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间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周祥新编著的《民间故事》精选了370多个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叙述株洲人物,解释当地民俗,讲述百姓生活。语言平实简洁,情节生动,质朴纯真,充满乡土气息;方言土语,极富韵味,将沉寂的历史人物、百姓生活、山水风物描绘得灵光四射,使读者在故事的字里行间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

内容推荐

周祥新编著的《民间故事》一书,反映了株洲民间百姓艰辛的生产、生活情景,表达了人们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以及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生活故事,大多是赞美勤劳勇敢、忠贞诚实、助人为乐的品质;讽刺故事则是对那些懒惰、自私、贪婪、愚蠢之人的批评和鞭挞;智慧故事富有深刻的哲理,读后让人深思,令人受到启发。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感受到株洲人的勤劳勇敢,感受到株洲人的聪明智慧,从而深刻理解株洲的乡土文化。

目录

人物故事

神农尝百草/002

孔子茶乡遇奇童/002

朱和尚/004

朱元璋茶陵传奇/005

李东阳的故事/006

刘三吾的故事/010

张治的故事/012

萧锦忠的故事/014

罗典的故事/020

宾思义的故事/020

陈之驱的故事/024

周汉生的故事/040

解缙的故事/043

周树芬的故事/046

谭延闿的故事/048

蔡怀庭逸事/049

武州公逸事/051

攀竹庵祖师爷的故事/053

蓝侠的故事/055

罗真人的故事/056

钟馗才子/057

鞭炮祖师爷李畋/058

陆归申冤/058

胡真官/060

张良试剑/060

斗谷矮子比道法/062

谭钟麟请客/064

陈国瑞惩恶/065

杨八老爷不做官/066

智慧故事

十八爷的故事/068

客家女智斗纨绔子弟/070

一言不发赢官司/073

名医“声东击西”/074

穷书生智斗刁老财/075

智慧人家/076

聪明的长工/079

刘田巧斗王十婆/079

满媳妇/080

前头的和后头的/081

刘九戒酒/083

恶鬼怕蛮人/083

曾知县巧断争妻案/084

聪明寡妇难秀才/085

知府智判争议案/086

龙秀才智斗侯财主/087

巧赢官司/088

解梦/089

农民骂秀才/090

砸缺碗/091

蛮话铺/0g1

打官司/092

叫花子吃寿酒/092

“鬼先生”写状纸/093

锤不烂/093

家有贤妻/094

难人反难己/095

生活故事

勤劳致富/098

砚台砸醒聪明子/099

好人有好报/101

父子同拜堂/102

勤俭持家/104

知足常乐/104

感恩/105

享自己的福/107

阿弥陀佛的故事/108

败家子与守财星/109

朋友妻不可欺/112

蛇药郎中/113

眼不见为净/114

劝夫/115

雷铁匠除恶/116

志气和钱财/119

利嘴吴二嫂/120

穷十代/121

善恶终有报/122

茅山学法/123

不见官才不流泪/125

阎生躲煞/126

烟酒不分家/127

两老庚的故事/128

李超基打官司/130

做浏阳梦/131

人是活宝/132

慢中有快/133

补锅匠喊礼/133

唐老倌请客/134

相士劝善/134

乞丐行善/136

十八罐油/137

从善积德/139

员外教子/140

周青蒙冤/142

一个铜板/143

人鬼情/145

忠贞不渝/146

谭意哥/148

牛员外择婿/150

谭金山戒赌/153

养不教母之过/154

为善常乐/155

过日子/157

总要令/158

赌徒施计/158

门 生/160

王二行医/161

三块金砖/163

扒灰/164

别妻/166

吹牛/166

急性子与慢脾气/167

三代不忘媒/169

七郎的故事/170

道士化身/171

