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政治和社会剧烈动荡,“五胡乱华”,经学的延续不绝如缕,但最终走向复兴,这种艰难嬗变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关键转折点,亦是华夏精神的表征。潘忠伟编著的《北朝经学史》围绕北朝经学的渊源及其流衍、经学传承阶层的演变、经学与民族融合的关联以及南北经学的整合,探讨北朝经学数百年间跌宕起伏的过程,从而通过此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北朝乱世之时的文化脉络与传承文化精神之人的可贵。
| 图书 | 北朝经学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朝时期,政治和社会剧烈动荡,“五胡乱华”,经学的延续不绝如缕,但最终走向复兴,这种艰难嬗变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关键转折点,亦是华夏精神的表征。潘忠伟编著的《北朝经学史》围绕北朝经学的渊源及其流衍、经学传承阶层的演变、经学与民族融合的关联以及南北经学的整合,探讨北朝经学数百年间跌宕起伏的过程,从而通过此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北朝乱世之时的文化脉络与传承文化精神之人的可贵。 内容推荐 潘忠伟编著的《北朝经学史》融合经学史研究与政治局势、社会变迁等宏观视野,深入考察北朝经学史上学者群体的命运际遇、地缘背景和社会阶层的流动途径,从而在一种“图景”式的叙述中,揭示乱世中不为后人所知的“沉默”学术活动,梳理经学风貌的变迁特征及主导因素,凸显传经之人的个人命运,展示动荡时期政治事件和个人命运相互激荡的诸多学术光影。 目录 小 引 引 论 一、“以吏为师”及其对汉代经学的影响 二、东汉儒学名门的兴衰与今文经学的命运 三、士族迁徙与古文经学的兴起 四、魏晋时期儒学新世族的崛起及其风貌 五、君权政治背景下郑玄经学的演变 第一章 十六国时期的汉化及其经学传承 一、汉魏时期的夷夏秩序与“五胡乱华”的前因 二、“永嘉之乱”后的士族迁徙 三、中原少数部族政权的汉化与经学的延续 第二章 北魏前期的政治局势与经学延续 一、平城时期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关联 二、“河北经学”的风貌及其结局 三、士族共同体的延续与经学传承 第三章 北魏中晚期汉化改革中的经学问题 一、经学视野下汉化改革的相关问题 二、从王肃北仕的际遇看南北学术的地缘冲突 三、祭天之礼与郑、王二学 四、拓跋氏宗庙稀袷制度与郑、王二学 五、正始时期明堂制度的争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第四章 地缘和阶层视野下的北学复兴 一、学、仕分离的北魏官学系统 二、地域文化与北朝私学的兴起 三、南风北渐、门第偏见与山东士庶学者的坎坷境遇 四、北周:河西、关中学者与流亡名族学者的聚集 五、隋末唐初学术主导权的巨变与孔颖达学派的崛起 第五章 北朝经学流衍的内在若干问题 一、北朝注疏之学的演进与汉魏经注之学的关联 二、南北学术格局的消长和北学对南学的融合 三、从《经典释文》与《五经正义》看南北义疏的异同 余论 《周礼》传统与北朝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朝经学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潘忠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9456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2 |
| CIP核字 | 2014112513 |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3.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