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学术性与资讯性兼备,设有青年学者沙龙、诗集与诗学论著叙录、专题·诗学对话、书评、学术会议与活动等内容,旨在全面反映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学术反响,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本书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富有时效性的动态报道,书评、鉴赏、诗词创作兼容具包。
图书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7辑新诗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学术性与资讯性兼备,设有青年学者沙龙、诗集与诗学论著叙录、专题·诗学对话、书评、学术会议与活动等内容,旨在全面反映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学术反响,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本书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富有时效性的动态报道,书评、鉴赏、诗词创作兼容具包。 目录 [青年学者沙龙] “不告别”: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 [论文索引与摘要] 2008年新诗研究论文索引 2008年新诗研究论文摘要 2008年新诗研究硕士、博士论文摘要 [诗集与诗学论著叙录] 新诗著作叙录(2007补遗) 新诗著作叙录(2008) [研究综述] 新时期废名诗歌研究述评 朱英诞研究综述 袁可嘉研究综述 [专题·追忆袁可嘉] 告慰袁可嘉 青山绿水,皆我故乡——追思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先生 悼念袁可嘉先生的一封信 我所接触到的袁可嘉先生 斯人可嘉 暮霭里盏盏灯火唤归家 敬悼袁可嘉先生 [专题·诗学对话] 秋日里的镜子与“玩线木偶”——阿毛访谈录 在场的游离与专注——沈奇访谈录 [书评] 新锐取向与学理深度的融汇——罗振亚的《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歌词研究的理论体系——试论陆正兰《歌词学》的学术史意义 流派研究对个体特征的遮蔽——从《陈敬容诗文集》说起 为历史作证:评李润霞编“潜在诗选” 批评的激情、难度与深度——《尴尬的一代》 新诗的自由和声律——读郭戍华《新诗声律初探》 [学术会议与活动] 中法诗人座谈会综述 “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诗心常青春,乡情永不泯——台湾诗人向明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记 星回于天——《灰娃的诗》研讨会综述 美国诗人阿法在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座谈述要 一份“70后”诗歌的研究个案——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在与天近的地方倾听神的声音——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八月上旬在西宁召开 新诗重“立”轻“破”的“建设时代”来临——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江非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召开 纪念一座沉寂的洪钟——袁可嘉诗歌创作与理论研讨会综述 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 [纪事] 2008年新诗纪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7辑新诗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敏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51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