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经四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成为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方面一直起着独特的民族凝聚作用。本书是一部颇具特点的姓氏文化研究专著,丰富了我国姓氏文化研究的内涵,具有文献珍藏价值,对海内外读者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 图书 | 禹州姓氏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经四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成为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方面一直起着独特的民族凝聚作用。本书是一部颇具特点的姓氏文化研究专著,丰富了我国姓氏文化研究的内涵,具有文献珍藏价值,对海内外读者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以研究禹州姓氏文化为主要内容,包括禹州姓氏的渊源与现状、源生姓氏、衍生姓氏、颍川郡望、名门大族及禹州姓氏详表等,还有对生长于斯、辉煌流芳、彪炳史册的历代名人的简要介绍,或史料聚类,或古籍援引,或研究著述,是一部颇具特点的姓氏文化研究专著,丰富了我国姓氏文化研究的内涵,具有文献珍藏价值,对海内外读者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禹州姓氏的渊源与现状 第一节 姓氏的产生 第二节 姓氏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禹州姓氏的区域特点与典型意义 第二章 源生姓氏 方 雷 高 牧 鸿和鬼 夏 禹 启 杜 翁 隗 康 翟 陈 栎 侠 褚 韩 何 横 蜡 吕相 晁 逢侯 第三章 衍生姓氏 第一节 黄帝时期 第二节 夏朝时期 第三节 周朝以下 第四章 颍川郡望 赵 冯 寒 庾 枣 铫 赖 应 繁 钟 干 俱 乌 聊 象 姺 第五章 名门大族 吕 张 原 黄 刘 郭 徐 宴 吴 马 董 党 朱 李 连 王 第六章 禹州姓氏详表 表一 禹州现有637姓名称表 表二 禹州现有姓氏占有人口排序表 表三 禹州古代各姓氏科举人才分述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禹州姓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廖少忠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507142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6 |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1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30 |
| 宽 | 175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