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俞敏洪的创业心得(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倾听创业教诲,感悟成功真谛。

由项金成编著的这本《俞敏洪的创业心得》全面梳理了俞敏洪创业成功的种种因素和心得,剖析了这位创业楷模的商业逻辑,解读了这位草根英雄的创业人生,能为每个人拨开创业路上的迷雾,使其消除内心的迷茫,树立坚定的信念,掌握有效的方法,最终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内容推荐

回首俞敏洪的创业之路,我们发现,他似乎一直和这几个词语联系在一起:永不言弃、“骆驼精神”、与人分享。

项金成编著的这本《俞敏洪的创业心得》就是全面梳理了俞敏洪创业成功的种种因素和心得,并结合诸多案例,一一剖析给现在的创业者们听,让他们学习到俞敏洪从“失败文人”到“成功商人”,新东方从无到有的最有效、最简炼的成功法则,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敢想敢干,创业者要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

创业者要有自信,追求加自信等于成功

梦想呼唤我们心中的理想,引导我们走向创业之旅

只要你相信自己,奋斗就能改变你

没有勇气和胆量,创业绝不可能成功

创业是成长的过程,良好的心态必不可少

有思想的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大增

有了激情做什么都可以,创业需要持续不断的激情

创业不能盲目行动,准备工作要先行一步

没有目标的创业者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

只有全力以赴,梦想才能起飞

创业不需要夸张的语言,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创业从兴趣开始,兴趣是创业最好的动力

创业应该懂得抓住机会,利用机会打开突破口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将来

创业不能盲目浮躁,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沟通能力不可或缺,它与执行力同样重要

创业需要承受力,它决定你未来能做多大的事情

困境不可怕,在绝望中也能找到希望

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

伟大是熬出来的,成功创业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只要持续不断地敲门,成功之门总会打开

创业要有合作分享的精神,在合作分享中共同强大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远去,团队合作的时代已然到来

靠运气不如靠能力,只有能力才是证明自己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试读章节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大凡成功人士都有某种程度的赌性,企业界人士尤其如此。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都有过“惊险一跳”的经历,这一跳成功了,功成名就;要是跳不成,就只能“香消玉殒”了。创业需要胆量,需要冒险。冒险精神是创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创业毕竟不是赌博,创业家的冒险不同于冒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问一个哲学家,什么叫冒险?什么叫冒进?哲学家说,比如有一个山洞,山洞里有一桶金子,你进去把金子拿了出来。假如那山洞是一个狼洞,你这就是冒险;假如那山洞是一个老虎洞,你这就是冒进。这个故事包含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所谓冒险是指经过努力,就有可能得到,而且是值得你得到的那么一种东西;否则,你只是冒进,死了都不值得。创业者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无畏,什么是无知。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你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并且惹人耻笑。

机会和风险并存,只要从事创业活动就要冒险。创业者要有敢于为事业冒风险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也就是所谓的敢为。敢为的人对事业总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他们不断地寻找新的起点并随时准备付诸实践,这就是胆识。一个创业者只有具有这种胆量、这种素质才能更加有信心地去做好以后的事,当然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个人英雄主义重新来临,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出人头地。在原来,不管你多么有才华,没有关系你也别想露头;但在今天,只要你有才能,就能找到露面的机会。这五年来,创新产业和创业人士的不断涌现,是社会更加宽容和灵活的一个体现。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对创新能力的宽容,对创新能力的支持,让大家有了发现自己的机会,这是特别让人欣慰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时代,起起落落变成了常态,这个时代经济会不断发展,成功人士会不断涌现,但是失败的例子也会如恒河沙数。毕竟有太多人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加知道如何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面对这样的时代,一种人想办法集中自己所有资源,灵活变革,得以继续保持住江湖地位;另一种人则束手无策,只能随时做好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准备。

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你作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毕竟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管你作出多么正确的商业决策,都有可能死掉。在原来,新东方的成功靠的是个人努力、高超的个人讲课能力、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今天这种能力是没法跟互联网、移动技术相结合的。如果想要在未来让新东方更加成功,就必须更换我本人的基因,同时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曾经成功的基因面对新的时代已经不再是新的成功的保障,甚至变成障碍,如果迈不过勇于更换基因这道坎,基本上就要消亡。

