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到瑞士
内容
编辑推荐

拜伦、尼采、瓦格纳、爱因斯坦、乔伊斯、黑塞、维多利亚女王、赫本、夏奈尔、卓别林、舒马赫、张大千、朱自清……

这么多人:天赐才华的、特立独行的、声名显赫的、引领潮流的,都在瑞士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和生活。瑞士,究竟有什么吸引着他们、我们?

本书不止是一本旅游书,它可能带你找到自己的梦。

本书由瑞士驻华大使作序,瑞士国家旅游局推荐,世博会瑞士馆首发,是中瑞建交六十年最美的礼物。

内容推荐

这本新的著作绝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以一种愉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展示瑞士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珍奇宝藏,相信它的出版会赢得高度赞誉。

李丹女士通过瑞士壮美的景观带领读者体验一次绝妙的旅行。她的关注点并不仅仅是瑞士巧克力、葡萄酒和美景,而是瑞士文化的核心,让读者有机会深入窥探瑞士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爱蒙塔尔的传统奶酪生产,铁力士山独特的冰雪活动,还是首次品尝典型的瑞士烈酒——苦艾酒,都证明作者是真正的瑞士鉴赏家,一如她对瑞士最真实最纯粹的描写。

目录

一张车票游瑞士

 图说小故事:一只黄色大爬虫和一千七百个乡村

 图说小故事:湖上邂逅

火车旅行的极致之美

 图说小故事:猜火车

树屋城市

 图说小故事:水仙盛宴

赫本最爱的低调家园

 图说小故事:瑞士有几个天鹅湖?

瑞士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种出来的世界遗产

 图说小故事:天堂若有酒馆,是否这个模样?

 图说小故事:在瑞士与葡萄酒约会

月亮从意大利升起

 图说小故事:卢加诺的火腿铺子

在圣加伦触摸中世纪

 图说小故事:在湿壁画中盛放

阿尔卑斯的漂流瓶

 图说小故事:瑞士人的另类浪漫

到瑞士最不能错过的事情

 图说小故事:山道滑板车——懒人的赏花恩物

 图说小故事:轻松慢游两万公里

亲亲雪山

 图说小故事:王者之峰

 图说小故事:那人那山那狗

踮起脚尖等秋天

 图说小故事:灿若繁星的阿尔卑斯服饰

巧克力老店,我的瑞士路标

 图说小故事:超市巧克力

谁的馈赠落在了山坳

 图说小故事:咕嘟咕嘟的阳光

 图说小故事:遇见奶酪成熟商

 图说小故事:在瑞士,奶酪这么个卖法儿

 图说小故事:牛奶做的汽水

认养葡萄,订一瓶限量版葡萄酒

 图说小故事:年轻的传奇

 图说小故事:瓦莱州人在地下藏着啥

山林仙踪

 图说小故事:在瑞士邂逅苦艾酒

和毕加索共进午餐

 图说小故事:当甜品遇上侍酒师

 图说小故事:餐馆里的世界人民大联欢

 图说小故事:欧洲第一素菜馆館

 图说小故事:美食意味着星期天的家

带一只锅去瑞士

 图说小故事:面包物语

写在钻石上的情书

一只特立独行的包

在魔法药房买化妆品

 图说小故事:主妇瑞士淘宝记

一觉睡到瑞士

在乡下定一门亲戚

 图说小故事:我在欧洲最爱的一张床

瑞士好爸怎样给孩子过生日

 图说小故事:瑞士街头好爸多

 图说小故事:每天都是儿童节

 图说小故事:遇仙记

爱情果酱

 图说小故事:杨过和小龙女的瑞士版大结局

瑞士农民的乐活日子

就这样爱上中国

岁月静好:一个台湾女子的瑞士家园

 图说小故事:照片救场

灯姑带你游瑞士: 瑞士十日梦幻之旅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张车票游瑞士

我对瑞士的认识,是从一张小小的车票开始的。

第一次去欧洲的时候,我是一个独自旅行的菜鸟,凡事要计划好才敢出门。行前跟瑞士国家旅游局中国华南区和香港的首席代表凯西请教:怎么买火车票比较划算,是欧洲几国通票、还是点对点买票呢?

