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编著的《苏州泥塑》系统概述了“苏州泥塑”历经千年兴衰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准确诠释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介绍了其作为中华“非遗”项目的价值和地位,并将其精湛独到的传世工艺分门别类进行了归纳表述,以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与传承人之间紧密联系。
| 图书 | 苏州泥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佳编著的《苏州泥塑》系统概述了“苏州泥塑”历经千年兴衰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准确诠释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介绍了其作为中华“非遗”项目的价值和地位,并将其精湛独到的传世工艺分门别类进行了归纳表述,以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与传承人之间紧密联系。 内容推荐 王佳编著的《苏州泥塑》记载着“苏州泥塑”跌宕起伏的历史传承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融“苏州泥塑”历史和工艺为一体,填补了“苏州泥塑”文字记述的空白。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苏州泥塑”中的大中型神佛塑像、虎丘泥人、戏文泥人、苏州耍货……分门别类的精彩介绍,有趣的工艺制作流程,以及对“苏州泥塑”的历史传承、兴衰发展的总览与展望。 目录 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起源——华夏土壤里的“泥香” 唐、宋——繁华市井中跃出的精神“枝芽” 角直保圣寺半堂九尊罗汉塑像 东山紫金庵一堂十六罗汉塑像 元、明、清——神秘和遐想之巅的“果实” 捏像塑真 苏州耍货 戏文泥人 清末民初——乱世里的慰藉与别离 沈万丰耍货店 新中国成立后——翘首期盼再度“花开” 复兴之路 “非遗”传承 艺术形态和风格特点 大中型神佛塑像 保圣寺半堂壁塑——变化万千、自然和谐 东山紫金庵十六罗汉塑像——工艺极巧、天下无双 苏州泥塑小品 《泥娃娃》 沈万丰的“戏文泥人” 与其他地域泥塑的比较 工艺制作流程 常用工具和材料 泥 泥塑的开裂 彩绘的脱落和龟裂 需要具备的基本美术知识 人体比例 面部比例 表情“喜、怒、哀、乐” 大中型神佛塑像的制作 基础步骤 精加工 特殊工艺 苏州泥塑小品的制作 手捏泥人 捏像塑真 绢衣泥人 合模泥人 传承与发展 世代传承的历史回眸 社会环境 劳动群体 苏州泥塑名家 传承现状与展望 “非遗”传承人 潘声煦 朱文茜 张敏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苏州泥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1044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7 |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4 |
| CIP核字 | 2014194302 |
| 中图分类号 | J314.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8 |
| 宽 | 17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