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书中记述的很多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相信可以帮助家长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作者针对家长们的种种担心和疑问,结合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往的实例经验,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及网络资料的搜索,将家长们最关心的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10个话题编辑在这本书中。
本书针对这10个问题,分为10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解,可以使家长们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图书 | 父母必须和孩子进行的10个对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书中记述的很多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相信可以帮助家长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作者针对家长们的种种担心和疑问,结合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往的实例经验,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及网络资料的搜索,将家长们最关心的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10个话题编辑在这本书中。 本书针对这10个问题,分为10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解,可以使家长们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内容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家长们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如何帮助孩子迈出人生成功而坚实的步伐,在孩子的一生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孩子生活中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呢?本书记录了家长必须和孩子进行的10个对话,这同时也是10个最困扰家长的话题。通过这10个对话,可以帮助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家长有效地培养孩子的优秀素质。 目录 序言/001 1.道德教育——人生的第一课/001 2.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027 3.成绩并不是孩子的一切/053 4.帮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079 5.培养“异想天开”的孩子/099 6.金钱是万能的吗/125 7.性并没有那么的神秘/149 8.死亡并不那么可怕/173 9.让孩子远离孤僻的魔鬼/195 10.规范孩子的网络生活/221 试读章节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坚强的意志 大家都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5岁的时候由于患上了脊髓血管瘤而造成了高位截瘫。但是几十年来她一直用坚强的意志在同病魔搏斗,刻苦学习,勤奋创作,被人们称为“中国当代的保尔”。 张海迪的这种坚强的意志是离不开父母的培养的。从她生下来,父母就让她一个人睡在襁褓中,而不是和妈妈睡在一起的。在父母的锻炼下,她3岁就学会自己穿衣、穿鞋、叠衣、叠好自己的小被子等日常事务。等到张海迪4岁的时候,父母就让她帮忙照顾比她小一岁的妹妹,从小就锻炼她的一种责任感。 一次小张海迪在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她立刻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并没有回过头来看她,也没有来扶起她,而是慢慢地向前面走了。小张海迪看到父母没有来扶起她,而且越走越远,也就自己站了起来,追赶爸爸妈妈去了。 在张海迪生病后,父母也经常告诉他:“等你长大后,也要去上班,也要为大家工作服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海迪渐渐地有了思想上的负担和苦恼,曾经偷偷哭过。可是她的父母却从来没有说过那些温柔的安慰她的话,只是会给她买许多的书籍,并且很认真地与张海迪讨论书中的人物。渐渐地张海迪也就不再过多地考虑自己身体的状况,完全沉浸在书籍的世界,并且深深地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动。 其实,张海迪生病后她的父母是非常焦急和忧愁的,但是他们从来不在小海迪面前表现出来。张海迪看到的爸爸妈妈永远都是面带微笑的。在张海迪生病最艰难的时候,父母还互相鼓励着:“我们一定要坚强,更要培养海迪的坚强意志,她的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怎么能够经受将来生活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呢?” 她的父母也真的做到了,他们培养张海迪坚韧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再加之张海迪自己的努力,她不仅获得了吉林大学的硕士学位,还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张海迪的成功告诉我们家长,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比送给他一座金山还要有用处。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独立克服各种困难,并且适时地创造一些困境来磨砺孩子的这种品质,还要为孩子树立一些榜样,让孩子向英雄榜样学习。 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孩子身边,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还是要自己去走。家长能够做到就是帮助孩子们做好各种准备来迎接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考验。 如何做好这样的准备呢?张海迪的父母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家长可以做到的就是为孩子创造出各种挑战,挑战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从而培养出坚强的性格。 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孩子会因为某一次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帮助的系统,在面对挫折和处理各种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各种各样的处理危机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才是孩子抵御人生风浪的真正本领。