屋檐水滴现眼/171

一文钱逼死英雄/172

癞子治妻/173

脚夫和窑姐/174

汤四的白帖诗/176

招先生/177

鬼打道士有法/179

讨学钱/179

王木匠打猪槽/180

赵钱孙李/180

妯娌戏公爹/181

先生和长工/183

休妻接妻/184

金盆养鲤/187

太岭神石/190

讽刺故事

地主和长工/192

醉老汉戏讽拔贡/192

文盲看布告/193

本家老爷/194

买来的顶子/195

拜观音/195

女是手中花/197

厉害堂客哭崽/198

和尚呷尿/199

秀才与穿山甲/200

傻女婿吃回门酒/201

有了肉命都不要了/201

行得时背不得时/202

同年嫂/203

秀才娘子解梦/203

自找麻烦/204

断白字/204

状元英雄史/205

竹苞堂/205

何先生请吃脚鱼/206

胡为挂匾/206

戴高帽子/207

怕老婆/207

刘寿云做寿/207

儿喂儿/208

还有两年靠谁养/208

还是钱伢子靠得住/209

老庚请客/210

狮子酒/210

赌徒的下场/211

骂黄金/212

见鸡而作/213

阿弥陀佛/214

分家/214

试心金/216

讨人嫌/217

顺妻逆母/218

满嫂子分家/218

发财还早/219

买椎床/220

近视眼/220

我你他/221

一夜的变化/221

三七二十一/221

犯忌/222

买檀木/222

杨老伍钉桩/223

聪明媳妇愚蠢汉/223

好吃媳妇/225

班头告假/225

乡下人进城/225

改名字/226

学讲城里话/227

土地公与城隍爷/228

土地公与山神爷/228

阎王爷取丁/229

诗对故事

夺魁村的对联/232

湖南才子多/232

智讨风筝/233

切瓜分客/234

阁下李先生/234

惟楚有材/234

师生谐对/235

武状元难文状元/235

对子抵船钱/236

何必问老子/236

且听下联/237

老师的嘱咐/237

东西南北/237

吃月饼/238

天大人情/238

铲对联/239

鸡公鸭婆/239

小气财主/240

蜘蛛有网难落雀/240

劝秀才/241

谁的本领高/241

考状元/242

李秀才应试/242

床该让谁睡/243

自作多情的先生/244

县官绅士互讽/245

小气老庚题诗/246

卖菠菜/247

“好吃鬼”/247

赶考路上/248

大小多少/249

诗医/249

三句半/250

秀才奚落蒋财主/252

湘山巧对/253

秀才过关/253

合起来对不起/253

门联睦乡邻/254

傲慢的秀才/254

樵夫对轿门联/255

长工与先生/256

穷秀才戏弄徐财主/257

丑书生博芳心/258

木匠与秀才/261

观画题诗/262

王屠夫输肉/262

裴员外选婿/263

贤妻与穷汉/264

王子贤妙对戏狂师/266

渡口对对/266

王三考状元/267

篾匠巧对石匠/268

巧续下联/269

诗讽乡公所/269

四老庚朝拜云阳仙/270

讽喻联话趣/271

民俗故事

春节的由来/274

贴春联/274

贴门神/275

送灶神/275

扫年/276

守岁/276

舞狮子/276

吃汤圆/277

挂菖蒲插艾叶/277

吃粽子/278

送火把定耕的来历/278

打春的习俗/279

舞火龙/279

龙狮灯的来由/280

星子灯/281

锄的来历/282

踩田的由来/282

赏狗与抬狗/283

茶陵二十三过小年/283

请春饭/284

七月半烧纸的来由/285

花轿加锁的来由/286

披麻戴孝的来历/287

金额数字为什么用大写/288

解手的由来/288

大门门墩的来历/289

“鸡婆饺”的来历/289

姜太公在此/290

傩神老爷/290

郎君称呼的由来/291

木马的来历/291

毛娘帖米粑祭/293

敬婆公菩萨/293

地名故事

白鹿原/296

响鼓坳/296

桃源洞/297

湘山宝塔/298

大胜岭/298

白马垄/299

龙头铺/299

凤凰山/300

冲天岭/300

九郎山/301

石峰寺/302

响石岭/303

天鹅湖和鹅颈洲/303

大王冲/304

存金岭/304

鸡嘴山/305

万乐桥/305

金鸡滩/306

叔嫂桥/306

