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行在雪山之巅--中国西部秘境游记(西部风光大型游记画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穿行在雪山之巅--中国西部秘境游记(西部风光大型游记画册)》稿是作者吴刚从近几年30余篇游记和海量图片中精选成的16篇游记,共6万余字,数百幅图片。作品反映了西北、西南的风土人情,选文基本以记录人迹罕至的秘境为主。

游记以旅途故事带动风景描写,再加上各处的传说秘闻,可读性强,引人入胜。全稿收录大量精美图片,展现绮丽风光,视觉独特,美感突出。

内容推荐

一部游记画册,一幅秘境山河图。这部《穿行在雪山之巅--中国西部秘境游记(西部风光大型游记画册)》记录了作者吴刚亲身经历,亲眼所见,还有他那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所思乒斤晤。所有题材均取自于西部,且多是那人迹罕至之秘境;所有照片均是邂逅的影像,展示的是西部秘境粗犷、磅礴、浑朴之大美;所有配图游记,均是以故事和传奇方式讲述着邂逅美丽的历程。整部游记画册展现了一个男人穿行在雪山之巅,每一步承受着肺与心脏的重负,每一步接近目标时的如释重负和感慨万端,体会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感受着与美丽邂逅的喜悦。

目录

藏区篇

 甘南故事

 绒布寺之夜——体验珠峰大本营

 生死墨脱路

 美女南迦巴瓦峰

 深藏在雪山森林中的最后“秘境”——甘孜九龙县长海、猛董探险记

 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行走——稻城亚丁游记

 万里飞越川西北

 穿行在雪山之巅——青藏、新藏之行日记

新疆篇

 穿越罗布泊

 禾木一夜

 梦回帕米尔

 跋涉“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记事

西部篇

 如诗如画滇东南——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九龙瀑布杂记

 赴汤蹈火进腾冲

 绝壁上的村庄——郭亮村游记

 最后的“世外桃源”——普者黑、坝美、东川红土地映象

 走进大凉山——彝族“火把节”见闻

 探访秘境黔东南

 梦幻金胡杨——额济纳纪事

后记

试读章节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译名为“隐藏着的莲花”,相传9世纪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并取名“白玛岗”。去年畅销全国的第一奇书《藏地密码》里专门提到这里还藏有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所以墨脱又是闻名中外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佛教徒为此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但大多数人有去无回,倒毙路旁……墨脱之路,其实就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行走!

墨脱的自然风光更是奇特宏伟甲天下。美丽壮观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与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长着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间咆哮而出,于崇山峻岭中劈开一道深达五千多米的深壑,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美最深最长最险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江一直沿着墨脱向南流经印度奔向印度洋。我们此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尤其是翻越海拔4630米的嘎隆拉山口和在海拔仅800米的热带雨林里穿行,伴随着雅鲁藏布江的怒吼声,那种愉悦,那种快感,那种艰辛,那种冲动,那种纯净,那种心灵的洗涤,那种视死如归的意念简直太伟大了,这辈子恐怕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墨脱!墨脱!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尽管你是生死之路,但对于我,即便是九死一生,也无怨无悔!墨脱面积很大,总计三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有两万平方公里仍属印度管辖,现在的墨脱据说还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后重新划归给我国的。我们去的目的地就是这个中印边境线的墨脱县城。墨脱徒步,傲居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榜首。7月4日一大早,三菱帕杰罗载着我们从波密县城出发,临行前,墨脱县交通局局长王先生给我们打电话,力劝我们放弃此行,说墨脱现在是雨季,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飞石、塌方、泥石流随时发生,一路不断,此番进去,凶多吉少,他说这个季节一般都没有驴友进去,建议我最好在九十月份来,那时相对安全……但我的决心已下,颇有壮士断腕之气概,跟他说:“生死由命,绝不回头。不过我福大命大,敬请放心!”话虽豪情万丈,但一旦踏上墨脱路却真的胆战心惊起来。当车子在白雪皑皑的嘎隆拉山口爬行时,正好下起了蒙蒙细雨。司机加措是个平时喜欢飙车的藏族小伙子,那么弯弯曲曲的山路他上山下坡竟然不怎么踩刹车,还一路兴奋地大叫。也难怪,即便是他也很少看到这么好的风景,冰湖、雪山、冰川,还有埋在雪堆下的被废弃的卡车、装载车,这一切都在诉说这座雪山的温柔和凶猛。阴阳两重天,转眼在身边,我们一路亢奋却又坐立不安,快点过去,这个经常发生雪崩的美丽山口。据说今年5月份还发生了一次雪崩,十一个背工刚好路过这里,从此长眠此地。我们的目的是今天一定要赶到80K住宿。  然而后面的路的危险与艰难更加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不,这不是路,是泥坑,是泥石流下来自然形成的泥巴和石头铺成的泥石坑。强壮的藏族司机加措再也不敢大叫了,我们一路无语,车子在原始森林穿行,一路上随处可见动物的粪便,美丽如画的热带雨林在我们身边露出甜蜜的微笑,可我们不敢回应,生怕山顶上有泥石流或塌方飞下来,此时我们都当起了侦察兵,在密切关注头顶上摇摇欲坠的山坡。路旁一辆又一辆废弃的吉普车车壳仿佛在警告我们:别进去,别进去,进去终生如我。身旁瀑布飞泻而下,雨打芭蕉“沙沙”作响,参天古树奇形异状,鸟语花香令人陶醉……可我们竟然不敢大作停留,拿起相机就拍,两位专业摄影直呼后悔。没办法,在生与死之间,是常人都会选择生命。P28-31

