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产业链阴谋(Ⅲ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的民族产业正身陷一场可怕的产业链阴谋。外资并购对民族产业的伤害,矿产资源、水泥工业、工程机械、化工医药、玩具行业、炊具产业、还有……

郎咸平案例作品《产业链阴谋3》,为你提示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

内容推荐

中国经济正上演着一出产业链悲剧。在这出悲剧里,凭借产业链优势盘剥中国企业的外商们笑逐颜开,得意洋洋;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百姓却在哭泣!这样的悲剧必须终结!在中国经济的危急存亡之秋,东方出版社于奥运会之后出版了《产业链阴谋》系列图书。作者在本系列图书中详细讲述了这样一出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并且说明了我们怎样才能为产业链悲剧画上休止符。

目录

前言 谁在掏空中国企业

第一章 中国矿业危机

 [本章导读]

 第一节 案例详解

[本节导读]

一、美国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万浦集团

二、Vimetco N.V.(原荷兰马可工业集团)

三、英美资源集团

四、美国铝业集团

五、美国鹰都铝业集团

六、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

七、澳华黄金

八、格瑞芬矿业公司

九、加拿大明科矿业集团

 第二节 中国矿业整合之路

[本节导读]

一、云南麻栗坡:矿业整合的困难之处

二、环渤海五省区:矿业整合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章 跨国企业于中国水泥市场的并购秘籍

 [本章导读]

 第一节 中国水泥业背景

[本节导读]

一、集中度低

二、区域性强

三、外资踏进国内企业的契机

 第二节 并购秘籍——IPD与ISC策略

[本节导读]

一、产业链与企业成功的关系

二、并购秘籍:IPD策略

三、并购秘籍:ISC策略

四、中国水泥并购中的成功秘籍IPD与ISC

 第三节 拉法基于中国的并购与发展

[本节导读]

一、拉法基入主四川双马

二、拉法基水泥产业链的ISC策略

三、拉法基水泥产品开发的IPD策略

四、发展高价值的下游产业——混凝土

五、拉法基个案再探:从都江堰水泥厂看ISC及IPD

六、整固产业链后的成功

 第四节 Holcim华中并购与发展

[本节导读]

一、外资Holcim的出现

二、Holcim水泥的产业链ISC策略

三、Holcim水泥产品开发的IPD策略

 第五节 爱尔兰CRH东北并购与发展

[本节导读]

一、CRH水泥产业链的ISC策略

二、CRH水泥产品开发的IPD策略

 第六节 外资并购结果与我们的反思

[本节导读]

一、外资并购结果

二、IPD策略

三、ISC策略

四、我们的反思

第三章 动态融合造就独一无二的卡特彼勒

 [本章导读]

 第一节 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概况

[本节导读]

一、工程机械的介绍

二、世界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简述

 第二节 解读卡特彼勒——产业链的动态融合

[本节导读]

一、公司简介

二、卡特彼勒的产业链融合

三、产业链整合——无可比拟的采购成本优势与标准

四、产业链整合——创新的产品设计

五、产业链整合——卡特彼勒的生产大融合

六、产业链整合——服务层面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外资如何并购蚕食中国化工及医药行业

 [本章导读]

 第一节 化工及医药行业的6+1分析

[本节导读]

一、化工行业的IPD举足轻重

二、化工行业的ISC不容忽视

三、医药行业IPD的微不足道与ISC的不可或缺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中国化工企业

[本节导读]

一、合资并购概况

二、化工行业的核心

三、案例分析

 第三节 外资并购中国医药企业

[本节导读]

一、医药产业链

二、合资并购概况

三、医药行业的核心

四、从中国分销市场概况看ISC的重要性

五、实例分析——外资如何选择并购公司

第五章 玩具行业的本质分析

 [本章导读]

 第一节 玩具行业的金三角

[本节导读]

一、安全

二、感知度

三、行业本质——情感诉求

 第二节 NICl家族中郁闷的“马室奥三世”

[本节导读]

一、拥有高水准的安全和感知度还远远不够

二、它象征德国了吗

三、它带动球迷们的满腔运动激情了吗

 第三节 迷你四驱车——情感诉求和玩具之间的链接

[本节导读]

一、什么是迷你四驱车

二、迷你四驱车的兴衰

三、《四驱兄弟》如何满足情感诉求

四、迷你四驱车的衰落

 第四节 失宠的电子宠物机——产品功能的缺失

[本节导读]

一、什么是电子宠物机

二、电子宠物机凭什么风光一时

三、电子宠物的失宠

四、电子宠物的重生

 第五节 ELM0异军突起

[本节导读]

一、满足情感及媒介催化的完美结合

二、Elmo的特殊魅力

三、媒介的牵引

 第六节 “万人迷”芭比娃娃的陨落和活死人娃娃的崛起

[本节导读]

