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凝重而沧桑。通过本书,我们试图让人解读大关的历史和进一步定位大关的今天;通过本书,我们也试图还原和展现大关通道文化的本来面貌。
本书不是《大关县志》的翻版,也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集。它大概属于那种介乎于史志解读与学术研究之间、刻意与人素面相见的著作。
| 图书 | 明月万里照关山(大关的历史文化解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史凝重而沧桑。通过本书,我们试图让人解读大关的历史和进一步定位大关的今天;通过本书,我们也试图还原和展现大关通道文化的本来面貌。 本书不是《大关县志》的翻版,也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集。它大概属于那种介乎于史志解读与学术研究之间、刻意与人素面相见的著作。 目录 序一 太阳的光芒照亮关山大地 序二 人间正道是沧桑 前言 一 大关 1.锁钥南滇,咽喉西蜀 (1)“关寨重垒” (2)战略要点 (3)征战要冲 2.关津枢纽 (1)三千年的铜矿北运通道 (2)往来滇川的必经之地 (3)石门关锁云南事 二 通道 1.云南的“发现” (1)绕开大关南下 (2)全面“发现”云南 (3)大关的鼎盛时期 2.从“国道”到“鸟道” (1)五尺道 (2)蜀身毒道 (3)“鸟道” 3.古道上的文化传播 (1)汉文化的南传和东南亚文化的北上 (2)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中世纪文化传播 (3)字库塔:彻底汉化的标志 三 驿站 1.僰侯国的故地 (1)莢人 (2)悬棺 2.民族迁徙的中间站 (1)彝族 (2)僚人 (3)汉族 3.中原文化流布云南第一站 (1)与四川盆地的交往 (2)汉文化的南下 (3)朱提文化的形成 四 窗口 1.天地有大美 (1)“古生物群化石之乡” (2)筇竹之乡 (3)“皇木”和贡茶 (4)“鸽子花”珙桐 (5)天麻 2.山灵水亦秀 (1)“大关十景” (2)水能丰富,“瀑布之乡” (3)三江口 3.此地有奇人与奇事 (1)得风气之先的大关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与“国家级民间艺人” (3)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关民间歌谣“打鼓草” (4)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关民间歌舞“端公戏” (5)新窗口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明月万里照关山(大关的历史文化解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艺//赵海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812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1 |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7.4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4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