凯西笑说:“其他先不谈,既然你的行程里有瑞士,一定要体验一下我们的Swiss Pass!在欧洲,只有瑞士有这种覆盖全国公共交通的通票,拿着它,瑞士境内的交通你就完全不用操心了!”她话中的含义,我在去瑞士数次后,才完全了然。

Swiss Pass——瑞士通票,在有效期内可无限次乘坐瑞士境内的一切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国营火车、游船、长途汽车、市内公交,还可免费参观全国四百多家博物馆。

“一票通”?是,可还不止如此。

与这张小小车票对接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交通系统:精准、高效、舒适、密集。城村之间的火车,每十五分钟到一小时一班,火车、汽车、轮船,轻松接驳,公共交通覆盖到每个小山村。于是,一票在手,旅行忽然充满无穷的可能性,同时又饱含安全感——

可以去瑞士国土上任何地方,无需买票,也不用担心车船转换;

不必匆忙赶车,错过这趟,很快会有下一趟;

不会留下遗憾:如果被途中一个村庄吸引,下车就是了……

在瑞士的第一个假期,我每天都对着地图着迷。一张地图、一份车船时刻表、一张瑞士通票,这三样东西搭建出“大地任我行”的舞台,让我尽情体会了旅行最本质的快乐。

去过瑞士几次之后,我变成了一个非常高效的人。

这种高效,最初出现在瑞士国家旅游局给我们的一份行程表里。那时我已是瑞旅支持的写作者,有时会被邀请去瑞士参加采访活动。有次在一份活动行程表中看到,某天要转三次火车、乘两趟长途汽车,我不禁大惊,跟同行的一位香港摄影家嘀咕:“老天,怕要累出人命咧……”

那位仁兄是位经验丰富的“瑞士通”,瞟一眼我手上的行程,气定神闲:“没事,这是瑞士哦,转车,你就当是换部电梯坐。”

果真如此。那天早晨我们到火车站先托运行李,然后一身轻松开始乘车换车运动,每趟转车的站台号、车次、时刻,早已打印出来,我们只需按时下车,换站台上车就是。瑞士的火车非常准时,停车时间很短,转车时间好像是特别掐算过,往往是我们上车刚坐下,火车就开了。

中途我们要去拜访一个不通火车的村子,需转乘长途车。瑞士的长途车站比市内汽车站还简单,就一个站牌,竖在火车站门口,与我们的列车相距十几米。火车到时,长途汽车已在等了,接驳得像是这趟火车乘客的专车。

那天,我们不知不觉就转了五次车,参加了三个活动,晚宴后回到酒店,早晨托运的行李已经在大堂等我们。呵呵,香港仁兄说得对,在瑞士,车票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转车也不是问题。

受此启发,后来我每年做自己的瑞士采访计划时,行程也安排得非常紧凑。一天转几次火车汽车,做四五个采访是常事,而且并不觉得紧张辛苦。采访之外,每天还看资料、做笔记、整理图片,这些大半在旅途中完成 瑞士火车的车厢,其实是可以当写字间用的,舒适的靠椅、可打开桌板变写字台的茶几、电脑电源插座、宁静的环境,加上平时车厢里人很少,工作起来完全没有干扰。

于是,在瑞士两个星期,我可以采访到三十多篇素材——有朋友笑:居然跑到瑞士去当“劳模”!嘿嘿,近朱者赤嘛,每天和如此高效的交通系统打交道,工作效率不知不觉就高了。

有次在琉森和一位年轻的酒店经理聊天,他说起未婚妻在苏黎世工作,我随口问,那你们结婚后还“两地”吗?他诧道: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啊,她住在琉森,每天去苏黎世上班而已。

这才想起,两城之间不过一小时车程,沿途风景悦目怡神,火车上环境舒适,观景、上网、小憩皆宜。对瑞士上班族来说,办公室在一个城市、家在另一个城市或乡村,每天乘火车上下班,是很普谝的情况。

P3-5

序言

亲爱的读者朋友:

非常高兴为大家介绍李丹(她有一个很有特色的网名“灯不鲁姑”)的瑞士旅行书,同时对她深入了解我的国家表示敬意。对越来越多将瑞士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中国公民来说,这是一本具有极高价值的旅行读物。作为瑞士驻华大使,我非常高兴我们国家的精粹激发了李丹女士的兴趣。

这本新的著作绝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以一种愉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展示瑞士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珍奇宝藏,相信它的出版会赢得高度赞誉。李丹女士通过瑞士壮美的景观带领读者体验一次绝妙的旅行。她的关注点并不仅仅是瑞士巧克力、葡萄酒和美景,而是瑞士文化的核心,让读者有机会深入窥探瑞士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爱蒙塔尔的传统奶酪生产,铁力士山独特的冰雪活动,还是首次品尝典型的瑞士烈酒——苦艾酒,都证明作者是真正的瑞士鉴赏家,一如她对瑞士最真实最纯粹的描写。