一、芭比娃娃的辉煌

二、芭比娃娃的弱化

三、心态的变化

四、活死人娃娃的崛起

第六章 软硬结合:法国SEB收购中国炊具业龙头苏泊尔

 [本章导读]

 第一节 炊具业:软件硬件都要硬

[本节导读]

一、炊具业行业本质一:硬件

二、炊具业行业本质二:软件

三、炊具业行业本质三:硬件软件相联系

 第二节 成功案例分析:SEB旗下国际品牌法国特福

[本节导读]

一、法国特福简介

二、法国特福的成功之道

 第三节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炊具业鼻祖沈阳双喜

[本节导读]

一、沈阳双喜简介

二、不变的沈阳双喜

 第四节 收购方分析:法国SEB在中国

[本节导读]

一、法国SEB在中国的业务简介

二、SEB中国的失败原因

 第五节 被收购方分析:中国炊具业龙头苏泊尔

[本节导读]

一、苏泊尔简介

二、看似完美的苏泊尔

三、苏泊尔背后的问题

 第六节 完美结合

[本节导读]

一、并购原因

二、并购之后

试读章节

纵使我国政府渐渐意识到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同样地可以进入矿产工业,而且情况好像比以往更甚!到底外资企业是怎样绕过森严的政策进入中国矿产业的呢?

本章透过9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实例,深入分析外资企业如何在政策规管下以不同的手段夺得我国的矿产资源的。

美国亚美大陆煤炭透过合作方式取得中国的煤矿资源和铁路运输项目,而来自泰国的万埔集团则透过合作和间接收购成功夺取了美国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和太平洋顶峰等电力公司的控股权。万埔看准中国煤电行业因政策失误而造成的生存危机,进行垂直整合煤电两个行业,在中国煤价大幅波动的经营环境下,取得绝对优势。当其他中国煤电企业受到煤价波动影响时,他们也面临被如万埔集团的外资企业收购的危机。

荷兰Vimetco采用的是“曲线收购”的策略,透过香港的东英工业在2007年成功夺得了河南豫联集团的控股权,然后利用豫联及其属下的中孚进行“代理人收购”。在2007~2008年间,Vimeteo不断地以豫联和中孚的名义并购国内企业,包括煤、电、铝和采购销售的公司,成功地规避了政策规管,垂直整合了“煤-电-铝-销售”这个产业链。外资垂直整合了产业链,在产业链拉上补下,这正好与国内矿企未能整合产业链、互相制衡的弱点形成强烈的对比。

英美资源渗入了多个中国矿业的领域。它利用子公司阿山帝黄金,以合作公司模式和曲线收购打入中国黄金业务。在钻石这个板块,英美资源避过了监管最严的中游开采环节,而是选择了高增值的零售环节,旗下戴比尔斯更成为无人不晓的钻饰品牌,一方面英美资源每年向中国输入4%的铁矿石,并在青岛拥有自己的码头运送铁矿石;另一方面英美煤炭和中方的合作公司也为共同开发煤炭资源展开磋商。虽然英美资源的产业整合仍未产生具威胁的效用,但亦可预见英美资源正部署并觊觎每个可入侵中国矿业的机会。如果中国矿企还未能及时在梦中醒觉自强反抗,相信外资攻陷中国矿业这个板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美国铝业看中了中国铝业加工发展的潜力,开始以合作形式进军中国,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工作。它首先与中国企业共同合资公司,再投入资金取其控制权。其后着手打入中国铝业的下游业务,为延长产业链,进军中国的汽车业。

世界排名第三的铝业巨头美国鹰都铝业集团看到中国铝材市场的巨大潜力,于2001年收购亚洲铝业集团有限公司26.2%的股权,预示着国外铝业巨头已经开始抢滩中国市场。

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公司于2004年组建了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在中国从事收购、勘探和开发银矿项目的业务。希尔威最初只是一家初级勘探的公司,在介入河南的银铅锌矿勘探与开发后,牟取暴利,于2005年成为多伦多证交所主板挂牌的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4.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最大的原生白银矿山生产商之一。希尔威金属有限公司在中国河南、四川、云南、广东、青海、内蒙古拥有一批生产矿山和探矿权。在河南省洛宁县与多家公司合作金、银、铅等综合矿业项目。它通过市场手段,依靠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中国的有色金属资源进行整合和勘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储量。

澳华黄金本来是一家国有企业,因应国策鼓励而走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但最终却发展成一家外资企业。透过拥有的技术及工艺,再加上积极收集的数据,强化了本身的谈判条件,从而能大量侵吞中国的国产资源,令国家资产不断流走,使外资得以在中国身上牟取暴利。

