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武老师的专著《美丽语文》在深入反思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种种弊端的基础上,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价值导向,他探究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路径与策略——文本细读,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直接围绕文本,字斟句酌,反复品读,融入情感,放飞想象,获得滋养。
图书 | 美丽语文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晓武老师的专著《美丽语文》在深入反思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种种弊端的基础上,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价值导向,他探究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路径与策略——文本细读,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直接围绕文本,字斟句酌,反复品读,融入情感,放飞想象,获得滋养。 目录 年轻,一切皆有可能 赵克明 青春,在文字中旋转 莫子寒 第一编 美丽的文本细读 引论 概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第一章 文本细读的内涵 第一节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文本细读的内涵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节 基于教学意义的文本细读原则 第二章 文本细读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心理的影响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审美感知 第二节 文本细读与审美想象 第三节 文本细读与审美情感 第四节 文本细读与审美理解 第三章 文本细读的要素 第一节 标点:无声的语言 第二节 词语:神奇的魔棒 第三节 句子:文本的投影 第四节 段落:立着的骨架 第四章 不同文体的细读 第一节 诗歌文本细读 第二节 散文文本细读 第三节 小说文本细读 第四节 戏剧文本细读 第五章 文本细读在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文本细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文本细读在专题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中的设计策略 第六章 文本细读教学效果的评价 第一节 文本细读教学策略使学生阅读兴味极其浓郁 第二节 文本细读教学策略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第三节 文本细读教学策略使文学作品教学卓有成效 第二编 美丽的课堂教学 第一章 教学设计案例 《醉花阴》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黛玉之死》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第二章 课堂教学实录 《醉花阴》教学实录 《孤独之旅》教学实录 《诗经氓》教学实录 《风筝》教学实录 《柳叶儿》教学实录 《春酒》教学实录 第三章 细读教学案例 人格:生命的标尺 “美”与“爱”的双重奏 好诗不厌百回读 简约的线条 丰富的课堂 无人会 登临意 美读 细读 探读 第三编 美丽的作文教学 写作是美丽的 第一章 美丽的自由表达 第一节 美丽思想 第二节 美丽语言 第三节 美丽结构 第四节 美丽想象 第五节 美丽细节 第二章 美丽的写作世界 第一节 美丽生活 第二节 美丽的人 第三节 美丽的事 第四节 美丽的景 第五节 美丽的理 第三章 美丽的考试记录 第一节 美丽改变 第二节 美丽灯盏 结语 附录:著作及教育教学论文与获奖情况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丽语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晓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49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2 |
CIP核字 | 2014119531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30 |
宽 | 16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