我对李丹的贡献表示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她对瑞士生活方式的热爱,而其出版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瑞士联邦建立外交关系六十周年。因此,我非常高兴看到这本书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并成为进行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平台。

由此意义上说,我热烈欢迎所有中国旅行者来瑞士感受丰富的自然、文化多样性。瑞士驻华使馆赞赏本书中对瑞士的精确观察和感性描述,感谢作者对加深两国关系做出的努力。我们还希望所有的中国游客在瑞士都能获得激动人心的旅行体验,并在瑞士联邦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瑞士驻华大使

Blaise Godet

顾博礼

后记

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是瑞士?

其实,曾经是计划“走遍欧洲”的,但2005年第一次去欧洲,在瑞士走了十天,就决定将那个计划先放一放。这一放就是五年。五年里我八次去欧洲旅行,有七次去了瑞士。

这就像一个出门去买明信片的人,遇到一本好看的书,钱都拿来买这本书了,收集明信片的计划就搁在一边。

第一次看到瑞士,我以为那是一本风光画册;再去渐渐发现,那其实是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一片山林、一座农舍、一个小贩、一块蛋糕,背后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着传奇、浪漫、现实、奋斗、爱……

再后来,我发现,打开瑞士这本书,就似乎被领着做“入静”的功课。瑞士人对待生活有一种充满智慧的诚恳,一种赤子之心,这带给他们远离浮华,质朴而享乐的人生,也启发旁观者静下心来,体会本性的真实需求,回归安宁与平和。在这个意义上,瑞士对于我,可以说是一本心灵深潜之书。

但我同时看到,很多年来,很多人在捧起瑞士这本书时,只顾端详那向往已久的封面——由雪山、银行、手表、巧克力组成的诱入拼图,而错过更丰盛美好的内容。这样,即使去瑞士,去过瑞士,却令人遗憾地一直没有真正“到”瑞士。

和大家一起打开瑞士这本书,让去瑞士的人“到瑞士”,是我这几年一直写瑞士、拍摄瑞士的目的。感谢瑞士国家旅游局,他们连续数年支持我的旅行写作,根据我申请的采访项目专为安排行程。瑞士国家旅游局中国区主任包西蒙先生(Simon Bosshart)亲自为我建议题材、设计线路、安排接待,这位瑞旅在中国的最高级别官员工作非常繁忙,却会打来电话,花一个多小时和我商量行程上的细节问题。瑞士国家旅游局中国华南区和香港代表廖佩琴女士(Casey Liu),对我的工作事无巨细全力相助,并经常与我分享她的瑞士心得,指点我在瑞士“看门道”,这本书里不少故事的采访动念,最初就来自她指给我看的某个瑞士细节。瑞士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媒体经理冯晖女士,在我的写作过程中给予了热心细致的帮助,随时为我补充素材,以她对瑞士旅游资源的熟悉和多年策划经验,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还要感谢众多网友的关注和互动,感谢新浪博客这个出色的平台,特别是新浪博客图片编辑毛小莉女士的长期支持。感谢责编马力女士,做书如酿酒,她发掘和调动了我所不自知的潜能来酿这瓶酒,并以无比的耐心,等待它的成熟。

这本书,从签订合同到最终付印,整整一年时间。一年,足够一个生命从无到有,由孕育到诞生,而终于,这本书,这瓶酒,酿到了它能达到的那个度数……

书评(媒体评论)

何以一个关于瑞士的博客一年内点击过千万?何以一本关于瑞士的书让人相见恨晚?网友评价——灯姑,你让我对瑞士长了草啊,从此发愤学外语……

看了灯姑笔下的瑞士,开始留心和体味自己的生活,原来也是很美好滴——有美景,有美食,有相亲相爱的人在身边,哪怕我们还租着房子,吃着快餐。

如果没有灯姑,我想我至今也不会如此了解、向往和祝福瑞士这个美丽的国家。

我们很幸运,从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和国家那里,体会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人和事都不曾给予的幸福。

瑞士、灯不鲁姑和她的文字,都给人一种宁静、和平、谦卑的感觉,这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是最值得珍惜的。

旅游美食书通常有这么几种缺点:照片司空见惯没有神韵,图文不能相辅相成,行文中带着炫耀傲慢,动辄批评本国如何让人无法容忍。灯不鲁姑的文章基本没有这些缺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到瑞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灯不鲁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82708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2.2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