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霍夫兰、欧文·贾尼斯、哈罗德·凯利著的《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内容是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本书是耶鲁学派的重要理论著作,传播与态度方面研究的奠基之作。
本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假设态度的改变是基于求变的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研究方法为实验室的实验法。
图书 | 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大师经典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卡尔·霍夫兰、欧文·贾尼斯、哈罗德·凯利著的《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内容是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本书是耶鲁学派的重要理论著作,传播与态度方面研究的奠基之作。 本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假设态度的改变是基于求变的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研究方法为实验室的实验法。 内容推荐 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劝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聘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率领专家小组指导和研究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1946年到1961年间,霍夫兰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计划”,完成了超过50项实验,出版了一批关于态度问题的耶鲁丛书。卡尔·霍夫兰、欧文·贾尼斯、哈罗德·凯利著的《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一书,描述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结果。 霍夫兰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霍夫兰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如可信度,对宣传的免疫力、恐惧诉求、休眠效果等等,都是引导后来研究的起点。《传播学史》一书的作者罗杰斯认为,霍夫兰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的重视。霍夫兰的追随者、当代劝服研究的代表人物麦奎尔曾说,后续有大量有关劝服研究的出版物,从中仍时常看到霍夫兰的影子。总之,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玩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传播者的可信度 第三章 恐惧诉求 第四章 说服性观点的组织 第五章 成员身份及抗拒影响 第六章 个性和说服敏感度 第七章 通过积极参与获得信念 第八章 意见改变的记忆 第九章 总结与新问题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大师经典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卡尔·霍夫兰//欧文·贾尼斯//哈罗德·凯利 |
译者 | 张建中//李雪晴//曾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025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2014252805 |
中图分类号 | C912.6-0 |
丛书名 | 大师经典系列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4452 |
版权提供者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