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此集中的论文都是公开发表过的,按内容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纯考证或偏于考证的,主要是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家进行探考。一类是讨论小说观念或与小说观念相关的,主要讨论的也是传统小说观念。一类是有关“四大奇书”的评论,角度各有不同,多是有感而发。
图书 | 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文献学研究系列/博导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收入此集中的论文都是公开发表过的,按内容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纯考证或偏于考证的,主要是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家进行探考。一类是讨论小说观念或与小说观念相关的,主要讨论的也是传统小说观念。一类是有关“四大奇书”的评论,角度各有不同,多是有感而发。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作家作品考证,主要是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家进行探考;弄清楚了这些小说家及其作品,也就弄清楚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源头。 中篇为小说理论探讨,主要讨论传统小说观念;理解了古人的小说观念,对于认识和评价古代小说和小说理论,就会有的放矢,不至于隔靴搔痒。 下篇为通俗小说评论,主要评论明代“四大奇书”,多是有感而发,角度各有不同;这类研究不可能得出大家都赞同的结论,但作者的理解新颖独到,应该对读者富有启发。 目录 上篇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考辨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青史子》师旷考辨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务成子》等四家考辨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封禅方说》等四家考辨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虞初周说》探佚 《中国小说史略》“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辨正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小说集解》序 苏壤《中枢龟镜》探考 中篇 说体文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在子史之间寻找位置——史志著录所反映的中国传统小说观念 试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 刘知几与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之比较 《三国演义》与明代小说观念 小说观、小说史观与六朝小说史研究——兼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有关论述 下篇 “四大奇书”命名的文化意义 从赤壁之战的描写看《三国演义》的历史观 论《水浒传》的早期传播一以张丑著录文徵明小楷古本《水浒传》为中心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无可怀疑 论明人对《西游记》的认识 《西游记》与《心经》 《金瓶梅》:社会转型期的人性考问 西门庆的商业头脑与商业道德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文献学研究系列/博导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齐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136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53 |
丛书名 | 文献学研究系列 |
印张 | 1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