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左手经济学右手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经济学与心理学尽管是生活对称的两极,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经济学与心理学也是不对称的,但就是这种不对称,才造就了生活的千姿百态与千变万化。但是,不管对称也好,不对称也罢,生活中的经济学与生活中的心理学都与我们密切相关。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去拨开生活的迷雾,寻找一切的秘密!去欣赏那种对称与不对称的美吧!

内容推荐

幸福源自比较,经济学与心理学不谋而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本书教你用经济学家的思想创造生活,用心理学家的心态享受人生!

目录

上篇 左手经济学

 第一章 社会经济学:新颖独到的经济理念

1.安装红绿灯的经济分析

2.安全带增加了车祸发生率

3.由曾子杀猪引出的经济学知识

4.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

5.解决宠物扰民的私下协议

6.不走寻常路的单身女贵族

 第二章 消费经济学:看不见的经济效益

1.服装店里的讨价还价

2.二手市场的真实内幕

3.商场促销活动的战略

4.商家的“看人定价”

5.渔翁的放大鱼求小鱼

6.超前消费带来的享受

7.让石头变成昂贵的“珍宝”

8.商品越贵买的人越多的原因

9.不做家务比做家务来得合算

10.老大妈逛市场买蔬菜

 第三章 经营经济学:钱生钱的简易之道

1.遍布全国各地的拉面经济

2.粗粮和细粮的价格颠倒了

3.TCL冰箱与农夫山泉的联姻

4.用少量的钱给未来系好安全带

5.基金,让专家来帮你赚钱

6.股票,极具风险的投资

 第四章 管理经济学:脱颖而出的管理理念

1.高工资不一定能换来高效率

2.先学会留人然后再用人

3.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4.麦当劳选址的学问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罗斯福的第三块三明治

7.管理好自己的机会成本

8.可怕的沉没成本效应

9.上帝被“蓝森林”感动了

10.利己而不损人的理想管理

 第五章 职场经济学:晋升和加薪的秘诀

1.用魅力吸引领导的注意

2.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原因

3.你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

4.好羊是离不开狼的

5.“少数服从多数”与“多数服从少数”

 第六章 博弈经济学:优胜劣汰的智慧较量

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生活现象的折射

3.聪明的狐狸,愚蠢的狼

4.木匠和画家的不欢而散

S.大猪和小猪的聪明较量

6.风流女王选夫记

下篇 右手心理学

 第七章 生活心理学:让自己健康幸福地生活

1.“美人”的心灵世界

2.苗条病导致的“副作用”

3.“爱干净”人的病态心理

4.“月光族”的无奈感叹

5.不当饮食带来的心理问题

 第八章 社交心理学:做大众眼中的“交际花"

1.患社交恐惧症的女孩

2.公关小姐的成功秘诀

3.拉近心理距离的名片效应

4.大学生面试中的“绝招”

5.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

 第九章 管理心理学:攻克人心的管理门道

1.自己人是搞垮企业的“元凶”

2.集体冷漠导致的凶杀案

3.危机时刻想出来的赚钱方法

4.用激励激发员工的潜能

5.用“心”法提高工作效率

6.到底由谁来管理仓库

 第十章 职场心理学:轻松工作“心"时代

1.都市女白领的抑郁心灵

2.工作压力大造成的紧张心理

3.职场中要学习的“心”招

4.“安逸”是晋升的最大敌人

5.工作中的“习得性无助”

 第十一章 情绪心理学:打造健康的心灵品牌

1.女大学生为什么自杀

2.穿梭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3.在痛苦中挣扎的高三女生

4.恐怖的乘飞机体验

5.民众就是“杀人凶手”

6.嫉妒惹出来的“凶祸”

7.贫困大学生借钱整容

 第十二章 婚恋心理学:情感生活的心灵驿站

1.陷入恋物癖中的痛苦男生

2.恋爱中出现的审美错觉

3.因女友的坏脾气而“恐婚”

4.被恋父情结所困扰的女孩

5.来自同事的性骚扰

6.年轻群体中流行的试婚

7.寂寞女人的危险爱情游戏

8.虚荣酿造的婚姻悲剧

9.家庭暴力中的心理游戏

试读章节

结婚1年后,丈夫带着她举家移民到了美国,来到美国1年后,两人婚姻的结晶女儿出世了。在自己怀孕期间,出于对胎儿的健康考虑,田恬和丈夫商量分床而睡,丈夫应允,这本也是正常的事情。可是不正常的是,现在女儿都5岁了,田恬和丈夫的婚姻形势依然维持在孕期的状态,夫妻二人依然分床而睡,而且两人基本没有夫妻生活。

田恬说在美国生活的日子,自己除了家庭之外一无所有,而且自己对美国这个地方也非常陌生,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常常就被孤独感包围着。可是,丈夫每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两人之间的话题就是孩子,似乎离开了孩子,两人就再也没有共同的语言了。面对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田恬说自己有些厌倦了。因此,跟丈夫商量过离婚的想法,但后来两人都觉得孩子还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只能选择放弃离婚的念头。

田恬说,丈夫除了没有和自己过夫妻生活之外,其实对自己和孩子还是挺好的,但两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到如此地步,不是丈夫背叛了婚姻,在外面有了情人,也不是丈夫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相反的,他的身体很健康,但两人的婚姻就是这样惨淡,田恬说最大原因可能是两人之间太过熟悉,太过了解了,而且相聚时间少分离时间多,缺少沟通才导致的。

面对自己7年的婚姻历程,田恬心酸地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的,要不是为了孩子,说不定自己早就不在人世了。可是,如果自己的一生就为孩子而活,那是不是过得太累了?她想想自己还年轻,人生的路程还有很长,如果不能改善自己和丈夫的关系,那自己岂不是要在寂寞中孤单一辈子了?这是一种多么恐怖和让人畏惧的生活啊。