格瑞芬矿业公司,在河北蔡家营开采铅锌矿石,是第一家外资控制的矿业公司能够在中国取得探矿权及采矿权。1994年,它通过建立不平等的条款,在过去3年已经获得4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10年后,它重施故技,建立不公平的合约条款,使中方仅占合资公司的10%。开采矿山的大部分的利润也被外资轻而易举地圈走了。

加拿大明科矿业集团透过合作公司的模式进入中国黄金业务。明科金矿为集团主要业务,是一家初级勘探的公司。进入中国10多年来,明科投入风险勘探资金约2亿元人民币,虽然累积不少含量丰富的高质量矿产,但现时为止还没有一个矿能够成功被开采或投产。明科透过加拿大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维持公司的营运和业务发展。虽然明科集团在中国还未实现过盈利,但是它在中国依然是屹立不倒,而且业务越做越大,矿产累积越来越多,伺机大展拳脚。

P1-3

序言

由于我们传统劳力密集产业利润率低,因此产业升级(或是叫产业转型)以提高利润率就成了政府重要的产业政策。举例而言,我们看不起出口玩具业,因为它是传统劳力密集产业,毛利率几乎为零,因此希望升级为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例如芯片,其毛利率超过40%以上。这就是政府推行产业升级的目的——全面提高产业利润率。

但是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政策推出之后总是被诟病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过去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人可以给出解答,现在我告诉各位读者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一向是“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那么这个产业升级的政策是不是又是根据表面现象做的决策呢?我必须清楚地告诉各位读者,我个人从不反对产业升级,因为我们确实需要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但是我反对根据表面现象做成的决策。目前推行的产业升级政策就是根据表面现象做成的决策。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想请问各位读者,是谁告诉你传统劳力密集产业的毛利率一定是低的?这是胡说八道,而且是全国性的胡说八道。我就以美国的玩具公司美泰为例,它的毛利率在前两年也是超过40%,和高科技的芯片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做制造,他们做玩具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等六大环节。而这六大环节加上玩具的制造,就叫做6+1的产业链。就是因为美泰控制了6+1的6,所以他们控制了玩具的定价权,从而把我们玩具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了。这才是为什么美泰的毛利率高,而我们玩具的毛利率为零的真正原因。谁是美泰?他是旧帝国主义时期东印度公司的现代版,也可以理解为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

以图1的微笑曲线为例,过去我们只是知道微笑曲线的底端就是制造,因此制造的价值就是最低的,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告诉各位读者答案——那就是因为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掌控了产业链的六大环节之后,把我们制造业的利润完全吸干了,所以制造才沦为微笑曲线的底部,也就是说,微笑曲线就是新帝国主义的杰作。

可是新帝国主义不只以产业资本的形态出现,它们也以金融资本的形态出现,控制着农矿产品的定价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的另外一本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该书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麦等,以控制中国农业产品的定价权。该书也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控制中国矿产品的定价权。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和矿两大资源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

图2显示了新帝国主义透过金融资本控制农矿产品定价权,再透过产业资本所掌控的6,控制了销售定价权,从而把我国制造业的利润全部吸干了,这才是我国传统制造业毛利率低的原因。我以玩具为例,制造玩具需要购买塑胶粒等化工原材料,而化工产品的定价权是金融资本控制。玩具需要销售,而销售的定价权又是由产业资本透过6+1的6所控制。而美国等新帝国主义国家所谓的“国际分工”就是把制造放在中国——“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工”——而后透过金融资本控制原材料定价权,再透过产业资本控制销售定价权,把我们中国人的骨髓都吸干了。你不觉得这比旧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毒害我们百姓的鸦片还可怕吗?

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亮丽耀眼的GDP,而新帝国主义透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取得了所有的利润。因此中国越发展,新帝国主义就越富裕。

根据我的另外一本著作《谁在拯救中国经济》的数据显示,我们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目前面临着两大困境:第一个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是产能过剩。因此他们不想干了,大量制造业资金开始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2009年的楼市和股市泡沫。而政府救市贷给企业的信贷资金也同样由于两个困境没解决,企业不敢投实体经济,反而流入了楼市股市,使得泡沫现象更严重。

我想请问各位读者,我们假设一个最极端的状况,如果中国的制造业都不干的话,都去炒楼炒股,那么新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掌控定价权的原材料卖给谁呢?都没产品了,产业资本掌控销售定价权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中国制造业的衰退就是新帝国主义的丧钟。那么我再请读者想一想,就连郎教授这两把刷子都能想到的事,你们觉得新帝国主义这批比郎教授聪明得多得多的人会想不到吗?如果他们也想到了,我请问各位读者,他们应该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收购中国的制造业。

……

本书的所有案例都是在郎成平教授和孙晋助教的指导下,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所完成,我们把这些学生的名字罗列如下。此外,郎咸平教授感谢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新基金所提供的研究基金,从而使得这个大型研究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产业链阴谋(Ⅲ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咸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7495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1.3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