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盲谷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茅缸……”

几年前,叫茅缸的女人嫁给枣台臭老九赵根细那会儿,一个要饭的率领一群小脑袋撵在迎亲的队伍后头,齐声吆喝着她的名字。村里人认为茅缸就是城里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公共汽车,掏一毛钱谁都可以上,这个名字不知道给生活枯燥的庄稼人带来过多少欢乐,村里三岁小孩都对她直呼其名:“茅缸……”声音故意拉得老长,仿佛要把叫茅缸的快意传递给每个人,大家一起会心大笑一番才过瘾。

茅缸是孤儿,叫这样低俗的名字是为了好养活,果真,茅缸像棵大白菜一样茁壮地生长到二十多岁,生养了两个和她一样养眼的女子葡萄和青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村里人对她改变了称呼,开始叫她“葡萄娘”“青梅娘”“赵根细家的”或是“赵老师家的”。茅缸的世道变了,名字是否反胃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世道是因为何广福而改变的,枣台是村支书何广福的天下,何广福和大白菜茅缸马虎上了,这个信号是从大家不再叫她的小名茅缸开始的。村里人和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讲两人有关系是有一腿了,村里人却说是马虎上了。两人这样的情况已经两年了,何广福像个吃奶的孩子把身体埋在茅缸肥沃的土地上,每次完事后,茅缸总要洗一块儿枕巾晾出来,以后只要看见茅缸往外晾枕巾,村里人就知道何广福又把公粮交到枕巾上了。

直到有一次,何广福喝醉后像一头公牛一样气势汹汹地把公粮送进茅缸的肚子里,茅缸再没往外晾枕巾,一年后她生下个小子,起名赵连根。紧接着几年,茅缸在何广福的辛勤耕耘下连续生了两个小子,分别叫赵依根和赵继根,生赵继根这一年,“四人帮”被打倒了。后来腰板渐软的何广福喜欢趴在茅缸身上给她讲国家大事,谁打倒了“四人帮”,谁力挽狂澜解救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和民族,讲着讲着就忘记了,没刹住,不过还好,幸运的是再没怀上。

两年以后,赵根细摘掉臭老九的帽子,在枣台得意了二十年的何广福却被免职了。一天下午,何广福独自一人从旺柳镇开会回来,半道上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抽了一包金丝猴过滤嘴,抽完烟后又像寡妇哭坟一样哭了一阵,后来被前来寻他的子女们强行拉回家。

继任者是被誉为化学脑子的王医生,王医生不光会看病,还有一个身份是看风水的阴阳师。王医生走马上任之后,土地要分开了,土地重新分开整整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距离自家近的成了自留地,村集体的分开给了个人,赵根细家六人分得六十亩,他教书之余开荒种地,打下的粮食除了交公粮都倒进自家粮仓的囤子里。

何广福一倒台,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了,身上只是一堆烂肉,没有气势的男人是不能征服女人的。刚倒台那会儿,茅缸努力把何广福想成原来的那头嗷嗷叫着扑向自己的公牛,可是事与愿违,最终何广福也没能像公牛,更多的感觉是像只病猫,懒洋洋的,心不在焉,好像还要茅缸主动照顾他。

最后一次,像在茅缸下身唾了口唾沫那样匆匆完事,从此以后何广福再没精神和情绪光临茅缸的身体了。年过半百力不从心了,加上失去了手中自以为是的权力,权力一丧失,曾经掌权的人等于死掉了大半,有老婆凑合就行了,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这时候瘦弱的老婆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自己关爱有加,不离不弃。其实茅缸在何广福倒台的最初并没有要拒绝他,她不是那么无情无义的女人,只是渐渐的两人都体会到了不和谐,所以不再马虎了。回到老婆怀里的何广福像城里退休老干部一样过起了安安然然的日子,不过就在春风吹了两年之后,他死了,死于一次意外。那是重阳节的时候,他喝了很多酒,一时心血来潮要爬山,失足掉下了山崖。

