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一书向读者展示了凯尔森多方面的创见,不只是他赖以成名的纯粹法思想。再次是堪称法律实证主义大师的哈特。本书选取的文章既有哈特的门生弟子对其思想的颂扬与诠释,又有其论敌的批判。
本书文章均来源于国外的权威性法学刊物,适合于法学研究生以及法学研究者学习与阅读。
| 图书 | 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一书向读者展示了凯尔森多方面的创见,不只是他赖以成名的纯粹法思想。再次是堪称法律实证主义大师的哈特。本书选取的文章既有哈特的门生弟子对其思想的颂扬与诠释,又有其论敌的批判。 本书文章均来源于国外的权威性法学刊物,适合于法学研究生以及法学研究者学习与阅读。 内容推荐 从奥斯丁到哈特是法律实证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法律实证主义从一个偏安于英伦的法学流派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法学舞台上显赫的理论家族。本书向读者展现了法律实证主义这一演变过程。首先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奥斯丁。从奥斯丁夫人哀怨的口气中,我们不难体会奥斯丁当时所面临的窘迫情形,尼尔·达克斯伯里的文章为奥斯丁当时的境遇作了精彩的注脚。其次是生逢其时其地的凯尔森。他生活在科学主义高涨的时代和具有浓郁实证主义气息的维也纳,这使得他能够提出一些有创见的法律实证主义思想。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凯尔森多方面的创见(如法律系统的逻辑、法律权威思想以及与对康德法哲学的取舍),不只是他赖以成名的纯粹法思想。再次是堪称法律实证主义大师的哈特。他躬逢法理学发展的盛世,有幸参与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法理学争论,为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书选取的文章既有哈特的门生弟子对其思想的颂扬与诠释,又有其论敌的批判。 本书的作者阵容强大,均为当代之俊杰。文章均来源于国外的权威性法学刊物,适合于法学研究生以及法学研究者学习与阅读。 目录 奥斯丁与哈特之间的英国法理学 卑微与伟大之间:奥斯丁先生的一生——《法理学讲义》再版前言 凯尔森与法律系统的逻辑 作为理想模型的纯粹法——辩护 凯尔森的法律权威概念 凯尔森对康德法哲学加以取舍的批判性说明——向康德法哲学的回归 哈特与法学方法论:噩梦与美梦 哈特与法律概念 哈特再探 沙威尔论哈特 麦考密克论哈特 实证主义与内在观点 作为经验的法律:法律理论与法律的内在观点 索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尼尔·达克斯伯里 |
| 译者 | 陈锐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2225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2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54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