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曲的故事》由新加坡亚太图书编著,本书尝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插图与漫画,带领读者探索精彩的戏曲世界,了解中华戏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认识著名剧种及经典剧目;知道什么是“生、旦、净、丑”;懂得脸谱颜色、谱式的象征含义。同时也介绍戏曲演员的独特表演方式,并介绍戏曲界名人如梅兰芳、刘赶三、杨小楼的故事。
图书 | 中华戏曲的故事/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戏曲的故事》由新加坡亚太图书编著,本书尝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插图与漫画,带领读者探索精彩的戏曲世界,了解中华戏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认识著名剧种及经典剧目;知道什么是“生、旦、净、丑”;懂得脸谱颜色、谱式的象征含义。同时也介绍戏曲演员的独特表演方式,并介绍戏曲界名人如梅兰芳、刘赶三、杨小楼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中华戏曲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现代人对中华戏曲的印象,可能就止于喧闹的“咚咚锵”声,或是经常被制成各种纪念品的戏曲脸谱。中华戏曲拥有绚丽多彩的内容。戏曲演员身上穿的、戴的,他们的一举手一抬足,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他们善于以虚拟的方式表现各种内容,如不同颜色的脸谱就代表不同的性格特征。 《中华戏曲的故事》由新加坡亚太图书编著,《中华戏曲的故事》尝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插图与漫画,带领读者探索精彩的戏曲世界,了解中华戏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认识著名剧种及经典剧目;知道什么是“生、旦、净、丑”;懂得脸谱颜色、谱式的象征含义。同时也介绍戏曲演员的独特表演方式,并介绍戏曲界名人如梅兰芳、刘赶三、杨小楼的故事。 目录 序章 戏曲溯源 萌芽与形成 宋元南戏 元代杂剧 明清传奇 地方戏 国剧 现代戏 复习/习题 戏曲剧种 京剧 昆剧 越剧 黄梅戏 川剧 评剧 秦腔 豫剧 粤剧 潮剧 歌仔戏 琼剧 梨园戏 复习/习题 经典剧目 南戏剧目 琵琶记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元杂剧剧目 塞娥冤 西厢记 汉宫秋 赵氏孤儿 明清传奇剧目 牡丹事 长生殴 桃花扇 其他著名剧目 下南洋 复习/习题 舞台表演艺术 舞台的演变 布景与道具 戏曲乐队 表演艺术 四功 五法 虚拟表演 程式表演 复习/习题 梨园故事 梨园 戏神 老郎神 田都元帅 漓源祖师 西秦王爷 喜神 梨园人物 同光十三绝 “大老板”程长庚 “京剧大师”周信芳 “天下第一丑”刘赶三 “义伶”梅巧玲 “京尉小生”徐小番 “绝世名旦”梅兰芳 “歌仔戏无敌小生”孙翠凤 “越剧王子”赵志刚 “黄梅戏第一小生”张辉 梨园俗谚 复习/习题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戏曲的故事/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新加坡亚太图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傅春江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60243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 |
CIP核字 | 2011084179 |
中图分类号 | J809.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贵州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