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管理原理/影响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弗雷德里克·泰勒编著的《科学管理原理》对于组织的构建、制度规范的制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泰勒在一片混沌中,率先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将企业管理中的秩序、人性、科学三个基本元素通过科学管理制度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管理时代的到来。这是一本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书,一本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书。

内容推荐

弗雷德里克·泰勒编著的《科学管理原理》从1911年出版至今已经100年,这是一本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书,也是一本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书。作者在一片混沌中,率先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将企业管理中的秩序、人性、科学三个基本元素通过科学管理制度整合在一起,标志着一个全新管理时代的到来。

《科学管理原理》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在美国国会的证词》四本著作汇编成集,使读者可以更系统地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目录

第一部分:科学管理原理

 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地管理。

 ——泰勒

 引言

第一章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科学管理的原理

第二部分:计件工资制——初步解决劳工问题的一个步骤

 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看出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逐步系统地加以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使工人能够承担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自身能力的工作。

 ——泰勒

第三部分:工厂管理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态度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董事会,在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对所有的日常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泰勒

第四部分:在美国国会的证词

 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化的富裕。

 ——泰勒

附 录

试读章节

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雇主财富最大化,同时实现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广义上讲,“雇主财富最大化”不仅是指公司或所有者获得的红利最大化,还指公司的每单生意都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只有这样,雇主才能持续地实现财富最大化。

同样的道理,对每个雇员来说,财富最大化不仅是指自己能比同级别的其他雇员获得更多的薪酬,更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佳效率,因此,一般来说,他就能从事与其天赋和聪明才智相适应的最高级别的工作,当然,前提是要给他这个机会。

雇主财富最大化和雇员财富最大化应该是管理的两个首要目标,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毋庸赘言。然而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整个工业界,无论是雇主的组织还是雇员的组织,大部分是为了“战争”而不是为了“和平”;而且双方中的绝大多数都不相信能通过协调来使双方利益趋于一致。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相信,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对立的。科学管理则恰恰相反,它坚信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也正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如果雇员的财富得不到增长,那么雇主的财富增长也只是暂时的,不能持续,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工资要求和雇主的低人工成本要求是可能的。

希望不同意上述意见的人们,其中至少会有一些人能改变自己的观点:有些雇主试图以最少的工资让工人做尽可能多的工作,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采用更宽松的政策,让他们意识到其实后者更有利于实现财富最大化;有些雇员不乐意让他们的雇主得到一笔巨额但公平合理的回报,有的认为所有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属于雇员自己,有的甚至认为雇主或投资者不应该从公司里得到任何回报或只能得到极少的回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改变这些看法。

谁也不能否认,对任何一个人而言,只有当他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时,换言之,就是当他能实现最大的日产出时,他才能实现财富最大化。

当两个人一起工作时,上述事实也是非常清楚的。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假设你和你的帮手技术都很娴熟,你们两个每天能做两双鞋,然而你的竞争者和他的帮手每天却只能做一双鞋,很显然,当你把这两双鞋都卖掉后,相比于竞争对手的帮手,你的帮手能获得更高的工资,而相比于你的竞争对手,你也能获得更高的留存利润。

在一个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情况也非常清楚,只有在相关成本最小时(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以及机器和建筑物的折旧费用等相关成本),才能同时实现工人财富最大化和雇主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或者,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只有当企业的工人和机器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时,也就是说当每个工人和每台机器都能实现最大产出时,财富最大化才能实现;因为很显然,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的日产出比你的竞争对手高,否则你不能给他们支付更高的工资(相对于你的竞争对手而言)。同样地,对于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而言,对于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而言,对于相互竞争的不同国家而言,他们在支付高工资的可能性上,其情况与上述的例子是一样的。总之,只有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后,才能实现财富最大化。本文随后还将给出若干公司的实例,这些公司赚到巨额利润的同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要比竞争对手高出30%~100%。这些例子会涉及各行各业,涵盖了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各种业务。

如果上述推理是正确的,那么工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目标就应该是培训和挖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才能,以便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从事与其聪明才科千¨天赋相符合的最高级别的工作。

P7-8

序言

管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工业革命之前,尽管也有人对管理进行了探索,但依据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经验,对管理的研究也十分简单。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大机器生产和垄断组织客观上对管理方式、组织形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始对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然而,管理理论从诞生、发展到成形,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在管理发展史上,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使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泰勒所处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的最后数十年中,美国工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和工业技术进步。但是,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工业资源的低劣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劳动者发挥潜力。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资本家对工人态度蛮横,工人生活艰苦,而资本家个人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人则不断用捣毁机器和加入工会组织领导的大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劳资关系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如何解决发挥劳动力潜力的问题,有人主张使用优良机器替代劳动力,有人主张试行分享利润计划,还有一些人主张改进生产的程序、方法和体制。泰勒当时是一位年轻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是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成员,因而很了解人们提出的上述一些解决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泰勒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所关注的,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而且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人的工资。泰勒对工人在工作中的“磨洋工”问题深有感触。他认为“磨洋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人担心工作干多了,可能会使自己失业,因而他们宁愿少生产而不愿意多干。泰勒认为,生产率是劳资双方都忽视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此外,泰勒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过分关心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而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更多报酬则几乎无知。概而言之,泰勒把生产率看成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他相信,应用科学方法来代替惯例和经验,可以不必多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就能取得较高的生产率。

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泰勒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极为著名的是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制》、1903年发表的《工厂管理》、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以及1912年出版的《在美国国会的证词》。但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受,相反,还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例如,一位名叫辛克莱的年轻的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指责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泰勒也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美国国会于1912年举行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在那里,泰勒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泰勒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上的精彩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他对其科学管理原理所给出的最好说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所提出的。它的内容里所涉及的方面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与所有管理理论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它是最成功的。它坚持了竞争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竞争原则体现为给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工人奖惩的标准,使每个工人都必须达到一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超过越多越好。于是,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工人的进取心就永不会停止,生产效率必然也跟着提高;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为这个理论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它不是空泛的教条,是实实在在的,是以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较高水平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既可使工人不断进取,又不会让他们认为标准太高或太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呆板或愚昧最终会被淘汰。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10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管理科学在管理的实践上,依然面临着许多与泰勒时代相似的具体问题。亨利福特将科学管理的原理运用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开拓了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新时代;丰田汽车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人文精神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完美结合而使精益生产理论得以产生并得到广泛推广;麦当劳在全力保持企业的创新精神和非集权化管理文化的同时,顽强坚持极度严格的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了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出品的汉堡包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口味。所有的一切,充分证明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

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另外,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明的进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需要进一步地充实、发展和完善。但是,泰勒及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科学研究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定和抹杀的。正如丹尼尔雷恩所说:“科学管理反映了时代精神,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发展铺开了光明大道”。人们终究要认识到,现代管理学研究发展至今,还没有任何人、任何学派的理论体系,在系统化和科学化方面超越了泰勒的成果。泰勒不仅是科学管理之父,还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管理原理/影响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泰勒
译者 赵涛//陈瑞侠//郭珊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02292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3081239
中图分类号 C93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