P1-3

后记

那是让我焦灼、慌乱、无所适从的一年。我既要应对疾病带给母亲的苦痛,也曾经历了孩子一次刻骨铭心的惊厥,以为他幼小的生命从此就要离我而去,那次事件几乎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到现在都让我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作为疾病旁观者,因为不能替亲人分担,常常让我感到万分愧疚,另外,我在为遥遥无期的车马生活不知疲倦地奔走,这都导致我年初就想写的东西迟迟不能付诸行动。

所以直到冬天,我才得以静下心来写这部小说,到年底,终究还是出乎意料地写完了,自然想起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那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那个冬天的阳光很好,我就是在那个冬日懒懒的午后迎来了小说的开头,确切地说,开头来自一声久远的,绵长的召唤。当这一声召唤萦绕耳畔的时候,事实告诉我,叙述之门已被打开,于是我有些神经质地鼻子一酸。

那是乡下老家黄昏时分的景象,村里的妇女站在打谷场上召唤山上劳作的家人:“……快回家吃饭来……”但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仍然是我外婆那一辈老年妇女的召唤,她们一辈子害怕自己的男人,就是她们嘴里常说的“老掌柜”,不过行动迟缓的她们在召唤自己老掌柜的时候,黑夜已经来临,我们无法看清她们召唤时候的神情,但是我一直相信那一声哀怨般的召唤里饱含岁月的温情。一切都在那一声召唤里孕育、发酵:“老掌柜,快回来吃饭哟,吃罢停你的尸丧去……”

我在这一声长长的召唤声中,从始至终延续了它的温情,直到小说的结尾,我才得以有机会把这句温情脉脉的召唤流露出来。

于是我因此开始变得安静,不停舔舐自己多年来向往车马生活被蒙蔽的心灵,三十年前作为孩子的我喜欢站在乡下老家的山梁上仰望湛蓝的天幕,三十年来我不断跌倒,困惑,沮丧,渐渐远离了那无限张扬、无限宽厚、无限怜悯的湛蓝天幕,同时回想起那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召唤,我所有的浮躁都瞬间消失殆尽。

如此说来,一切人生路上对车马生活的期盼,甚至为满足那一点个人私欲的处心积虑,都显得那么苍白和不值一提,因为我在那一声召唤声里,渐渐找到了迷失的自己,并能静静地消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呢?

惠潮2014年8月18日 肤施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后记

内容推荐

惠潮编著的《盲谷》讲述了一个在梦想中寻找希望,在希望中直面绝望,在绝望中重燃希望的故事。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条分水岭,是追逐梦想,还是接受现实?赵根细是一名民办教师,他性情懦弱,为人胆小,育有两女三儿,但是三个儿子却并非自己亲生,五个孩子和自己的命运盘根错节,让人为之惊叹,人生的失意,命运的桎梏,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求之不得却依然踽踽前行。这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是一部反映人心欲念的小说,它瑰丽尖锐,壮丽丰满。

编辑推荐

《盲谷》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是一部人心欲念的小说,这部作品的力量不亚于毕飞宇的《推拿》!

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故事。当欲望渐渐难以实现,人也渐渐的走向一条岔路,最终无力悔改,只得接受最怯懦的结果。山野村庄,人们为了得到自己的所求,总是要与权力产生这样那样的纠葛。

他们希望有尊严的活着,却不得不面对如同绝症一般令他们绝望的现实。家族血脉的繁芜和变态,让人透彻的感受到洗不尽的尴尬。惠潮是最冷酷的故事讲述者,他以剁骨扒皮的手段叙述生活的惶惑、局促和纠结。

这是一部真正触动心灵的作品,发人深省,感人至深。作者用感人的笔触显示了一个人民教师的一生。视角独特,最配以作者用最朴实无华语言,描绘了的那些消逝的乡村,重拾了的那些淳朴气息,定会给我们以独特的语言享受。赵根细断断续续地在村里小学校的讲台站了二十几年,无私奉献,而后二女儿赵青梅初中毕业后又接过了父亲赵根细手中的教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盲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惠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9655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4259780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4: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