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
内容
编辑推荐

理解真相,以古鉴今。通过一种全新的历史解读和讲述方法,为您提供一条回归历史真实。《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是《真相》系列丛书之一。

江涌编著的《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融真实性、可读性、思想性于一炉,既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革命历程及魅力人生,又再现了跌宕起伏、包罗万象的中国近代社会,同时汇编了各式名人有声有色的戏剧人生。

内容推荐

江涌编著的《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主要选取亲历者对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事件的回忆文章,力争使读者认识和了解共和国风雨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来龙去脉;力争让读者从这些关键的事件中理解和感受共和国发展历程的艰难和曲折、功绩和荣光。书中一件件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在这里酝酿,一个个将帅在这里领受着神秘使命。《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以翔实的材料和生动的笔触,再现高层决策真相,全方位展示了开国将帅的风采。

目录

究竟是谁最先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被陈赓处决的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白鑫

红三军失踪之谜

用生命保护中央文库的地下党

延安“福尔摩斯”横扫特务网

梁漱溟办报,遭国民党封杀

延安文艺座谈会,萧军与丁玲对骂

王稼祥最先提出“毛泽东思想”

一场暴动促成南京解放

毛泽东定国歌:要居安思危

1950年,蒋氏父子的“越南计划”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最悲壮的一幕

1952年,我参加了国庆阅兵

北京拆牌楼,梁思成哭鼻子

保卫外国政要的公安部外宾处

共和国首架飞机的神秘身世

苏联为何主动归还旅顺海军基地

修建红旗渠,县委私设“小金库”

毛泽东:公共食堂不好,便全国取消

改建故官的神秘计划

“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案,另有隐情

惊动中央的深圳逃港风波

引起毛泽东震怒的一篇农民文章

中共高千子女的“哈军工”生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内幕

毛泽东谈中苏论战:礼尚往来

周恩来专机异国遇兵变

建造新东楼,险些对中南海构成威胁

台湾“自由之声”引发军机叛逃

红卫兵莫斯科红场流血记

疯狂年代的焚书烈火

毛泽东多次关注红卫兵报纸

九届二中全会见闻录

27年等待换来一年团聚——忆父亲黄维

我负责调查林彪座机坠毁事件

1971年,关于“失去中国”的一场听证会

邬吉成:波澜不惊逮捕“四人帮”

“样板戏”《沙家浜》的风风雨雨

“文革”写作组,政治的“笔杆子”

江青让王双印当面为她唱歌

发生在伦敦的“胡耀邦专机事件”

我任外长所经历的最艰难时期

试读章节

究竟是谁最先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1920年1月,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乔装打扮成一个商人,坐着李大钊赶的一辆骡车,悄悄地离开了北京。陈独秀因从事爱国活动被军阀政府逮捕,出狱以后,他决心到上海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们分别的时候,相约各自在南方和北方活动,为组建一个政党共同努力。

建党首先需要理论武装,在陈独秀离京的行李中,就有一本叫《共产党宣言》的英文书。这是他特地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走的,准备带到上海物色合适的人选把它翻译成中文。

在1919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和《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只是零零星星鲜明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新文化传播了各种新思想,知识分子们在思想和行动中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连同他的主张,也就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形势的发展,使陈独秀觉得有必要翻译出版一本完整的《共产党宣言》。

陈独秀到达上海不久,在上海附近的浙江义乌县分水塘,一位叫陈望道的青年正在夜以继日地做一件大事——翻译《共产党宣言》。不过他依据的是日文版。刚到上海的陈独秀听说后,大喜过望,立刻把自己带来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托人带给了陈望道,供他翻译时参考。

陈望道译完这本书,到上海找到了自己的学生俞秀松,托他把译稿转给了陈独秀。陈独秀仔细翻阅了译稿,十分满意,还动笔校对了一遍,决定作为图书正式出版。但是,他遇到一个现实问题:怎样筹措出版经费呢?

恰在这时,一个叫维经斯基的共产国际特使来到了上海,担任翻译的是俄籍华人杨明斋。他们来华的目的是“同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他们此前在北京曾和李大钊联系,商量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写了一封介绍信,要他们到上海来找陈独秀。

在上海,陈独秀和维经斯基讨论建党的时候,提到准备出版《共产党宣言》,但印刷费遇到困难。维经斯基当即决定,从带来的共产国际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帮助印刷。

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筹建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同时开始了。  1920年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印刷出来了。由于排印疏忽,封面上的“共产党宣言”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但这本小书的发行,终于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70多年前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通过一个个方块字,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响。书中的翻译虽然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有产者”、“无产者”、“阶级斗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样的词句,使许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进步人群,获得了难以估计的力量。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多就是通过阅读这本书以后开始确立自己的信仰的。

毛泽东后来就说,1920年,我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以后,才知道人类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4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创办了一所干部学校,对外宣称外国语学社。1920年夏秋之际,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汪寿华等都是这里的学员。那时,每个学员都发一册《共产党宣言》,并由陈望道给他们讲授。刘少奇曾回忆:“那时我还没有参加共产党,我在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千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人的命都不要了,其他就好说了。”