序言

吴刚的这部西部游记画册,展现的是西部秘境那让人一见钟情的美,其实也在构建我们内心神往世外桃源的镜像;这部图文并茂的画册讲的是一个男人邂逅西部的故事,其实也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

一部游记画册,一幅秘境山河图。这部画册记录了作者吴刚亲身经历,亲眼所见,还有他那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所思所悟。所有题材均取自于西部,且多是那人迹罕至之秘境;所有照片均是邂逅的影像,展示的是西部秘境粗犷、磅礴、浑朴之大美;所有配图游记,均是以故事和传奇方式讲述着邂逅美丽的历程。整部游记画册展现了一个男人穿行在雪山之巅,每一步承受着肺与心脏的重负,每一步接近目标时的如释重负和感慨万端,体会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感受着与美丽邂逅的喜悦。

都说摄影不仅是一门光影技术,更是一种时间哲学。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说:“是的,摄影就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它免于自身的腐朽。”吴刚深谙其道,取景构图赋予每一帧照片一种情绪,一个故事。他知道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摄影也是如此;他知道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写游记也是如斯。反映在这部作品中,他的照片注重留白,游记也是真实记录惜墨如金。他想通过这样干净简洁的图文,营造出一种气场,营造出一种意境,让观者自己去体验,在体验中回味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喜欢爬山?为什么喜欢远行?为什么我们喜欢上路?是在于美,是要通过不断的发现。而对秘境的情有独钟,源于吴刚的生活经历。吴刚,出生于南方小镇大7台湖畔,自幼喜山好水。1978年入伍到新疆喀什,邂逅帕米尔高原才知道什么样的山才叫大山,理解了什么才是伟岸、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沧桑,这让他产生了“拍照留念”的念头。青春期帕米尔高原的烙印让他迷恋西部那种天然的原始与真实;壮年期各种俗事功利的萦绕让雪域高原成为他偶尔出离的净土,远离尘嚣的净域,去邂逅那一见钟情的美丽;而作为一个纯爷儿们,吴刚更喜欢接纳西部苍凉而厚重、雄伟而壮美之地气以润刚阳之气。

因为热爱,他的足迹几乎走遍西部秘境;因为热爱,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取景于西部,一些地境或因人迹罕至而无名,却不影响其光彩照人,或宽广粗犷,或叠翠流金。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表达的是一种毫无修饰的自然美,散发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大自然无比执着、无比追求和眷恋,令人神往之余思齐,极富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他的镜头与风花雪月无关,最多的是雪山。看看他镜头里的山: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美誉的亚丁仙乃日神山,山之高一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沿雅鲁藏布大峡谷走向的南迦巴瓦峰,山之险——“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帕米尔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山之奇一一“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美的发现在于邂逅,在于机缘。名列中国十大名山之首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终年云雾缭绕如美女面纱罩面难见真颜。吴刚以极大的耐心找好机位,虔诚地期盼到山地异常气候风云幻化作美。他的耐心和虔诚赢得了美女南迦巴瓦峰的垂青,刚才还是雨雪交加花草摇曳,刹那间雨雪风住霞光斑斓,南迦巴瓦峰拂去了云雾面纱,展现出只有那超凡脱俗美女与生俱有的朦胧美。就那么一瞬间的拍摄窗口期,他如愿以偿地抓拍到了他那不曾错过的美丽。

所有的美,都是值得期待的。西部秘境里人迹罕至之处那异样的美丽,没有探索的冲动,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野蛮的体魄是难以企及空悲切。吴刚常提到企业家王石,这位曾经被医生预言过可能会坐轮椅度过下半生的汉子,却用三年的时间,爬了十一座雪山,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了挑战自己,吴刚执意要登珠峰大本营。他在游记中写道:坐了13个小时车,到达海拔5300米的绒布寺已是体力不支,内心却强烈地坚持着“珠峰!珠峰!为了您,我们舍得一身剐,拼死拼活地来了!”终于到达海拔6000米以上的珠峰大本营,洁白的珠峰如同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了整个天空,吴刚一行迈着碎步慢慢往上爬去,世界第一高峰竟然伸手可及,一股男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高山仰止,虽然没有冲顶,8844.43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地标,即使留有缺憾,但同样让人心驰神往。

我与吴刚有太多的相同之处,都是媒体人、旅游及摄影爱好者、钟情西部秘境,可谓志同道合。看了这部书稿,我能理解执着穿行在雪山之巅的吴刚,既是苦心孤诣、勉力求索、格物致知的思想者,更是躬身前行、去发现、去记录的行动者。去探索秘境那醉人的美,吴刚不孤独,我们同梦者众,同行者众!

