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钱江新潮文丛
内容
目录

前言

上篇 话语形态与观念播撒

第一章 话语生成:历史语境的催生与政治合法性

 第一节 新旧话语交锋的时代语境

 第二节 话语权威与权威话语

 第三节 文化国情与政治现实

第二章 话语流变:政治批评范式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初步成型:对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收编

 第二节 迅猛发展:“大批判式”文体与政治化文艺批评话语的喷涌

 第三节 恶性发展:政治激情与批评话语的异化

第三章 话语风貌:时代铭纹深重的语体表征

 第一节 真理在握的言说主体

 第二节 雄浑连绵的语势特征

 第三节 简明果决的语句特征

第四章 对三个批评“样板”的文本细读

 第一节 《讲话》:隐匿话语缝隙和话语矛盾的革命文艺纲领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彰显“跃进”时代氛围的集体意志表达

 第三节 《纪要》:极“左”文艺思潮话语膨胀的“文艺宪法”

中篇 批评范式与思维模式

第五章 书写方式:集体意志对个体性灵的压抑

 第一节 写作组现象与显性集体书写

 第二节 个体话语淡出的隐性集体书写

 第三节 高校文艺学教材的统编工作

第六章 话语主体:主流批评家的批评心态

 第一节 周扬:以政策阐释为文艺批评生命线的被动与尴尬

 第二节 茅盾:现实取向与开放心态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姚文元:斫伤文艺批评本性的畸形批评心态

第七章 极性思维与战争文化心理的红色交响

 第一节 非此即彼的两极表述与绝对性语词

 第二节 实用理性与狂热的非理性的异常结合

下篇 权力话语与批评功能

第八章 运行策略:政治意图与文艺批评的强势联姻

 第一节 单一性政治文化对体制化批评的内在制约

 第二节 权力话语与批评话语齿轮的咬合

第九章 “文艺宪法”:凸显意识形态功能的核心批评理念

 第一节 “工具论”:批评功能的无限放大与极度窄化

 第二节 “根本任务”论与“三突出”原则

第十章 在激进中迷失:对三个典型批评事件的解读

 第一节 对王实味等人的两度批判

 第二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第三节 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结语

附录 20世纪40—70年代文艺批评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现代化的宏阔历史境遇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阶级革命和民族战争,并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具有历史界标意义的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黄擎所著的《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从批评话语切入,分“话语形态与观念播撒”、“批评范式与思维模式”、“权力话语与批评功能”三编,研究1942-1976年间文艺批评的话语形态、理论特质、精神内核,及其对当代文艺批评实践的影响,揭示所体现的极性思维和战争文化心理的深层影响,以期正确认识其在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对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话语生成: 历史语境的催生与政治合法性 ; 话语流变: 政治批评范式的确立与发展 ; 话语风貌: 时代铭纹深重的语体表征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钱江新潮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9244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