当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国内逐渐传开时,许多远在海外寻求真理的进步青年,也是通过《共产党宣言》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蔡和森在补习了4个月的法语后,就开始“猛看猛译”《共产党宣言》。他把《共产党宣言》段落抄录在卡片上,站在开会的会场上向大家讲解。陈毅、向警予都是一边学法语一边读《共产党宣言》的。李维汉则回忆说,他读的是蔡和森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从此才明白只有走十月革命道路才能达到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目的。

1922年,朱德出国前没有读到《共产党宣言》。他后来说,我当时还毫无所知,手里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文献,连一份《共产党宣言》也没有。他当时读《共产党宣言》的心情非常急迫。1922年经周恩来介绍,朱德在欧洲入了党,才第一次看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周恩来送给他的。由此看来,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至少在1922年就流传到海外了。P1-3

序言

理解真相,以古鉴今。应广大读者需要,为此,湖南省政协文史博览杂志社邀请百位文史专家编辑出版《真相·文史博览精粹》系列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某种意叉上说,现代文史资料工作就是要为时代发展立鉴、为国家发展立史、为广大人民群众立言。

为时代发展立鉴,就是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料学——历史学。”其愿意是告诉我们:历史是对发生过的各种人类社会现象是非曲直的最终检验者。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越是发展变革就越需要“以史资政”、“以古鉴令”,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文史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界代表人士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有利于我们冷静地观察和反思历史,从历史事件的嬗变和历史人物的沉浮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做好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史资料工作,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得到启示,以史资政,少走弯路,显然尤为重要。

为国家发展立史,就是要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巨变留下真实而又清晰的记载,为后人解读这段历史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百年来,祖国历经磨难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沉淀了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史料,因此,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应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汇集,历史当事人的所历、所见、所闻,填补一般历史记载的空白和不足,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独特而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广犬人民群众立言,就是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让更多的人介入到历史记述当中,增进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记述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被排斥在历史记述之外。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则让所有参与历史进程的人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历史真相,使历史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视野。通过积极征集出版各族各界人士的“三亲”史料,记录和传颂他们振兴中华的备斗足迹,如实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曲折道路,帮助人们学习历史、认识国情,培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史资料工作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被赋予了人民性的品格。

近些年来,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植根于中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失实践,逐步彤成了存真求实、突出统一战线的特色,拓展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领域,在为时代发展立鉴、为国家发展立史、为广大人民群众立言方面,作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真相·文史博览精粹》系列丛书是文史博览杂志创刊几十年来精品成果的结晶。该书融真实性、可读性、思想性子一炉。既展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革命历程及魅力人生,又再现了跌宕起伏、包罗万象的中国近代社会,同时汇集了各式名人有声有色的戏剧人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7过去事件及伟人名人的侧面,使得原本单一的历史元素变得活泼生动、有血有肉。可以说,这套丛书玩是一次政协文史工作的成果展示,更是一份能够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精神食粮。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社会的发展呼唤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历史的沃土。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统战特色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是人民政协实践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重要工作形式。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是一书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我们期待着广大文史工作者在这片历史的沃土上不断地耕耘,收获更多的硕果。是为序。

后记

杂志社在讨论选题时,大家反映有很多读者十分喜爱《文史博览》,希望能够将已经刊发的好文章精编成册,以满足他们收藏和阅读的要求。

这个反映催生了我们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文史博览》杂志自1993年复刊以来,己刊登的精彩文章重新进行整理、编排、校订,在此基础上补充大量的“三亲”史料和文章、图片,以人物、事件为主线索,分门别类编辑成一套系列丛书、

于是,开始搭班子、定规则、落实经费、履行报批手续……这一搞就是三年多。

为了从《文史博览》杂志10多年采的大量文章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能够传世珍藏的东西,我们以杂志社编辑部为主,精心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和专业编辑人员,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书稿的编辑之中。

《真相·文史博览精粹》丛书的问世,首先要感谢湖南省政协的领导对丛书的关心和支持,胡彪主席亲自为丛书作序石玉珍、阳宝华、魏文彬副主席和原副主席章锐夫等领导都十分关注丛书的编辑出版,不仅给予编辑人员精神上的指导和鼓励,还在编辑出版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省政协秘书长欧阳斌、副秘书长吴志宪多次听取了丛书编委会的汇报,对如何编辑好这一套丛书给予了具体的指示,并亲自担任出品人和总策划。如果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这部作品也不可能这幺快就面世,

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刘剑先生、李春华先生和责任编辑殷旭先生对全书的送审、报批和编辑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我们深表感谢。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秦千里先生、黄启昌先生、杨锡贵先生参与了全书的策划、审稿、统稿的工作;李永平先生、龚旭东先生、周国清先生等专家学者对全书的鳊目、体例等形式和内容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得到了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湖南百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培辉先生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套冠以“真相”的丛书,最大程度呈现了历史曾经“是这样的”。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的,是资料式表达或教科书式话语背后的历史内幕;是演绎经典或戏说前人之外的历史真相在字里行间,刻记着的是百年采民族成长的年轮,涌动着的是历史人物的真情与个性。

作为文史工作者,传承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还原历史真相,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谨以此丛书献给读者,正是我们为了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尽的绵薄之力。

编者

2011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真相(聚焦台前幕后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1394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2013169621
中图分类号 K270.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