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王安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当代中国文坛,王安忆素以主题多元、技巧变化多端著称。她总是在批评家试图把握她或预言她的未来时,又将他们远远地抛在身后。她的创作常常对批评者构成一种反讽。二三十年来,她对各种文学批评的新理论和方法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安忆的创作和研究。

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作家,竟然少有批评家对其进行长时期的贯穿性研究。也许因为王安忆的创作太让人捉摸不定,人们对她的批评常常是浅尝辄止,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其他相对比较容易把握的作家身上去了。鉴于此,本书有心填补这一“空白之页”,着意将其创作与批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读,希望比较深入全面地挖掘出王安忆作品的特色。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王安忆的小说体系/1

 第一节 城市的女儿:关注市民生活/1

 第二节 无根的游子:执着人文精神/12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的哲学背景/20

 第一节 抗拒遗忘,寻找失落的时间/23

 第二节 抗拒现实,营造古典的时间/30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的文体建设/43

 第一节 叙述的方式:建设一种规范/44

 第二节 叙事的设置:彰显古典主义/53

 第三节 语言的风格:流动于铺排与简约/56

 第四节 时间的修辞:“浓得化不开”/59

第四章 王安忆对性恋主题的挖掘/64

 第一节 前期:纯粹的“男女关系”/65

 第二节 后期:性恋背后更丰富的内涵/72

第五章 《长恨歌》——王安忆的巅峰之作及其象征意义/82

 第一节 人:“遗民”生活的呈现/83

 第二节 城:上海之前世今生/86

 第三节 物:一盒金条的象征/91

 第四节 时:美韶华流逝之痛/96

第六章 陈映真对王安忆的创作影响,/103

 第一节 追随乌托邦情怀/105

 第二节 历史“孤儿”的忧郁书写/107

 第三节 抵抗全球化/112

 第四节 逃离工业文明的精神还乡/114

 第五节 皈依鲁迅精神/119

第七章 张爱玲与王安忆之小说比较/123

 第一节 解构女性神话与塑造地母精神/123

 第二节 人性在困境中沉沦或升华/133

第八章 王安忆的文学批评——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143

 第一节 探讨小说创作的逻辑推动力/144

 第二节 关注小说创作的“心灵世界”/151

 第三节 广泛表达自己的文艺见解/156

第九章 王安忆对各种文学思潮的介入/161

 第一节 小鲍庄“寻根”的文化批判意义/161

 第二节 王安忆对女性主义的思考/166

 第三节 王安忆对都市文学的贡献/170

 第四节 王安忆对现代派的借鉴/176

结语:彻心的安慰又彻心的痛楚/182

 与灵感赛跑的日子/182

 进入“绣花”状态/183

 写作秘诀是勤奋劳动/184

 每天写点心情就好/185

 她过着近乎农人的生活/186

 写作是她的精神生命/187

 现实生活的封闭与压力/189

 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怀疑/190

 写作就像织毛衣/192

主要参考文献/194

后记/20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王安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芸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72966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7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