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由朱维铮著,分为“述史”“记诤”“通论”“分论”“另说”五部分,全书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的心态体现”。其中“述史”“记诤”,是对自居得天命的君主,对自许知天命的智者,通过比照他们的环境,学养和言行的复杂关系,试图从中揭示晚清历史的部分真相。“通论”和“分论”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解读,旨在廓清传统,认识传统。“另说”则解答了当下沸沸扬扬的“大师”为何?谁可堪称中国文化的大师?尤其对海内外热衷表彰的大师,去伪存真。
图书 |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由朱维铮著,分为“述史”“记诤”“通论”“分论”“另说”五部分,全书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的心态体现”。其中“述史”“记诤”,是对自居得天命的君主,对自许知天命的智者,通过比照他们的环境,学养和言行的复杂关系,试图从中揭示晚清历史的部分真相。“通论”和“分论”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解读,旨在廓清传统,认识传统。“另说”则解答了当下沸沸扬扬的“大师”为何?谁可堪称中国文化的大师?尤其对海内外热衷表彰的大师,去伪存真。 目录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引言 音调未定的传统 卷一 述史七篇 从乾隆到嘉庆 洪亮吉案 道光帝和他的首相 “何敢自矜医国手” 魏源:尘梦醒否? “尸谏”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卷二 记诤七篇 康有为和朱一新 神州长夜谁之咎? 忘却了的公案 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 《民报》主编章太炎 刘师培的脚印 辜鸿铭,生平及其他非考证 卷三 通论七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他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瞻 卷四 分论五篇 孔子与教育传统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清末的民族主义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失落了的“文艺复兴” 卷五 另说五篇 真大师的群体掠影 《大师》与大师 谈《大师?陈寅恪集》 又说“国学大师” 附:谈学——朱维铮答李天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维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908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5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