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壹 古遗址
老君山硝洞遗址
大水洞遗址
烟云洞遗址
边堆山遗址
阴甲遗址
伏羌堡遗址
横山渡遗址
永乐寨遗址
贰 古墓葬
郭江崖墓群
朱家梁子崖墓群
九龙山崖慕群
桐子梁崖墓群
中沟蛮洞山崖慕群
元宝山崖墓群
李调元募
蒋琬墓
林德任夫妇墓
汤得中墓
林世坤夫妇墓
蒲登弟夫妇墓
严永才夫妇墓
梁开富夫妇墓
勾志良夫妇墓
叁 古建筑
肆 石窟寺及石刻
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陆 文化线路
柒 乡土建筑
捌 农业遗产
玖 民族村寨
后记
| 图书 | 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精) | 
| 内容 | 目录 概述 壹 古遗址 老君山硝洞遗址 大水洞遗址 烟云洞遗址 边堆山遗址 阴甲遗址 伏羌堡遗址 横山渡遗址 永乐寨遗址 贰 古墓葬 郭江崖墓群 朱家梁子崖墓群 九龙山崖慕群 桐子梁崖墓群 中沟蛮洞山崖慕群 元宝山崖墓群 李调元募 蒋琬墓 林德任夫妇墓 汤得中墓 林世坤夫妇墓 蒲登弟夫妇墓 严永才夫妇墓 梁开富夫妇墓 勾志良夫妇墓 叁 古建筑 肆 石窟寺及石刻 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陆 文化线路 柒 乡土建筑 捌 农业遗产 玖 民族村寨 后记 内容推荐 王锡鉴编著的《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精)》是首部全面介绍绵阳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公开出版物,以收录绵阳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三普”新发现为主,并集中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之后绵阳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的新面貌。文物分类参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分类方法,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地梳理和研究,进一步挖掘了其文化内涵,全面反映了绵阳不可移动文物的概貌、重点、特点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资料性和科普性。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历史、文物保护、古建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王锡鉴编著的《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精)》的编撰历时一年,以收录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三普”新发现为主。具体内容的编撰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由“概述”和146个条目组成,力求反映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概貌、重点、特点和价值,期望达到学术性、资料性和科普性兼顾的目的。本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绵阳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公开出版物,它的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面提供了全市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的新资料、新数据;二是图片内容绝大部分为重新拍摄,第一次集中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之后全市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的新面貌。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锡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2095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40 |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24 | 
| CIP核字 | 2014230203 | 
| 中图分类号 | K872.7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0 | 
| 宽 | 220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