为了调整自己的心绪,也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去年秋天,田恬征求丈夫的同意后回国度假,然后在云南旅游了一段时间。旅游团的导游是个年轻的帅小伙,说话幽默风趣,谈吐高雅,美丽的景致配合上导游幽默风趣的解说,让她顿时之间忘却了婚姻的烦恼。于是,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心情大好。经过几天的接触,田恬发现自己和导游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就如知音般的感觉,但她也觉得危险,似乎自己爱上了这个导游。

旅游结束之后,田恬收拾好行囊到北京中转,并打算在北京逗留几天,然后再乘飞机回美国的家。谁知,自己前脚刚进入北京城,导游也“尾随而至”。在北京这个地方,他们疯狂地玩了几天,彼此感觉都非常的开心。田恬觉得跟导游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她得到了爱情,而且是刻骨铭心、激动不已的爱情。她发现自己只要和导游在一起,生活就有滋有味了。并在这时,导游也表示自己愿意娶她,愿意跟她携手共度剩下的人生。在这样的美丽爱情面前,他们两人做了夫妻之间的所有事情,田恬也从中得到了无限的满足。

回到美国后,田恬就跟丈夫提起了离婚的事情。因为在她内心里,她已经盘算好了要回国跟导游结婚。虽然导游的个人条件不能跟丈夫相比,而且收入也不稳定。但这些她都已经不在乎,她现在更为在乎的是爱情,她觉得自从跟丈夫认识以来,自己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这些导游全都帮她实现了。所以,她觉得回国穷点没什么,因为自己还年轻,可以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创业。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幼小的女儿,如果自己回国了,暂时肯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人,她肯定就不能拥有女儿的抚养权。可是女儿是她的精神支柱,她绝对不能离开女儿。就这样,田恬陷入了女儿和爱情之间两难的境地,她既想要女儿,又想好好地爱情一把。

田恬在婚姻中的出轨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即婚外恋。婚外恋是指已结婚的人在和自己的配偶之外,又和其他人发生的恋情。在这个思想观念开放的年代里,现代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对婚姻中的性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夫妻在婚姻中的性生活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多人就会由此而走向婚外情。田恬就是如此的一情况。

心理学家对此分析说,田恬在结婚前没有过多地恋爱,就因为丈夫高雅的品味,丰厚的收入才嫁给他。然后,又在短时间内,丈夫就带着她漂洋过海,居住海外,而且给她住好房,开好车,让她充分地享受物质生活。在外人看来她是什么都不缺,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缺少爱情。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温饱思淫欲”。其实,人的很多物质需求,都是在温饱之后才会有的,爱情和性也是如此。P242-243

序言

亚里士多德说:“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

美的形式就是匀称,匀称就是对称性。对称性能给人们带来欢快愉悦的感受,即具有对称性的形体是美的。因为对称给人以连贯、流畅的感觉。于是,这些对称性的感觉逐渐成为一项美学准则,广泛应用手建筑、造型艺术、绘画及工艺美术的装饰之中。你可以从许多中、外著名的建筑、艺术珍品中看到,天坛、天安门、颐和园长廊及各种花瓶等都是讲求对称的典型例子。试想,假如人的脸去掉半边,那会是什么样子?假如天坛去掉半边,又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肯定不可能再有美可言。

而经济学与心理学也就是生活中对称的两极,生活就是中心,它们展现给人们的也是一种对称的美。

经济学是研究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这一过程中有限资源的消耗和使用的一门学科。但是,这样的经济学离我们还很遥远,而离我们最近的则是生活,但是经济学就是生活。你知道交通事故蕴涵有一种怎样的经济学意义吗?你知道东西越贵越有人买的内幕吗?你知道高工资为什么换不来高效益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所以,经济学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种符号,它是生活,是真实的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经济学的影子随处可见。只是,不知道缺乏经济学思维的你是否能看得懂、看得透?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但这也是理论上的,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需要的是生活中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会带有怎样的心理。你知道暴食症者会有一种怎样的心理吗?你知道喜欢美容的人带有一种怎样的心理吗?你知道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吗?也许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自己拥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自己根本不知道,但也许就是这种不知道,导致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所以,生活的两极——经济学与心理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称美。

可话又说回来,尽管这种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连贯、流畅的感受,因而体现着一种娴静、稳重、庄严,但却因为这种娴静、稳重、庄严而使它们显得有些平淡、单调、缺乏生机和妙趣横生,这是因为对称性并没有包揽美的全部。

人们发现,美除了对称之外,还需要蜿蜒曲折、错落有致和此起彼伏,美是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表现。你看那起伏于山峦间蜿蜒曲折、层层叠起的长城峰火台构成的美景不是给人以宏伟、博大、气势磅礴而又峰回路转、巧夺天工的美的感觉吗!你看那断臂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双臂,但她不还是那么美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镜子前的少女》等都是立体派作品,严重地打破了对称的要求,把对称美抛到了九霄云外,就像他的《亚威农少女》一样:“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完全没有所谓体积和质感的表现,只有被粗硬的直线和微曲的弧线切割成的画面,人们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体的存在。”但又有谁说她们不美呢!因此,对称的世界是美妙的,而世界的丰富多彩又常在于不那么完全对称。

所以,经济学与心理学尽管是生活对称的两极,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经济学与心理学也是不对称的,但就是这种不对称,才造就了生活的千姿百态与千变万化。但是,不管对称也好,不对称也罢,生活中的经济学与生活中的心理学都与我们密切相关。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去拨开生活的迷雾,寻找一切的秘密!去欣赏那种对称与不对称的美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左手经济学右手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月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75306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69.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