诺基亚就是个先例。触屏技术是诺基亚第一个掌握的,比苹果早很多,但为什么诺基亚没能第一个作出触控类的智能手机?这是因为与原来的团队基因相抵抗,当整个团队熟悉原有运作系统,并且可以靠原来那一套拿着很多钱过得很舒服时,你让他们改变非常难。

改变有两点:第一,让人重新动脑子。动脑子不是去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而是想着变革自己和变革自己做的事情,敢于尝试新的做法,革自己的命,试问,有多少人在重新动脑子?人的惯性思维是非常严重的。第二,就算意识到需要重新动脑子后,行为上能不能跟得上?这也是个问题。举个例子,我有一个下属非常能干,但是说话总是伤人,我不断跟他谈,他也真动脑子想了,保证以后绝对不伤人,以后每次伤人就自抽耳光,但是行为惯性经常控制不了,脸都快打青了还改不过来。可是就算个人行为能改过来,但当你有一个团队时,你能不能把团队思维也改过来,这依然是个问题。整体的改革必须靠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才能够成功。

我说说我的亲身体会:一是改变自己惯性思维非常难;二是意识到不得不变后,行为没有跟上思想变,容易发生思想往右、行为往左的情况;三是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一致了,怎么动员团队跟我们一起走?在这个犹豫的过程中,你可能就失去了很多机会,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过去。诺基亚就是这样被超过去的,苹果如果不思改变将来也会这样。苏宁电器也面临着这个挑战,所以张近东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苏宁易购不赚钱,改可能是死路,但不改一定是死路。所以我现在也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前天,新东方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周年庆典大会。所有人在感慨新东方20年不容易时,只有我一个人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未来20年新东方不好走,过去的成功跟未来的成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当天晚上,我就把新东方150个重要管理干部拉到北京郊区,开了个闭门会议,讨论未来20年发展步骤,重建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世界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你不能变。做一件事时,你必须要想清楚是否热爱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就是为了赚钱,最后还能够做得特别成功的。一个人做事情一定要从心底想做这件事,有信念的人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会太容易放弃。

从俞敏洪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胆识的企业家。敢想敢干,并且能够深入剖析自己。特别是对于胆识,俞敏洪说,创业创一次失败了就不再创了,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任何时候都要敢于追求,不要总是想着失败了会承担多大的损失。你创业之初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就算你创业失败一百次,你不还是一无所有么?

眼下,正是创业的好时机。政策好、投资环境优良,机会前所未有地在前方召唤着你,因而踌躇满志者大有人在,即使前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遭遇挫折,也不轻言放弃,而正酝酿卧薪尝胆,重振旗鼓。

以往,社会舆论导向往往集中在:创业需要才能,需要机遇。为此,有些人多方拜师学艺,面壁修炼,也有的结朋交友,积累人脉,但是激情的开始往往带来悲情的结束。

创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鉴,关键是要有胆量,找到方法,敢于突破,否则再多的才能、再好的机遇也会在你畏首畏尾、犹豫不决中丧失。等到别人在生意场上笑傲江湖,你内心的不服又有什么用呢?

在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尤其是浙商群体,像娃哈哈的宗庆后、德力西的胡存中、正泰的南存辉等,他们以往都没读过多少书,但每个人都能让所在企业引领所属行业,除了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极高的悟性外,还与他们的魄力、坚持和韧性有关。当初他们创业时,周围的舆论和环境远不如现在宽松,面对今后的未知和前景的莫测使得他们顾不上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完全是凭着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的胆量而最终成就事业,造就辉煌,虽然其间多次遭遇失败和挫折,但他们全当这些因素是今后成功路上的点缀和装饰,因而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还有像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带许多人初高中尚未毕业就有勇气漂洋过海去国外打工,发展事业,多年积累的胆量可以说在他们人生经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成功之道:一胆二力三功夫。即第一是胆量,第二是力量,第三才是功夫。有很多文化层次高的人常常会说不怎么样的人发了财,言语中满是不平和愤慨,其实真没什么必要,为什么呢?当你在安逸、稳定的环境里“享受”生活的时候,别人在承担风险、忍受辛苦,他赚钱自然是应该的,而你不敢冒风险,却只是“指点江山”、“隔岸观火”、瞻前顾后,难道机会和幸运会眷顾你吗?成功者有时并不是靠专业严谨的知识和训练有素的功夫塑造起来的。

