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晓飞、陈玉珍编著的《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从社会进步、文化革新的角度,对百年来的中国画进行了分阶段的梳理,从政治、思想、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协同演化和相互渗透,去研究画家,研究绘画的灵魂,并给出有学术价值的观察与提升。建构了富有新意的艺术史坐标系,以全新的视角对画家的创作进行解读,对于当代中国画家而言,意义非凡。

内容推荐

孙晓飞、陈玉珍编著的《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从“新中国画”的概念和创作实践入手,梳理百年“新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并对当下“新中国画”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有一个清楚的分析和把握。

从林风眠开始,“新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在趣味、构图、文化表现、绘画方法诸方面都已经背道而驰。林风眠的表现主义“新中国画”,中国味道仅仅在于毛笔和水墨、宣纸,其神韵已经完全是现代主义艺术;

徐悲鸿倡导的以西方素描为基础的“新中国画”,使绘画不再简单表现画家个人的审美趣味,画家更多介入时代和民众生活,让画家及其作品都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与现实主义油画的审美趣味及思想一脉相承,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士大夫阶层以画寄情、以画寓志的趣味;

吴冠中的“新中国画”,更是大大地向前拓展了“新中国画”的艺术空间,在坚守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要艺术要素的同时,让“新中国画”成为一种以中国审美为主体的现代艺术、用传统绘画手段表现艺术家独特审美和思考的新艺术;

于志学对“新中国画”最大的贡献,是从颜料和创作方法上,根本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画,他以双面涂抹颜料,放弃胶墨而使用矾墨,这些都从颜料和工具上让“新中国画”改天换地。他的作品不但保有传统中国画的要素,同时大大拓展了“新中国画”的创作空间,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创作语言,创造了中国画的新的审美系统。

简言之,本书通过对“新中国画”的关注和梳理,对中国画创作的走向,会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可以让西方世界对中国画有全新的认知。

目录

引子:百年中国画源流

“春眠不觉晓”之林风眠

林风眠:传统的反叛者和继承者

 经历坎坷:苦闷者林风眠

 不倦创新:改革者林风眠

 传艺育人:现代艺术的布道者

 融汇中西:独创“风眠体”

 超越前人:新中国画的伟大创新者

“曾是惊鸿照影来”之徐悲鸿

徐悲鸿:新中国画的革新者

 少年境遇:在反叛传统中国画的风潮中成长

 法国学艺:写实主义的引入者和创作者

 中国传道:写实主义成为国家艺术形态

 写实主义的政治化:艺术成为服务工具

 评判和审视:新中国画的振兴者

“笔墨为零”之吴冠中

吴冠中:激进的舞蹈者与表演者

 少年情怀:小清新的小苦痛

 艺专生活:忍痛弃舍中国画

 法国归来:困顿者的艺术自省

 时代之声:现代美术的领军人

 现代水墨:新中国画的第3位大师

 小结:吴冠中,穿红衣离去

“艺海无涯”之于志学

于志学:冰雪世界里的开山者

 柳树之子:艺术启蒙于“师法自然”

 艰辛艺路:象牙塔外的追梦者

 钟情冰雪:创造中国画新的谱系

 呈现的焦虑:前无古人的冰雪世界

 擦掉与重建:从雪景画到冰雪山水

 超越荒寒:于志学冰雪山水的美学追求

 创造白色山水:绘出全新冰雪世界

 中国山水萄的使命:展现当代人文精神

后记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中国画四大家(百年中国画创新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晓飞//陈玉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90849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222536
中图分类号 J212.05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