乾隆御题仙庾/307

仙庾岭的故事/307

天圣泉/309

蝶屏的故事/310

罗家牛形山/310

周龙圣母庙/311

空洲岛/312

王十万/312

梅城的由来/313

酒仙湖/314

打鼓堆村/315

文明塔的故事/315

峰型山/318

神福港/320

白兔潭镇/321

王乔乡的由来/322

洙水河/322

云阳山/323

火田镇/323

锡皮脑/324

三口垅村/325

鲤鱼洲/325

神仙湖/327

光泉石刻/328

高枧浯头村/328

砍脑圩/329

邓阜山/329

将军山/330

仙女寨/331

顾母村/332

飞盐村/332

笔支塔/333

寡妇桥/334

潞水/334

皇莲古寺/335

闫和寨/337

动植物故事

日月受罚/340

谷种的来源/340

草和牛的来历/341

水牛颈脖下的白印/341

黄牛的故事/341

山鹰遮阴鹿喂奶/342

神农偷学蛇药/343

茶叶解毒/343

沉香树/344

茶陵“三宝”/344

断肠草/345

白鹭守炎陵/346

蚊子蚂蟥毒蛇/346

女人与乌龟/347

猫捉老鼠/347

公鸡蜈蚣鹿/348

乌鸦和蚂蚁/349

狡猾的狐狸/349

喜鹊和乌鸦/349

青蛙和人/350

白姑小仙子/351

狼和小山羊/352

吹牛的小麻雀/352

子归鸟/353

打鱼哥哥鸟/354

斑鸠是怎样变来的/355

箩索鸡婆鸟/356

仙女和布谷鸟/357

油麻鸟/358

鱼死不闭眼/359

江猪与白鲚/360

白薯的来历/360

烟草的故事/361

爆竹的由来/362

毒蛇酒/362

人心不足蛇吞相/363

猴子是怎样来的/364

老虎怕屋漏/366

老鼠成亲/367

蛤蟆郎/368

田螺申冤/369

蛇郎与三妹/370

宝葫芦/372

茶陵牛/373

绣女和杨梅花/375

方竹的故事/376

十二生肖的故事/377

田螺精的故事/379

蟒蛇记/380

护情松/381

试读章节

斗谷矮子比道法

大约两百年前,株洲淦田附近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出了一个高人,这人姓丁,名德明,外号斗谷矮子。可能是人长得不怎么高,人们才送了这个不太中听的绰号。此人少无职业,晚遇名师指点,学得一身好法术,但他为人有点自负,认为自己道法可以,好胜心强。

有一年冬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外地耍杂技的班子,当他们鸣锣开演时,斗谷矮子也挤进人群去观看,这时正玩空中走索之技。斗谷矮子看着看着,忍不住想斗斗法,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用手一指钢索,刷的一下,钢索从中断为两截,全神贯注的踩索姑娘,从半空中摔了下来。观众发出一片喧哗声。这时领班走了过来,叫人扶起姑娘,自己却伸手从头上拨出发钗,往空中一丢,呜的一声一只大黄蜂拖着长长的尾针,直朝斗谷矮子刺来。斗谷矮子不慌不忙,从头上取下草帽一挥,黄蜂应声落地,哗然有声。那领班见一招不成,又发第二招,从腰上取下自己的腰带,往空中一抛,一条大蟒,张口吐舌,直奔斗谷矮子而来。斗谷矮子一见连忙盘膝而坐,双手合十,化作祖师爷模样,大蟒于是不敢进前。斗谷矮子顺手取出长烟杆往蛇头一点,霎时现出了原形——一条红腰带。领班见两招不行,有点儿发急,但仍镇静地抱拳说道:“诸位看客,暂请莫走,请看小人表演一套种西瓜的戏法吧?”说毕,从后台搬出一只盒子,盛满土,从口袋里取出一颗西瓜种子,埋在盒子里的泥土里,然后浇上水。说来奇怪,这西瓜子便开始发芽了;再浇点水,就长叶抽起藤来了;又浇了浇水,西瓜藤开花,结果了;再浇点水,西瓜成熟了。围观的人都啧啧称奇,斗谷矮子知道变这种西瓜的戏法是朝自己来的,于是连忙跑到附近一家锅厂,取来七口锅子,请人将七口锅垒起来,罩在自己头上,正当他一切安排就绪时,那杂技班种的西瓜也成熟了,只见那领班人手举一把钢刀刷的一下,往那碗口大的西瓜一劈,只见喳的一声,西瓜劈成两半,与此同时斗谷矮子头上七口铁锅齐刷刷的被劈开。斗谷矮子站了起来,抖抖头上的烟灰,伸了伸舌头:“好险。”这领班人一看劈开的西瓜没泛红水,知道对手比自己的本领高明,于是拱手高唱:“本地有高师,小人甘拜下风。”说毕,急忙收拾行李,率领全班人马,火速离去。