你见,或者不见山

山就在那里

远苍近翠

你念,或者不念美

美就在那里

离尘脱俗

合上《穿行在雪山之巅》西部游记画册,那山倏然不见,独见酥油灯前仓央嘉措在问佛: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日: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吴刚,用镜头记下了他那不曾错过的美丽。

后记

青春少年时期,我的爱好很多。

那是个火红的年代、纯真的年代,也是个任由孩子淘气调皮的年代。学说相声,痴迷二胡,湖边吊嗓子,山包练摔跤,甚至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疯疯癫癫,痛哉快哉。

然而,人过中年,洗尽铅华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爱好只有两点:读书、远行。

读书、远行,是我乐此不疲的事儿,而这两者于我也没有分别,读书是一种远行,远行也是一种阅读。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一如最好的人生在路上。上路之时,不会有人给你明确的提示,途中会遭遇怎样的险恶困境,遇上什么样的人。但一次又一次的远行终究会积累出鉴别阴晴雨雪的能力。你走路的思维和方式,决定了你是否有一天会折断腿脚或利索无损地继续前行。

我曾经在海拔4500米的原始森林里受寒倒下。那一夜,暴雨如注,躺在孤独的藏民毡房里,身上盖着三床被子还全身哆嗦,心里却怕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还有就是如果明天仍然发烧打摆子,我将如何走出丛林?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生命的脆弱无奈。半夜,善良的女主人硬逼着我喝了两碗煮了又煮、香气四溢的酥油茶,顿时通身暖流涌动,回肠荡气。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我竟然神奇般地康复了。这一天,我连续翻越三座大山,终于到达旅行目的地。

由此,我更加笃信远行的积极意义。一路上,我可以领略人间的真善美,可以体会人间的苦难、艰辛、忧伤、快乐和幸福,最美的最苦的事物都将在这里永存。

远行,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博弈,为生计,为工作,为功利。它可以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谛吧!

我虽然出过几次国,也曾经跑遍风情万种的江南水乡和风光绮丽的东南沿海,但我最爱的还是苍凉浑厚、粗犷壮美的祖国大西部。

每次西行前夜,我都会兴奋得难以入眠,总觉得自己是流浪的游子回到久别的故乡。因此分别近十次进藏到疆,入川临滇,远足贵州、陕甘宁……且多是人迹罕至的秘境。尽管穿行在雪山之巅,每一步都承受着肺与心脏的重负,但更多的是享受着生命的精彩和远离俗世功名的释然。

记得在翻越新藏线最高的界山达坂(维语:垭口)前夜,我下榻于海拔4600米的阿里地区日土县郊的一个蒙古包里。彼时,新藏线自日土至喀喇昆仑山沿线修路,我们灰头土脸地无处洗澡,全身里外都是沙尘,牙齿咬着沙子蹦蹦响。寒夜中,我匆匆用冷水洗了把脸准备就寝,突然发现头顶的夜空是那么纯净,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来,满天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凭借晶莹透彻的月光,竟然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雪山和一望无际的荒漠。顿时我睡意全无,索性与同行的朋友一起,在蒙古包外静静地坐到凌晨5点,直到上车再次出发。

车过著名的班公湖时,朝阳冉冉升起,整个湖面刹那间金光灿烂,天空似火,雪山如画……

好一部西部大片。

好一幅西部风光。

这就是神奇雄伟的西部,这就是终身让我魂牵梦萦乃至“死了都要爱”的大西部。

由此,这本游记画册的19篇游记都取自于不被大多数人所涉足的西部。

最后要说的是,书虽不厚不薄一册,亦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付梓之前,在此道谢。

感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栓科同志为我这个地理“菜鸟”欣然作序。我与他此前素不相识,但听说我是同行且热爱远行摄影后,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同时我俩以此为媒,相见恨晚,并郑重约定:明年一起结伴远行。

感谢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天弓同志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同事郭降炎的精心编排,还有吴建新、何戈等同志对图片的遴选润色。

感谢我的家人,还有我的朋友、驴友。

2014年9月黄石家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行在雪山之巅--中国西部秘境游记(西部风光大型游记画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36103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96
CIP核字 2014276824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85
20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