“在少于5万人的小镇上,没有一家打折店能够长久经营。”对于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来说,当初创业前这样的话听到的实在太多了。然而,今天的沃尔玛早已成长为世界头号零售企业,拥有近5000多家分店,从无名于美国企业500强到2002年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拉下马,跃居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不难看出,原本足以动摇人心意志的议论并未对山姆·沃尔顿产生任何影响。

一个想创业的人,一旦面临周围议论往往会心生怀疑和动摇,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正如山姆·沃尔顿所做的那样“专注于你的企业,你要比任何人都更加相信它。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我克服了自身的许多缺点。我不知道你是否生来就拥有这种激情,但至少你能学着拥有它,但我肯定你非常需要它。如果你真正热衷于你的工作,你会无时无刻地琢磨怎样将它做得最好。”

创业过程中我们都会面临他人的议论或不屑,这很正常,关键是自己要有充足的精神准备。创业者应具备三大素质:一是找准方向;二是有强烈的进取心;三是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同样,网易的丁磊在一次会议上也很感慨地说,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诚然,白手创业会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推崇“有的放矢”,借力借势整合资源和人脉,而不鼓励冒冒失失单打独斗似的急功近利,但要知道风险始终是存在的,世上不存在没有一点风险的事业。在创业路上,假如我们过分担心畏惧而裹足不前,往往就会丧失我们的未来。因此,想创业的朋友千万别怕,练练胆量,勇往直前一定能够成功!

P1-7

序言

2006年9月8日,新东方教育集团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中国首支教育概念股,新东方一上市就受到投资者们的热捧,挂牌仅短短50分钟,每股股票的价格就由15美元的开盘价疯涨至22美元。由此,新东方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敏洪的个人资产猛涨至6亿人民币以上。

毋庸置疑,俞敏洪已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偶像和榜样,成为世界各大商学院管理课堂上的最佳案例。如果时光倒流13年,你绝对不会想到中关村第二小学那间只有10平米的违章建筑居然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前身,也不会想到那个穿着破大衣提着浆糊桶满北京城贴招生广告的“个体户”就是当今被誉为“留学教父”的“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十几年来,新东方成功地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圆了出国梦,无数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俞敏洪习惯以激昂的语调讲述“草与树的人生”。他常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现在什么也不是。但只要你是种子,即便被踩到泥里,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也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你长成参天大树后,就能给人带来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帮助了别人,即使人们离开,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俞敏洪也曾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他的人生与创业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教材,他的成功就在于,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有多么绝望,都不轻言放弃,这也是新东方的精神——“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的故事,体现的是一个成功者艰难的创业和奋斗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希望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年轻人而言,俞敏洪影响他们的并不是他身价有多少,而是那贯穿了新东方整个创业过程的种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像树一样地成长、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忍受孤独、积极面对失败与屈辱、追求生命的尊严、把小事情做成大事业、主动把握机会、宽容忍让、让利与分享……

“坚持100次可能都是失败,但坚持到第101次可能就会成功,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死不认账’,我不信坚持下去明天还没有好结果。”这就是俞敏洪从“失败文人”到“成功商人”,新东方从无到有的最有效、最简练的成功法则。

“不做骏马做骆驼”是俞敏洪的又一个人生逻辑。这一点既适用于英语学习,更适用于脚下的人生。“我们的一生就好比一片沙漠,需要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大家平时做事情可以像骆驼一样努力,每天比别人多走一点,你学10个小时,我就学11个小时,你学11个小时,我就学12个小时……这样,虽然你是一匹骆驼,但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比马走得还远。人都是平凡的,但是若平凡的生命中蕴含有骆驼精神,也许你就能创造奇迹。”

成功后的俞敏洪把自己当初那种“与人分享”的心态戏称为“糖纸理论”。在新东方的“团队创业”阶段,俞敏洪再一次把“糖纸理论”付诸于实践,用分享换来了企业的做大做强,最终奠定了新东方在中国外语培训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分享俞敏洪的创业心得,我们每一位创业者就能鼓起创业的勇气,树立恰当的创业目标,看清前进的方向,走在正确的创业道路上。让我们学习俞敏洪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心得,拨开创业路上的迷雾,消除内心的迷茫,树立坚定的信念,掌握有效的方法,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俞敏洪的创业心得(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项金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28006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4274658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