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内容
编辑推荐

郑毓信编著的《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旨在成为科学哲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一部普及性著作,希望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通过阅读本书即能较好地领悟西方科学哲学思想的精髓,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与启示;不仅能够逐步形成对于科学的更为深入的认识,而且能初步学会哲学地思维。

内容推荐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是一部科学哲学的普及性著作,以20世纪科学哲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变革为线索,对波普尔、托马斯·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重要科学哲学大师以及维也纳学派、SSK等一些重要科学哲学流派的主要思想与学术贡献作了全面的介绍与分析。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思想之真谛;既突出了大师们的智慧与启迪,又较好地呈现了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整体图景与清晰脉络;既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促进科学工作者的必要反思,又能帮助读者学会哲学地思维,努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由郑毓信编著。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走进科学哲学/5

第一讲 什么是科学哲学? /7

一 从哲学到科学哲学/7

1.从“什么是哲学”谈起/7

2.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10

3.科学哲学的合理定位/14

二 常人眼中的科学/16

1.“素朴科学观”概述/16

2.“笛卡尔一牛顿传统”/25

第二讲 维也纳学派的科学哲学研究/29

一 哲学的“科学化”与科学哲学的形成/29

1.哲学的“语言学转向”/29

2.科学的逻辑重建/34

3.基础主义的科学哲学/39

二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40

1.经验主义立场的软化/41

2.科学哲学的新定位/46

第二部分 后实证的科学哲学研究/49

第三讲 科学的永恒追求:证实或证伪? /51

一 “划界问题”与“可证伪性”/5l

1.“划界问题”的提出/51

2.划界的标准/55

二 证伪主义的科学方法论/58

1.猜想与反驳的方法/58

2.批判理性主义/60

3.科学发展的模式/65

三 分析与思考/66

1.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66

2.“批判精神”与“问题意识”/68

3.证伪主义的局限性/69

四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70

1.相对独立的“世界3”/70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73

3.回到“科学哲学” /73

第四讲 科学:确定性的丧失/75

一 经验主义基石的动摇/75

1.用眼睛看,或是用头脑看? /76

2.理论引导观察/77

3.观察依赖于理论/80

二 科学整体论/84

1.拉卡托斯关于“即时证伪”的批判 /84

2.奎因的“科学整体论” /86

第五讲 范式:科学活动看不见的成分/91

一 科学、科学共同体与范式/91

1.源于科学史研究的新科学观/91

2.从“理性人”到“社会人”、“文化人”/93

3.“科学共同体”与“范式” /94

二 科学发展的不同图景/98

1.科学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98

2.规范性的研究与历史的考察/102

三 科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103

1.范式的不可通约性/103

2.科学中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106

四 分析与思考/108

1.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新阶段/108

2.新的研究方向的开拓/109

3.专业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110

第六讲 整合与创新/112

一 科学哲学与辩证思维/112

1.科学活动的辩证性质/112

2.关于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点反思/113

二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15

1.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辩证整合/115

2.由“数学发现的逻辑”到“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16

3.“科学研究纲领”/119

4.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22

三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辩证关系/125

1.科学史的“合理重建”/125

2.二阶科学方法论/126

四 分析与思考/127

1.开放的理性/127

2.研究者应有长期的眼光/128

3.由科学哲学到数学哲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案例/129

[附]拉卡托斯的“数学发现的逻辑”/131

第七讲 规范与超越/133

一 方法与直觉/133

二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138

1.已有方法论的批判与超越/139

2.“反对方法” /143

3.超出科学之外/146

三 分析与思考/149

1.“以正合,以奇胜” /149

2.科学的“善”与“恶” /150

第三部分 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研究/153

第八讲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科学哲学研究/155

一 科学:天使或魔鬼? /156

1.“科学的社会一文化批判/156

2.对科学哲学传统定位的必要反思/164

3.对“科学的社会一文化批判”的反思,/167

4.“科学大战” /169

二 科学的文化审视/176

1.研究的基本立场/176

2.现代人,你要警惕啊! /177

三 “后现代科学哲学”与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182

1.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科学哲学” /182

2.后现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85

第九讲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SSK/189

一 一幅完全不同的科学图像/190

1.从“对称性原则”谈起/190

2.科学家也是凡^~/193

3.对于素朴科学观念的彻底颠覆/198

二 分析与思考/202

1.对于SSK的批判与“超越”/202

2.科学哲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契机/205

3.科学知识的性质/207

[附]“科玄论战”:SSK的一个中国案例? /210

第十讲 科学的实践观念/219

一 反思基础上的前进/220

1.对立环节在实践中的交融与整合/220

2.“理论优位”与“实践转向”/225

二 从理论到实践/229

1.“科学的实践观念”概述/229

2.走向科学实践/236

结 语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244

推荐阅读书目 /24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毓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6695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3032434
中图分类号 N02-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