种时尚。夏夜难挨,约上三五好友,在街上的大排档要上盘毛豆、炒上盘田螺,喝着冰镇啤酒胡吹神侃,那感觉真叫一个爽。更有朋友说,田螺配啤酒,如同诗人邀明月、老酒对花生——说不尽的灵犀,道不完的般配。

我却不喜欢吃田螺。

不喜欢总要有个理由吧!那个年代的一个夏天,我约女友去消夜。在这之前,我是从来不吃夜宵的。一来铭记着家人“马无夜草不肥,人吃消夜太肥”的嘱咐。二来“爬格子”的职业不允许我有这份悠闲,没吃过夜宵,自然也不知道想吃什么,该怎么吃。情急中,想起全南县委报道组胡光明的一则小通讯《(公关小姐)热播,全南田螺蹿火》。大体意思是,1989年广东电视台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热播,该剧凭借其时尚性、生活性征服了观众。剧中夜市繁华,摊档架炉设锅,“哗哗”的炒田螺声,男男女女对着田螺不绝于耳的“咝咝”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场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年轻人纷纷以吃田螺为时尚。于是,全南田螺不仅蹿红本地夜市,还不远千里随着滚滚车轮下广州、进深圳。想到这里,我便找个排档,大方地点了三盘炒田螺。田螺上桌,又唤来几瓶啤酒。我一边招呼女友吃,一边带头吮尾吸口。女友一手托腮看着我,一边若有所思想着什么,始终没有动筷。后来,我们分手了,理由就有这三盘田螺的事:不懂消夜,不解女人,煞尽风景;俩人三盘,大手大脚,不会生活!

气由心生,欲满气盛。我满腹牢骚向田螺。

生活,总是有其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后来,我又无奈吃了两次田螺。一次出差回家的途中,朋友约我在广东和平享用美食。招牌菜“福寿螺煲鸡”上得桌来,我皱了皱眉头没敢下筷。朋友知道我的故事,激将说:“田螺都不吃,算什么男人!”男子汉大丈夫,最不爱听的就是这话。心一横,我挽起袖子一顿猛吃。凌晨时分,我肚里翻腾,满床打滚,疼得死去活来。家人把我送到医院,诊断是急性肠炎。

一连几年,我没敢再碰田螺。

转眼间到了新世纪。一次陪领导下乡,我在工作人员席用餐。真是不是冤家不碰头,席间偏有个韭菜炒田螺肉,为填饱肚子我硬着头皮又吃了几粒。结果,肚子再一次抗议,凌晨两点去看医生。

我发誓与田螺绝交!

其实,原本我对田螺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小时候看《太平广记》,卷六十二《女仙》中有个“白水素女”的故事。晋朝时候,有农人谢端,少失父母,无有亲属,邻人将其养大。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夜卧早起,躬耕力作,虽不舍昼夜,却仍然穷困,无力婚娶。天帝哀谢端少孤及恭慎自守,使天汉中白水素女化身田螺,并让谢端拾回家去养在瓮中。每当谢端出门劳作,白水素女便自瓮中出,为谢端守舍炊烹,并欲使谢端十年之中富裕得妇。不想谢端亦具人之好奇,潜归窃窥,白水素女见形已现,不能再留。任谢端挽留,仍是要去。临行时遗谢端螺壳,螺壳虽小,总有米出,居常饶足。

一个多美的故事!怎么就硬生生的被我的糗事搅浑了呢?我真真心有不甘。朋友适时向我推荐了老城砂螺。

时值深秋,随好友来到老城镇学士村。夕阳西下,大地、天空、村舍、小草都笼罩在一层透明的橘红色轻纱中,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温柔。踏人老城河,徐徐的秋风中,宽阔的河面上,细浪轻皱。那水真绿,绿得像翡翠、像珍珠,绿得不野,绿得不浊;那水多红,红得似胭脂,似粉霞,红得不艳,红得不妖。当红色与绿色的水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那样的温存、那样和谐,让人产生种种遐想。我的脑海里不由闪过宋代的绝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其著淡红衫。”朋友说,砂螺对水质要求高,只有这样的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出上好的砂螺。

我的心动了。我们一口气捞了四五斤砂螺回家。砂螺体小且黑,尾部特别长。刚捞回的螺不可以马上吃,得用清水喂养,并且隔几个小时要清洗换水,否则水易发臭,砂螺易死。在喂养螺的水中滴几滴食用油,螺一接触到油花,便会加快吐沙的速度。四天后,可以开炒了。螺的内脏在尾部,烹制前用手钳剪去螺尾,用清水反复冲洗,既可以进一步除去泥沙,同时也可以方便食客取肉食用。下锅前,先用油捞一下,佐以椒蒜、辣椒、姜片,调以豆豉,猛火烧锅,油炒水煽。据说,紫苏可以除去螺的泥腥味,更带出螺的鲜嫩。朋友有心,特意从广州捎来紫苏,待到收锅时,加入一把紫苏叶。于是,砂螺出锅,满屋飘香。

喂养砂螺那几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孩童时代“照泥鳅”的光景。那是在阳春三月,伙伴们三五结伴,背着篓,打着松柴火,拿着特制的带齿的夹子,沿着田埂走过,夹子对准出来透气的黄鳝和泥鳅,飞快地一夹一收,黄鳝、泥鳅瞬间人篓。田螺却是在小秧上了苗床、田里的水清了、生出许多绿色的苔藓后才会冒出来,大大小小,沿着田埂边、箱床边一躺。捡田螺不用晚上,大白天便伸手可得。田螺躺在田里的时候,将头探出硬壳,手还没有碰到它,早已把身子紧缩,躲到壳里去了,直到外面没有了动静,才又探头探脑地出来。把田螺从田里请出来,是我们乐此不疲的保留节目。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光摆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乐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40536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424770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