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亚曼编著的《拼贴起来的黑玻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的莫里森小说研究》主要讲述了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莫里森的弗洛伊德情结、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各章节内容、精神分裂人的心灵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人格变奏、莫里森小说中的“力比多”演绎、对莫里森小说中两种梦的阐释等。
图书 | 拼贴起来的黑玻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的莫里森小说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田亚曼编著的《拼贴起来的黑玻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的莫里森小说研究》主要讲述了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莫里森的弗洛伊德情结、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各章节内容、精神分裂人的心灵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人格变奏、莫里森小说中的“力比多”演绎、对莫里森小说中两种梦的阐释等。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莫里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莫里森的弗洛伊德情结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各章节内容 第一章 精神分裂人的心灵解读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虚幻的自我意识 第二节 《秀拉》中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第三节 《宠儿》中贝比·萨格斯的精神防御 第四节 《爵士乐》中维奥莱特大脑中的“裂纹”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人格变奏 第一节 《秀拉》中奈尔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人格结构 第三节 《宠儿》中塞丝的记忆固着与创伤性癔症 第四节 《爵士乐》中乔·特雷斯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三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力比多”演绎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波莉和《所罗门之歌》中露丝被压抑的力比多 第二节 《秀拉》中的夏娃和《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力比多”动力转移 第四章 对莫里森小说中两种梦的阐释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中波莉和《秀拉》中夏娃来自意识的梦 第二节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来自潜意识的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拼贴起来的黑玻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的莫里森小说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亚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8818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6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