因为即使失败了,他也知道应该如何再爬起来,而且知道对待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智慧才是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才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 我们经常感叹外国的小孩子比中国的小孩子勇敢,感叹之余,我们有没有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很简单,最终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安全考虑得过于周到,甚至有一点危险的事情都不会让孩子去做。那么,永远都不接受挑战的孩子怎么会成为勇敢的人呢? 所以,家长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些挑战。 小樱6岁的时候要上小学了,学校离家比较远要转两次公交车,但是小樱的父母为了锻炼女儿的意志,坚持让只有6岁的女儿一个人坐车上下学,开始的时候父母也是非常担心的,但是他们没有让小樱看出来。而且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都是骑着自行车跟在女儿乘坐的公交车后面,一直看到女儿进了学校才离开。虽然这样很辛苦,但是却让女儿小樱迈出了坚强的第一步。 后来,爸爸妈妈又交给女儿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小樱放学后去幼儿园接妹妹小草回家。这又要再转一次车。冬季的一天,放学后好久姐妹俩还没有回家,妈妈很着急,立刻骑上自行车向幼儿园奔去,可是老师说姐妹俩已走了好久,妈妈又沿着公交车的路线找,后来在离家不远的路上看到了姐妹两个好似小雪人的身影。小樱说:“因为车上人太多,我们挤不上去,所以就带着妹妹走回来了。我们是沿着公车站走的。”妈妈虽然很心疼女儿,但是觉得小樱真的长大了,还是觉得非常安慰。那天晚上妈妈特意做了几个女儿们爱吃的菜,来奖励姐妹两个。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家长们应该多为孩子创造一些这样的挑战,这不仅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知道一个从不想或者不会主动挑战自我的人,一个只知道按照常规跟着感觉走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的。 看看那些伟大的人物莫不是征服世界,挑战自己的高手。若不是勇于挑战自我贝多芬怎么可能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造出伟大而不朽的《命运交响曲》。 著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了一次和爸爸打赌的过程。 一天爸爸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这块冰比一号电池还要大,爸爸问刘亦婷:“婷婷,你可以把这块冰攥一刻钟吗?如果你可以的话,爸爸就答应给你买一本书。”“怎么不行,我们来打赌,要是我做到了的话,你可不能耍赖哦。”爸爸立刻答应了。 然后,刘亦婷手攥着这块冰开始了打赌,爸爸拿着秒表计算着时间。开始的时候还可以,等到握到2分钟的时候,刘亦婷觉得刺骨的疼痛,这时候刘亦婷开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拿起了一些东西来读。到了第3分钟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骨头已经疼得钻心了,她就把自己看的东西大声地读出来。到了第4分钟的时候,刘亦婷觉得自己的骨头要被冻裂了,她咬住嘴唇不断地在心里默念“忍住,忍住。”到了第5分钟,她的手冻得青了,但也不是那么痛了。到后来她的手就完全麻木了,终于爸爸说:“好了,到了15分钟了。”刘亦婷挥舞着冻得紫红色的手,兴奋地叫起来:“我赢了。我赢了。”爸爸马上打来一盆冷水给她冲洗手掌。 刘亦婷对爸爸说:“爸爸你还真倒霉哦。”爸爸却说:“有你这么意志坚强的女儿我怎么会倒霉呢?我和你妈妈高兴都高兴不过来呢。” 这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成长中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对她的苦心培养。 教会孩子挑战自我,坚忍不拔就等于给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使他们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不会惊慌失措。其实,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也是一种坚强性格的培养。 小露露是幼儿园里最小的孩子,但现在却是幼儿园里最优秀的小朋友。 记得小露露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哭着找妈妈,老师看她比别的孩子都小,心疼她,就提前把她送回了家。回到家后,妈妈谢过了老师,等老师走后对女儿说:“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都回家了?”“没有,只有露露一个人先回来了。”“既然还没有到放学的时间,那么露露就必须要回幼儿园。”“那妈妈送露露回去吧。”“不行,因为没有到时间,妈妈不能送露露回幼儿园去。”小露露当时就哭了起来,央求妈妈。可是妈妈还是非常坚决,要小露露一个人回到幼儿园而且要坚持到放学的时间。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这次把女儿送回去了,那么女儿下次就还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耍赖。她不能助长女儿这种不好的习惯。而且她也想要锻炼一些女儿的能力。 妈妈非常坚决,并且答应露露放学时第一个去接她。小露露没有办法,哭着离开了家。妈妈在没有让她察觉的情况下,一路跟着小露露回了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妈妈果然是第一个出现在幼儿园门口的,从此小露露就再也没有因为想妈妈而提早从幼儿园里回来了。 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做家长的第一个直觉就是想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得孩子只会依靠父母。 所以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独立面对,自己想办法来克服困难。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正如前文所说,人生的道路,有平坦,有险阻;有鲜花,也有荆棘;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艰难困苦。而要想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在磨难中历练自己的坚强,于挫败之后奋起。 我们都知道蝴蝶由蛹变蝶的时候是要经历一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挣扎的,正是这段痛苦的挣扎使它身体的体液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充实、有力,才变成了真正美丽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要是没有这段痛苦的挣扎,那么蛹就永远也无法变成蝴蝶,甚至可能会中途死亡。 