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祭野人山(一个远征军老兵的自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国一部溃退野人山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全书通过一位远征军连指导员之口,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较为独特。讲述的史料真实、可信、弥足珍贵。书中对原始林莽的奇丽瑰异,自然环境的险恶莫测,人们绝境求生的不屈不挠,战争场面的边火边天等情景的描述,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全书通过对在绝境面前人性的方方面面的刻画,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真实地还原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远征军溃退野人山的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深刻细述了人类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及自身的绝望和恐惧的斗争经历,并在这方面进行主题的深化,对永不弃绝希望的勇毅者予以热情歌颂。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一位远征军指导员之口述,记叙了中国远征军在赴缅甸抗日战场上,因政治倾轧导致反法西斯战争失败,中国远征军一部被迫溃退野人山的惨痛经历。

全书认真描述了原始林莽的奇丽瑰异,自然环境的险恶莫测,人们绝境求生的不屈不挠,战争场面的如火如荼。通过对在绝境面前人性的刻画,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性格,再现了历史的现实环境。对永不弃绝希望的勇毅者予以热情歌颂,对在政治倾轧下的民族大义悲剧予以反思,对文明战胜野蛮,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进行了评述。

本书同时表达了对中国远征军将士的深刻怀念,对法西斯战争的暴行进行了体无完肤的鞭挞。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战缅甸十万大军溃败,毁辎重杜副司令挥泪

第二章 渡恶水舟毁人亡,绕险道生灵涂炭

第三章 恋故土野人仗义,陷困境军队束手

第四章 杜聿明迷网患重病,克巴拉深山解倒悬

第五章 千金难换一钟粟,天堑又困众将士

第六章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原无铁石人

第七章 以德报怨铸道义,壮志难酬饮大恨

第八章 沼泽地将士上当,死亡带军花凋零

第九章 处艰危志心不改,守至诚野人感化

第十章 邓君林坠人恐怖网,胡子龙愿为知己活

第十一章 向振武饱死美食堆,两恶棍血祭野人山

第十二章 众猴戏弄杜聿明,残部获救列多时

代后记

试读章节

曼德勒会战是决定中国远征军命运的最后一役,第5军、第6军、第66军——远征军的全部作战部队都投人了战场。还有英军第1师及其驻缅精锐第7装甲旅也投入会战。

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当初虽然对曼德勒会战持不同看法,认为必须力保扼守由曼德勒到中国畹町咽喉之地的腊戍。但是接到重庆蒋介石的手启电之后,也痛下决心,电告蒋介石:“蒋委员长:瓦城会战职集中完毕,决与城共存之。职杜聿明叩。”

岂料,在平满纳击败第6军的日军第56师团,绕过曼德勒向担任会战侧翼的第6军再次发动进攻。被日军打怕了的第6军毫无斗志,望风而逃,溃退到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腊戍失守了,集结于曼德勒的中国远征军主力顿成孤军。由于腊戍处于滇缅公路终端,此地失守,便切断了远征军的后路。

噩讯传来,杜聿明扼腕长叹,悲痛欲绝。不过,他仍未失背水一战成仁之志,在伊洛瓦底江两岸摆开了会战战场。可叹一路只顾后撤的英军见形势险恶,决心不与中国军队共存亡,会战刚接上火,就不辞而别,向印度方向大踏步撤退。

东西两路侧翼已失,中路主力孤掌难鸣,无力作战,不得已,杜聿明下达了从曼德勒突围的命令。

廖耀湘在追敌途中,从女译电员手中接到的就是突围的电令。

立志在缅甸战场建功立业的廖耀湘,眼看着胜利在望,却遭此突变,怎能不悲愤交加?他绝望地哀叹着:“完啦完啦……”

随从副官黄强惊疑地望着师长蜡黄的脸色,问道:“师座,你怎么啦?”

廖耀湘缓过神来,强打精神。命令道:“黄副官,传我的命令:全线撤退。由65团担任掩护,然后炸掉瓦城大桥!”

“是!”副官大惑不解,也只能遵命。

在我们65团的掩护下,各部队撤退到伊洛瓦底江西岸,向八莫、密支那方向突进。

日军发觉了我军要炸瓦城大桥的计划,急速集结了一支先锋队,赶到桥西一侧,以图保住瓦桥,西进追击远征军。

大桥东西,双方以机枪组成密集的火力网,相互僵持着。

我们7连担任炸桥任务。我和副连长带领两个排用火力掩护,连长李楚祥组织一个排爆破。呼啸的机枪声中,三个抱着炸药包的兄弟刚匍匐到距桥头几米远的地方,就被子弹击中阵亡了。

又有两批士兵死在敌人的弹雨中。

这时,敌人的增援部队相继赶来,枪声更加密集,一步步向桥头逼进,形势万分险恶。

李连长和我及副连长碰了一下头,大家分头行动。

几个士兵把五个汽油罐顺着公路滚到桥上,一排密集的子弹把油罐击穿,顿时,浓烟翻滚,火光冲天,桥面上出现一条火龙,烈焰熊熊,火舌飞突,隔江相望,迷蒙一片。敌人的火力全部集中在桥面火龙中。

李连长早已在烈焰初起时,领着两个士兵,抱着炸药包,从上游一侧滚下河底的沙滩,凭着草丛的掩护,靠近桥下。桥太高,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李连长倚着桥墩,命令两个士兵踩着他的肩膀,叠着罗汉爬上去。三个炸药包终于安放在桥墩上的孔穴里,点燃了导火索……

对岸的敌人越来越多,机枪把我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少兄弟牺牲在掩体内的机枪座台前。我们的枪声渐渐稀落,汽油也已燃尽,熄灭,一群日本兵在长官的督逼下,平端着轻机枪,嗷嗷叫着,冲上大桥,飞奔着过来了。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瓦城大桥西侧一端哗然掀翻,砂石、钢筋四散抛飞,还夹杂着几条冲到桥头的日本兵的胳膊和大腿,大桥炸裂的断面处,一批稳不住脚步的日本兵纷纷扑进河里。连同落水的砂石,残肢,溅起一阵阵水柱、浪花。

“啊,胜利了!”

我连阵地上的响起一片欢呼。掩体内,我和连长拥成一团,开心地相互捶打,畅笑着。

欢乐是短暂的。我们还没有回味过来,突然发现从伊洛瓦底江西岸的上游,气势汹汹地扑过一支队伍来,在一面绿孔雀旗的前导下大有与我们决一死战的派头。

李连长举起望远镜一瞧,眼头一皱:“又是缅甸人。快撤!”P006-00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祭野人山(一个远征军老兵的自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良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8347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