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常州词派”辨析

 第一节 常州词派建构过程:“宛邻词人群体”——“常州词派”

 第二节 流派性质辨析:宗主的缺乏——风格的混乱——词统的流失

一 后宗主的有名无实性与前宗主的混乱性

二 泛风格

 第三节 常州词派定性:从常州词人群体到词学尊体运动

第二章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溯源

 第一节 尊体运动的缘起

 第二节 雅化范式的发展

一 两宋时期:“词别是一家”

二 清初的发展:浙西词派的“醇雅”

 第三节 诗化范式的发展

一 两宋时期:“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二 清初:阳羡词派的深度推进

 第四节 诗教范式的发展

一 两宋时期:“发乎情,止乎礼义”

二 清初:“思无邪”

第三章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理论篇

 第一节 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前期:意内言外的高涨期

一 常州诗教范式的崛起与发展

二 诗化范式的张扬

三 雅化范式的新变

 第二节 光绪后期——宣统:尊体运动集大成期

一 本体论

二 作家论

三 创作论

四 风格论

 第三节 宣统—民国间尊体运动的自赎:寄托即性灵

一 本体论

二 作家论

三 创作论

四 风格论

第四章 晚清尊体运动创作篇

 第一节 嘉庆:尊体运动的萌发期

一 学人群体背景简介

二 学人词创作论

 第二节 尊体运动高潮期

一 道光、成丰:感时伤己的“意内言外”期

二 同治、光绪——激昂郁离的“骚人”期

 第三节 尊体运动尾声:从“香草美人”到“词界革命” 

一 况周颐·郑文焯·朱疆村:“香草美人”之遗民词

二 词界革命之先驱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现代学界对晚清词坛研究尚处于探索期,许多迷雾仍待解决。苏利海编著的《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打破晚清词坛为常州词派一统天下的传统认知,认为晚清词坛复杂多变,远非一个流派的发展史即可概括。为此,《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以尊体运动为主线,梳理该运动的理论发展与词坛风貌,以一场词学思潮来替代流派概念,纠正一直以来对晚清词坛的某些偏执误区,还原一个开放、多元、极富生命力的词坛生态原貌。弃却常州这一框囿,开放研究视野,复原一个文学版图的原生态,客观还原了晚清词坛的变迁历程。

编辑推荐

苏利海编著的《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比较强调流派视角,重视流派分析的模式,以尊体思潮的发展变化为考察重心,根据尊体运动对创作的具体影响,把晚清词坛的发展分为起始、高潮、尾声三个阶段。视角的转换,为晚清词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以一场尊体运动概括晚清词的主流,能反映史实的主要方面,具体的阶段划分也具有参考意义。辨析了晚清词人的“比兴寄托”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认为晚清主张“比兴寄托”的词人并不一定与常州派有关,从而得出晚清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常州词派的结论。虽然这个观点的一些细节还需要更深入的论证,但大体上能够言之成理。探讨了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的词史渊源,把词史上的尊体运动分为雅化范式、诗化范式、诗教范式,认为晚清词坛尊体是以诗教范式为核心融合诗化和雅化范式,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体现了独到的思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利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7629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