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尘封百年的西方家教经典,美国著名教育家、儿童作家雅各布·阿博特之传世著作。
用柔和的力量手段培养和管教孩子——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内容。“柔和”并不是家长抛弃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起来的“权威”,转而用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愚弄孩子;“柔和”也不是一种软弱、低效的管理手段。“柔和”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绝对的、不容动摇的权威。通过本书,广大家长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建立和保持这种权威。
图书 | 好孩子是这样教育的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尘封百年的西方家教经典,美国著名教育家、儿童作家雅各布·阿博特之传世著作。 用柔和的力量手段培养和管教孩子——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内容。“柔和”并不是家长抛弃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起来的“权威”,转而用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愚弄孩子;“柔和”也不是一种软弱、低效的管理手段。“柔和”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绝对的、不容动摇的权威。通过本书,广大家长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建立和保持这种权威。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唯一一部论述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的著作,在西方被誉为教育界的必读书,再版无数次,至今仍经久不衰,可见作品的价值所在。书中的案例虽已久远,但道理和方法却并非过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难觅瑰宝。 用温和的手段培养和管教孩子——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内容。但是,本书所要说的温和手段却并非那些家长所误解的那样,温和手段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绝对的、不容动摇的权威。 目录 第一章 管孩子的三种方法 第二章 什么是柔和之道 第三章 父母必须有权威 第四章 小孩叛逆怎么办 第五章 惩罚的原则 第六章 奖赏顺从的孩子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艺术 第八章 根据案例学方法 第九章 德拉与玩具娃娃们 第十章 情感共鸣导致的认同感:孩子之于父母 第十一章 情感共鸣导致的认同感:父母之于孩子 第十二章 表扬与鼓励 第十三章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 第十四章 儿童行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 孩子的想象力 第十六章 真话与假话 第十七章 孩子的判断和理智 第十八章 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第十九章 孩子的好奇心 第二十章 如何使用金钱 第二十一章 体罚要有底限 第二十二章 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结语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管孩子的三种方法 用温和的手段培养和管教孩子——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内容。一些家长看到这句话以后,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源自“温和”这个词语,因为在相当一部分家长看来,“温和”就是要抛弃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起来的“权威”,转而用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愚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将“温和”看做一种软弱、低效的管教手段。但是,本书所要说的温和手段却并非那些家长所误解的那样,温和手段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绝对的、不容动摇的权威。通过本书,广大家长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建立及保持这种权威。 三种不同的管教方法 家长为了使孩子服从管教,通常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通过耍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欺骗孩子; 2.谆谆善诱,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爱; 3.用父母的权威使孩子服从管教。 1.通过耍一些小伎俩、小把戏来欺骗孩子 许多母亲在将要与孩子“正面交锋”的时候,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转而用哄骗、隐瞒等手段来使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举个例子说吧,一位大病初愈的母亲,想和丈夫一起坐着马车到野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过因为她的身体还很虚弱,她希望路上能有一个清清静静的环境,所以她决定不带自己的小女儿玛丽一起去,免得玛丽一路上吵吵闹闹。但是,这位母亲也很明白:如果玛丽看见停在家门口的马车,并且知道父母都要乘车远游的话,她一定会闹着要一起去。这时,母亲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便耍了一个小把戏。她悄悄地脱掉了女帽、解下了围巾,趁马车没来之前对玛丽说,你可以去外面看看小鸟的巢穴,或是和姐姐一起在花园玩耍。同时,她还叮嘱玛丽的姐姐一定要分散玛丽的注意力,使她在花园里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马车出发。但是,如果玛丽听到了马车来到时的响声,或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对母亲产生怀疑,这位母亲所使用的小伎俩就会很容易被识破。我们可以想象,玛丽的态度会变得十分反感与猜疑,更有甚者,玛丽会坚持待在屋里,让母亲无法成行。在这个时候,有的母亲会急中生智,随便捏造一些借口,如谎称自己要去医生那里看病,如果玛丽非要跟去的话,医生就会强迫她服用一些很苦的药。这位母亲认为,这样的托词能够使玛丽不再跟着自己一起出门。 但是,当玛丽伫立在门口,看着马车渐行渐远的时候,她的脸上是否会表现出迷茫与困惑的神情呢?她的情绪是否会因为对医生的畏惧和对母亲的不信任、失望、恼怒而产生激烈的碰撞呢?玛丽的心理结构以及与发育密切相关的各种情绪经过这样的打击,很可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上形成难以愈合的伤痕。而所有这些,玛丽的母亲是否能够考虑到呢?当母亲坐在马车上,看到玛丽的身影逐渐模糊时,她的嘴角很可能会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她会为自己成功地欺骗了女儿而感到沾沾自喜。 母亲说“要去医生那里看病”,这个理由或许是真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都是母亲在撒谎。对女儿撒谎的母亲很难区分欺骗与虚假的界限,并且会逐渐将这种方法变成一种习惯。尤其是母亲每次都能成功地依靠撒谎来骗取孩子的信任,在以后她更是会毫不犹豫地以撒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谆谆善诱.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爱 很多母亲认为,管教孩子的时候应该谆谆善诱,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遇到上面那种情况的时候,母亲就会把小玛丽叫到身边,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摩着她的头发,一边对她说:“玛丽,今天下午妈妈要和爸爸坐着马车远行,但是你不能跟着一起去。你也知道,妈妈的身体最近一直不好,现在大病初愈,到野外逛一下能够帮助妈妈的身体早日康复。我知道你很爱妈妈的,而且也希望妈妈能够早日康复。妈妈还知道玛丽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会乖乖地待在家里,对吗?这样,妈妈会更加爱玛丽,爸爸也会更加爱玛丽。等妈妈的身体好了以后,就带着玛丽一起出去玩,好吗?” 这位母亲使用这种管教方法,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明白自己所讲的道理,同时唤起孩子对母亲所具有的那种深厚亲情。 3.用父母的权威使孩子服从管教 与前两种方法不同,第三种方法则是用父母的权威来使孩子服从管教。还是以上面的情况为例,擅长用这种方法管教子女的母亲会说:“玛丽,下午我要和你爸爸坐马车远行,为了你好,我们决定不带你去。” “为什么呢?”玛丽有些疑惑地问。 “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为什么,”母亲说,“但我回家以后,一定会给你一个解释的。我有一个很好、很充分的理由。无论怎样,我都已经决定了,你不能去。如果你是个乖孩子,就规规矩矩地待在家里。你可以坐在门前的小椅子上,看着马车来到家门前,我和你爸爸上车、出发,然后向我们挥手道别。”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好孩子是这样教育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雅各布·阿博特 |
译者 | 佘卓桓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1912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