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华、宫鹏主编的这本《全球变化研究评论(第4辑地球系统模式综述强迫场和设计)》收录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召开的地球系统模式研讨会上国外专家的报告内容,包括了地球系统模式的综述、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驱动源计算、模式的软件设计和仍待解决的数学物理问题。
本书可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了解地球系统模式的现状、应用、数学物理和软件设计提供帮助,也可为模式研究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图书 | 全球变化研究评论(第4辑地球系统模式综述强迫场和设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明华、宫鹏主编的这本《全球变化研究评论(第4辑地球系统模式综述强迫场和设计)》收录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召开的地球系统模式研讨会上国外专家的报告内容,包括了地球系统模式的综述、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驱动源计算、模式的软件设计和仍待解决的数学物理问题。 本书可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了解地球系统模式的现状、应用、数学物理和软件设计提供帮助,也可为模式研究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内容推荐 张明华、宫鹏主编的这本《全球变化研究评论(第4辑地球系统模式综述强迫场和设计)》首先用三个有代表性的模式介绍了国际上地球系统模式的前沿,包括这些模式中大气、海洋、陆地、海冰和冰川子模式所用的设计框架和物理参数化过程,以及模式对20世纪全球气候模拟的优缺点和对未来21世纪气候变化的模拟。接着介绍用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过去和未来全球变化所需要的两类强迫场,它们包括地球表面大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通量排放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最后介绍了地球系统模式的计算机软件顶层设计以及关于这些模式在球面上数值求解地球流体动力学偏微分方程组方法的一些展望。本书的主要论文作者都曾在2010年夏季清华大学的地球系统模式研讨会上作过有关的专题讲座。 目录 第1章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通用气候系统模式第四版本的描述和特征 第2章 改进后的MIROC5气候模拟——平均态、变率和气候敏感性 第3章 GFDL全球耦合模式CM3的大气模型(AM3)的动力框架、物理参数化和基本的模拟特性 第4章 GFDL CM3耦合气候模式——海洋和海冰的模拟特性 第5章 历史时期(1850—2000年)由人类活动和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反应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格点数据——方法与应用 第6章 用于气候变化研究和评估的下一代排放情景 第7章 土地利用史的基本事实——过去300年全球网格化土地利用变迁、伐木活动及其导致的次生土地 第8章 1500—2100年土地利用情景的归一化——600年全球网格化的土地利用转换、木材采伐以及由此产生的次生土地 第9章 气候变化减缓及热带景观的未来 第10章 为CCSM4和CESM1而研制的新一代可扩展的用于地球系统建模的耦合器 第11章 可扩展建模系统 第12章 气候系统模式的多分辨率方法——球面重心Voronoi网格的应用 第13章 对浅水方程中多分辨率模拟方法的探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变化研究评论(第4辑地球系统模式综述强迫场和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明华//宫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404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9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2014178955 |
中图分类号 | X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