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
内容
编辑推荐

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内容包括:国学漫谈、道家及道家的发展、道教及道教的发展、道家、道教与道学、炼丹学说是道学的组成部分、内丹、外丹、先秦道家与炼丹、魏伯阳·说炼丹(一)、魏伯阳·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一)、葛洪·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三)、陶弘景·说炼丹、《乐育堂语录》·说炼丹、炼丹与古代科学技术。

内容推荐

国学根柢立就,乃将来大成之基。

读《炼丹》,知“内外兼修”。“炼丹”思想,基于道家“取法自然”、重视生命的思想,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得道,而从客观上,道家的炼丹学说具有其历史的科学价值,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炼丹”思想启示人,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来激发潜能、开人智慧。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是“国学百家讲坛”分卷之一。

目录

国学漫谈

道家及道家的发展

道教及道教的发展

道家、道教与道学

炼丹学说是道学的组成部分

内丹

外丹

先秦道家与炼丹

魏伯阳·说炼丹(一)

魏伯阳·说炼丹(二)

葛洪·说炼丹(一)

葛洪·说炼丹(二)

葛洪·说炼丹(三)

陶弘景·说炼丹

《乐育堂语录》·说炼丹

炼丹与古代科学技术

试读章节

黄帝是上古时代的人物,被尊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相传他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打败了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击杀了蚩尤,从此他被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在黄帝时期,有了许多的发明和创造,如文字、养蚕、舟车、音律、医学、算数、历法等等,传说炼丹也是黄帝受太上老君的旨意而始创的。

相传,黄帝修炼了九九八十一年,渐感身体柔软、肌肤油润,不食五谷仅吃花而不饥,不饮地水只吸花露而不渴。一日,黄帝盘膝端坐山巅,调息静坐,天高云淡,山风习习,他心中一片澄明。忽然一阵异香袭来,黄帝睁眼一看,见一素衣仙女从天上飘然而降,仙女螓首蛾眉,仪态万方,手捧一个金像,长久敬奉。黄帝心知必有好的结果,心中惊喜非常,慌忙拜受。仙女将金像交给黄帝,并对他说:“你修道诚心,自然感应,理应得到太上老君的神像。道在脚下,顺之而行;道长路远,无志难终,切记!切记!”说完,仙女就要拂袖而去,黄帝忙请求说:“请仙人留名。”仙女回答:“我乃玉山西王母。”黄帝一惊,倒地再拜,口中说:“谢王母恩典!”而玉山西王母却已隐去了。

黄帝将老君神像置于高台之上,以散发异香的名花供奉,日夜参拜。只见老君神像上常有五彩云气缭绕,时时隐有钟磬之声。人们瞻仰老君神像,便将放置神像的高台称为“观”,为防风雨剥蚀,在高台四周筑起墙,封顶,人们可居住在里面修道,因此称为“道观”。黄帝在天下有离宫、别馆三百余处,都下令改称“道观”。每一道观设道士七人,焚香修炼。如此持之不懈,时日益久而意志愈坚,不知不觉又过了三百多年。

一日,黄帝参拜老君神像,见云气浓浓,听到钟声当当,神像离台,渐渐上升。黄帝不知如何是好,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请求神像留下,说:“弟子勤修苦炼,小心供奉,不知道哪里做错,冒犯了天意,请务必昭示弟子。弟子知错便改,千万不要弃弟子而去呀!”神像忽然双唇开合,道出人言:“行道将至,铸鼎遗世。”说罢,神像冉冉升空,霞光相映、彩云相伴而去。于是黄帝遵太上老君之命,率后妃、近臣走访天下,采铸鼎之铜;开王屋山,从一个石函中得《九鼎神丹注诀》;到昆仑山,攀山越岭,采集灵芝、百草;到首山,君臣辛苦开掘,采铜数十车;在荆山下,冶铜铸成九只大鼎。黄帝按照《九鼎神丹注诀》所示药料与炼制方法、操作规程,将灵芝、百草与金、银、铅、汞,定量化合,终于炼得九鼎神丹。黄帝盥漱沐浴,虚心静气,然后登上泰山敬祭天神,登上梁父山遥祭地母。之后,他与后妃、近臣各服九丹。须臾,便见天空中浮来彩云,彩云越聚越多,五彩斑斓,蔚然大观。彩云纷纷浮向两边,中间赫然现出一座金光灿烂的天门,天门开启处,天女成列,笙箫齐奏,悠扬绵远:一条黄龙威武雄壮,摇头摆尾地从天门飞出,迎候黄帝。黄帝及后妃、近臣,共七十二人,都骑上龙背升空而起。只有几个小近臣,未有诚心,迟疑片刻,未来得及爬上龙背,只攀住龙须。升空中,龙须拔脱,他们带着黄帝的大弓,一起坠地。于是他们抱着龙须和大弓,号啕大哭,后世因此称黄帝射猎的弓为“乌号”。黄帝乘龙入天门而去,列天帝之位。留给世间的衣冠弓剑葬于乔山,积土为陵,后世称之为“黄陵”。黄帝铸鼎炼丹,服丹升天之处,后世称之为“鼎湖”。

黄帝制鼎炼丹的传说,说明了炼丹与道教共生,炼丹也是道士修行的重要方面。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如今,人们每年清明节、重阳节都会来到浙江缙云仙都的鼎湖峰举行祭祀轩辕黄帝的典礼。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30-3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23400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4174549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