戏班人马走了,斗谷矮子也出名了。  春去夏来,湘江发了大水。这一日斗谷矮子和朋友在酒楼喝完酒,一道漫步往回走,却也有三分醉意。这时江面吱吱呀漂下一大木排,这位朋友乘着酒兴对斗谷矮子道:“听说你法术高,你试试用法把木排钩住不让它往下流。”斗谷矮子沉吟着没做声,朋友又说道:“你是有点害怕木排客人本事高,不敢惹他吧?”说真的,木排客人个个有本事。俗话说:“没有降龙术,下不得大江湖。”斗谷矮子上当了,面红耳赤地说:“哼,怕他?我怕谁!”说完顺便将放在旱土旁的一把锄草用的钯子,往地上一顿,喝声“疾”。只见木排停在河心不动啦。斗谷矮子得意地笑了。二人席地而坐,只见木排上走出一个人来,手执油亮子,点得透明往河里一照,啊呀,无数根红丝系住了木排,叫它怎能流动。木排客人于是熄灭了油亮子,从茅棚里抽出一把长板刀,站在木排前沿,将板刀插入水中,劈水斩浪乱划一气,红丝不断。木排客人急了,收回板刀,往木排上的一根横木上用力砍去,斗谷矮子早有防备,用手反指了指钯子,钯子应声倒下,木把断为两截。木排客人慌了,见一招不行,两招不行,于是叫来一叶扁舟,渡上岸来寻访这位与他为难的人。斗谷矮子见他将要上岸,便告辞了朋友,急急回家,盛满了一碗水放在客厅神龛上,说是让海水罩住自己的房子,自己却安然坐在家里。

木排客人在岸上寻了两天,只见这村子茫茫渺渺如烟如雾,看不清屋宇,辨不出方向,只急得他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往往还想显示一下。斗谷矮子自恃本领高强,不把木排客人放在眼里,为了卖弄他的法术,还特地叫他女儿用菜篮从河里挑水回来。不料被木排客人发现,尾随进村,可是快进家门时,这女儿不见了,连房子都分不清是哪座。木排客人心生一计,在河边找到一个牧童,拿出几个铜钱给他,悄悄对他说:“你认识这位用菜篮挑水的姑娘吗?”牧童当然认得,于是木排客人要牧童跟着这位姑娘进去,到她家里玩,趁她家不注意时,偷偷将神龛上的那碗水泼掉一些。牧童为贪图钱财,便按木排客人的方法做了。木排客人便看到斗谷矮子的屋顶了,木排客人又给了牧童几个铜钱,牧童又去泼了些水,木排客人便能看到斗谷矮子的大门了。斗谷矮子也是大意失荆州,没料到木排客人能用这样的方法找上门来。

斗谷矮子正在家里闲坐,不料木排客人来到面前。木排客人使的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轻轻在斗谷矮子肩胛上拍了一下,说道:“老兄,你真清闲!”斗谷矮子吃惊地问道:“你是什么人?”“特来请老兄放行的。”“什么?”斗谷矮子惊讶了。“我的木排被金钩挂住了,请你高抬贵手。”木排客人诚恳地说着,“你认错人了吧,我没有这能耐!”斗谷矮子也不甘示弱,两人说红道白,话不投机,随后木排客人起身告辞,说了声“后会有期”便扬长而去。

斗谷矮子把他送出门外,便觉得肩胛上阵阵作痛。“呀,不好,我被他暗算啦!他下了毒手,使的梅花七星针,三日就会一命归阴。我得赶急想法子。”

斗谷矮子唤来女儿说道:“儿呀,你父不慎被人暗算,三天就会没命的,现在只有一个法子能够救我。就是用口大锅,注满水,水上放一木架,我蹲在木架上。你再用蒸米酒的甑将我围住,上面再罩一口锅,你在锅下生火,用这种方法将我蒸上七天七夜,不能停火,这样我肩胛上的七口银针才会一口一口被蒸出来,我就可以得救了。记住,在这七天里,决不能揭开上面的锅看我,更不能让热气跑了。”女儿便按照他的吩咐做了。

