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基本概念、救助的提供、公共卫生问题三个方面把其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介绍的具体内容从灾难流行病学、灾难生态学到灾难暴露的神经生物学;从早期干预到对受灾受伤人员的联络咨询;从非政府组织和灾难救助到工作场所创伤和卫生保健系统。此外,本书是一个整体,每一章节都包含灾难和恐怖活动后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精神卫生救助的公共卫生规划的内涵。
图书 | 灾难精神病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基本概念、救助的提供、公共卫生问题三个方面把其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介绍的具体内容从灾难流行病学、灾难生态学到灾难暴露的神经生物学;从早期干预到对受灾受伤人员的联络咨询;从非政府组织和灾难救助到工作场所创伤和卫生保健系统。此外,本书是一个整体,每一章节都包含灾难和恐怖活动后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精神卫生救助的公共卫生规划的内涵。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专门针对灾难精神病学的教科书,将国际上专家们所进行的关于灾难心理学、生物学及对灾难的社会反应的研究、综述汇集起来,并采用循证方法对临床和服务干预进行描述,以满足精神卫生专业的需求,从而促进心理韧性和康复。本书分章节介绍了灾难反应的流行病学、灾难暴露的神经生物学、社会文化问题、早期干预和联络咨询服务、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工作场所政策以及个人和群体层面的公共卫生规划的启示。本书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和解放军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晓慧教授领衔主译,文字专业流畅,内容权威新颖,可供关注创伤事件的专业人士、以及参与公共卫生规划制定且关注救治效果的人士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 第1章 个人和社区对灾难的反应 一、灾难的性质 二、灾难的社区反应 三、障碍、痛苦和危害健康行为 (一)障碍 (二)痛苦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三)居丧和悲恸 四、危险因素和易感人群 (一)既往精神疾病 (二)人口学方面的危险因素 (三)社会支持和资源 五、治疗、干预和康复 六、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心理韧性和反应轨迹 (一)心理韧性和创伤后成长 (二)灾难事件的意义和认识评估 七、结论 第二部分 灾难精神病学的基础 第2章 灾难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3章 儿童与灾难:公共精神卫生方法 第4章 灾难生态学:灾难精神病学的启示 第5章 灾难神经生物学:恐惧、焦虑、创伤和心理韧性 第三部分 临床救助与干预 第6章 创伤相关障碍的早期干预 第7章 灾难环境中的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8章 灾难伤亡医学外伤的评估和管理 第9章 个体或群体急性创伤幸存者的干预 第10章 非政府组织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士的职能 第四部分 特殊的焦点问题 第11章 恐怖行为与灾难中的创伤性死亡 第12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流行病:大规模破坏和毁灭的全球性灾难 第13章 工作场所灾难的准备和应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灾难精神病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尤萨诺 |
译者 | 周东丰//王晓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332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64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7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军-2009-045号 |
版权提供者 |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定价 | |
印数 | 2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