同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就像是蛹化蝶前的那段痛苦的挣扎,这是人生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做家长的不能为了避免一时的痛苦,用人为的力量刻意地帮助孩子,使他们略去了挣扎的过程,如果你是这样去帮助一只蛹化蝶的话,你会发现最终你从蛹里取出的没有经过挣扎的蝴蝶是不会飞的;如果你是这样帮助你的孩子的话,那么你会发现,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对外界的任何事物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小明要学着骑自行车,他要妈妈帮他,于是妈妈告诉他骑车的一些要领。刚开始的时候小明怎么也骑不好,总是要妈妈在后面推着。 后来妈妈觉得小明其实可以自己骑了,他只是习惯于妈妈推着。如果这样的话小明就永远都不会自己骑自行车的。于是,妈妈就不再帮助小明推着自行车了。 这样,小明在没有妈妈帮助的情况下虽然摔了一两次,但是最终学会了独自骑自行车了。 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同学骑自行车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尝试,家长们只要适当地给予指导。 让孩子们早些知道失败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害怕失败,而是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创造自己的成功。 要知道人生路上没有永远的失败,任何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都可以是成功的。挫折也是如此,就像人们问爱迪生灯丝实验失败了几百次时,爱迪生只是淡淡地说:“那些都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地知道了哪些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让我们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带好我们为他们准备的礼物——坚强,勇敢地扬起生命的风帆,在人生的旅程中起航。 P44-52 序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家长们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如何帮助孩子迈出人生成功而坚实的步伐,在孩子的一生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摆在家长面前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产生的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这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偏差,没有抓住家庭教育的关键。 教育孩子不仅仅责任重大,同时也可能会使家长感到苦恼。可能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所有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但孩子却仍然满不在乎,还是对家长感到不满;有些家长自身为人正直,可是却没有想到在自己培养下的孩子却会道德缺失;还有许多家长宁愿牺牲自己的工作也要陪着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可以有所成就,可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家长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已经非常努力了,怎么还是会变成这样呢? 让我们来听一则寓言故事吧: 有两只刚刚出生的小狗,一只送给一位智者收养,另外一只送给一位愚人收养。 过了几年后,那位智者所养的小狗不仅可以帮助智者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还在一次危难中救了智者的命。可是那只由愚人收养的小狗却每天只知道讨食、睡觉,甚至家里遭了盗贼它也起不了一点点的作用。这两只小狗却是一只狗妈妈生的。 这个故事也许可以告诉我们,后天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和前途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家庭这个第一课堂中所学到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做人准则和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努力寻找自己孩子的特点,寻找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针对这些积极因素加以培养。 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学会做人的最基本的一课。 要让孩子懂得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要让孩子知道成绩并不是一切,只要学有所长就是学习的最大收获。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笔者针对家长们的种种担心和疑问,结合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往的实例经验,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及网络资料的搜索,将家长们最关心的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10个话题编辑在这本书中。 本书针对这10个问题,分为10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解,可以使家长们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当然,本书只是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提供了许多他人的经验。而各位家长还是要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通过对孩子的个性观察,发现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借鉴了一些作品。本书部分案例来自网络,无法确认原作者,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请主动与我们联络以奉稿酬。 由衷希望这本书可以在家长对孩子实施教育的关键时刻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父母必须和孩子进行的10个对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099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1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