蒸了三天三夜,她的舅舅来了。他是来看望姐夫的,一看到屋里热气腾腾,灶下火势正旺,便问外甥女儿蒸的是什么,斗谷矮子的女儿把原委告诉了舅舅,说里面蒸着的是父亲。舅舅听了大惊失色道:“这怎么行呢?一头驴这样蒸得三天三夜连骨头都会蒸得稀烂,变成阿胶。你爸爸是个人哩,被你蒸了三天三夜,早已肌骨化成了水,哪里还会有人?”说毕硬要外甥女儿把上面的锅子揭开,斗谷矮子的女儿一听,不由得也慌了手脚。心想舅舅说得有道理,父亲一定被蒸得稀烂如泥了,于是把父亲的嘱咐早已忘之天外,谁知刚一揭开锅,一股热气直往上冲,斗谷矮子直起身子,叹了口气,走了出来,女儿一见,大惊失色,知道自己闯下了不可弥补的大祸。斗谷矮子见事已如此,只好安慰女儿说:“这事不能怪你,只怪你父好强逞能,命由天也。”

斗谷矮子奄奄一息,但还是要报一掌之仇。他对女儿吩咐道:“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将我床上的草垫拿到河边,然后插上一尾鱼,向河心拜一拜,再从草垫上抽出一根稻草丢到河里,我那仇人的木排就会散去一根的。你将草垫抽完了,那木排也会散光的。记住,当你抽完最后一根稻草时,这根稻草一定会在水里浮起来,你就用快刀将这根稻草砍断,那个木排客人就会连一根救命稻草也捞不着,会落在洞庭湖中心淹死的。”

斗谷矮子不幸逝世。他女儿照他的吩咐办了,那木排客人真的淹死在湖水里。那木排客人并不甘示弱,尸体倒流了三百里,流到斗谷矮子所在村子的河边盘旋不去。河边的人见了非常害怕,有认识的说是斗谷矮子的仇家——木排客人,于是打捞上来,安葬在河西与斗谷矮子隔河相望,据说,他们的阴魂在阴间地府互比高低。至今河东还有斗谷矮子丁德明公的墓址遗迹,碑文依稀可辨。

回过头来再说他的女儿。她悲痛父亲的去世完全是由于学法术所害,于是回到家将父亲遗留下来的法术书本全都付之一炬,以免贻害后人。据说一个邻居,见她烧法本,赶过来抢,可已来不及了,只抢得一个太上老君的青牛令,就是让牛停下来莫动,只需一声喝令牛就会乖乖站着。至今此法农民常用。

P62-64

序言

刘岁文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生活的记录,是人们身边的故事。民间故事鲜明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精华,如扬善惩恶、行侠助人、勤奋勇敢、尊师敬祖、拼搏进取、义利和谐等等,不仅成为人们教育后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教材,也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标准和榜样。

在漫长的人类生活中,民间故事对满足人们的精神、情感需要,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斗争精神等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株洲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和文史学习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采访、搜集、挖掘,共收集株洲民间故事60余万字。通过整理、修改,精选了370多个故事编辑成《民间故事》一书。这是株洲民间文化的精华,它既是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少年儿童学习各方面知识和经验,培养他们养成符合所处社会的道德感与价值观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民间故事》一书,反映了株洲民间百姓艰辛的生产、生活情景,表达了人们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以及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书中的人物故事、生活故事,大多是赞美勤劳勇敢、忠贞诚实、助人为乐的品质;讽刺故事则是对那些懒惰、自私、贪婪、愚蠢之人的批评和鞭挞;智慧故事富有深刻的哲理,读后让人深思,令人受到启发。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感受到株洲人的勤劳勇敢,感受到株洲人的聪明智慧,从而深刻理解株洲的乡土文化。

《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叙述株洲人物,解释当地民俗,讲述百姓生活。语言平实简洁,情节生动,质朴纯真,充满乡土气息;方言土语,极富韵味,将沉寂的历史人物、百姓生活、山水风物描绘得灵光四射,使读者在故事的字里行间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

2011年11月6日于株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间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祥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79874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