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
内容
试读章节

雷锋

大爱的胸怀,民族的脊梁

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湖南长沙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被一根木杆砸昏,经抢救无效身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 苦孩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堂村,父母是贫苦农民。雷锋3岁那年冬天,地主唐四滚子闯进雷家,逼着重病卧床的爷爷年前还清租债,爷爷在年关时节被逼死。父亲雷明亮,曾遭到国民党逃兵和日军毒打,内伤成疾,1945年春节死去。当童工的哥哥因肺病去世,小弟弟被饿死。母亲受尽地主欺压和凌辱,雷锋7岁那年,母亲悬梁自尽。雷锋从此成了孤儿,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艰难地活了下来。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同年夏天,雷锋背起书包上学了!1954年,雷锋成了少先队员。1956年,雷锋高小毕业后,乡政府留他当了通信员,不久,组织上调他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1957年2月,雷锋加入了共青团。1958年春天,望城县团委号召全县青少年捐献一台拖拉机,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的“捐款大户”,县委决定派他学开拖拉机。雷锋离开县委,成为团山湖农场一名拖拉机手。不久报名到鞍钢当炼钢工人,被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成了一名推土机手。1959年8月,雷锋又报名到条件更为艰苦的矿山焦化厂工作,1960年1月,雷锋光荣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二 干一行爱一行

雷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自觉服从革命需要,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闪光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贡献。

他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想成为一名炼钢工人,领导考虑他开过拖拉机,就把他分配到鞍钢的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去开推土机。他不理解,车间主任就开导他,讲洗煤、炼焦、炼钢的关系,他懂得了不把煤炼成焦,不把煤气送到炼钢厂,就炼不成钢。他愉快地当起了推土机手,从徒工学起,拿徒工工资。他不怕天寒地冻,每天在露天煤场驾驶着推土机,把从列车上卸下的煤推成堆。他为了多干一些活,一次不小心把煤场的小铁道撞坏了,师傅批评了他,他用休息时间又把小铁道修好了。他学徒三个月,就成了熟练的推土机手。雷锋个子矮,而推土机又高又大,他坐着开车,看不见推土铲;站着开车,又直不起腰。所以,他只得猫着腰开车,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喊累。

一天下了夜班,他在调度室里看书,突然下起雨来。调度员说:“糟糕,工地上还放着七千多袋水泥呢!”雷锋马上跑去叫醒段长;又跑回宿舍喊醒大家,他抱起自己的被褥跑到工地,把被褥蒙在水泥上,他又脱掉外衣盖在水泥上。经过大家的奋力抢救,几千袋水泥保住了。

雷锋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之中,几乎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一年多时间里,他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五次被评为红旗手……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连在一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贡献。

三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毕生的追求。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次,雷锋出差去安东,在抚顺至沈阳的火车上,他看到旅客很多,列车员忙不过来,他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自己动手干起活来。他帮着擦地板,擦车窗玻璃,把小桌子收拾干净,熟练得像个列车员。他给旅客倒水,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妇女抱孩子,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没活干的时候,他给旅客念报纸……

到沈阳车站换车时,在检票口,他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中年妇女,她没有车票,还急着要上车。雷锋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位大嫂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领着大嫂到售票处,掏钱给她买了一张车票。大嫂问他的名字和单位叫什么,他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大嫂非常感动。

从安东回来,雷锋又在沈阳换车。他背着背包,在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子,背了个大包袱,吃力地走着。他问老大娘去哪里,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说,要到抚顺去看儿子。因为同路,雷锋把老人的包袱接过来,扶着老人说:“我送您到抚顺。”上车后,他给老人找了座位,并掏出刚买的面包给老人。老人不知道儿子住在哪儿,她掏出一封信给雷锋看,雷锋也不知道信上的地址在哪儿,但他告诉老人,一定帮她找到儿子。到了抚顺,她背着老人的包袱,扶着老人,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老人的儿子。

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很多很多,他是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好事。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雷锋做到了。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

P3-7

后记

2013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李洪烈同志提出编辑出版一套扼要反映古今中华道德楷模事迹的知识性读物,书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并委托白云涛同志主持编写工作。同月,在白云涛同志主持下,经编著者和出版方研究讨论,确定了全书编写原则和基本体例,以及各卷所要撰写的人物。

本书《古代卷》是由杨建同志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在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中,得到了郑国柱、陈家新、张侃侃、孔雷、孔令思、伍俊颖、易冬秀、高秀琴、韩慧、李月华、陈福林、陈敬、郑娇、金圣海、娄家鹏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部分题图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朱仲鱼,参照有关历史人物绘画资料重新绘制的,特此感谢。

《近代卷》是由张侃侃同志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高灵灵、李婷、张志建、张越参与了部分撰写工作。本卷在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中,得到了郑国柱、陈家新、杨建、高秀琴、韩慧、伍俊颖、韩雪、朱仲鱼、陈敬、李月华、郑娇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当代卷》是由郑国柱、金圣海、韩慧三位同志共同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参与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的有:杨建、陈家新、张侃侃、韩雪、施巍、刘桂云、马晓利、吴杨方舟、杨世杰、张蕊、郑娇、娄嘉鹏、伍俊颖等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现有研究成果,因是一般知识性读物,限于篇幅,没有列出“主要参考资料”,特此致歉。本书所配照片,大多采自图书和网络。因时间紧,任务急,有些照片和绘画作者未能署名。在此,我们除表示万分歉意外,还希望作者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以便再版时增补署名。同时,我们还将以本书出版协议为基本依据,向作者支付稿酬。古代卷联系人为杨建(yangjian968@163.com),近代卷联系人为张侃侃(zkk500@163.com),当代卷联系人为郑国柱minjianzhengguo@sina.com。

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刘周远、李洪烈、徐英等同志。在本书策划和编写过程中,他们就所撰人物及具体内容,编辑原则和基本体例,以及在审阅校对过程中,不厌其烦,与编著者反复磋商,体现了一个职业编辑的负责态度和敬业精神。

因时间紧任务急,又因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陈,以便再版时订正。

编著者

2014年12月

目录

助人为乐,善行无疆

 雷锋 大爱的胸怀,民族的脊梁

一 苦孩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

二 干一行爱一行

三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四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五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韩素云 默默奉献的模范军嫂

一 未婚撑起婆婆家

二 积劳成疾患绝症

三 好军嫂感动国人

 谭竹青 48年的“小巷总理”

一 兴办企业

二 心系待业下岗职工

三 圆了居民楼房梦

四 拆自家房建幼儿园

五 “敬老院比家还好”

 李春燕 苗寨里的无翅天使

一 大塘村的第一位医生

二 艰难地守护

三 记者偶然发现的感人素材

四 感动中国的乡村医生

 吴登云 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

一 扎根帕米尔高原

二 7000毫升鲜血与13块皮肤

三 建起不走的队伍

 李桂林 陆建芬 坚守悬崖小学20余年

一 爬上天梯当教师

二 夫妻一起上“天梯”

三 心甘情愿选择清贫

 林秀贞 无私赡养孤寡老人30年

一 老有所终,三十载无怨无悔

二 幼有所养,一颗心温暖四方

三 艰苦创业,献大爱扶贫救困

 常香玉 常留馨香在人间

一 誉满华夏的常派艺术

二 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机

三 一生为人民而歌唱

 郭明义 新时期“雷锋的传人”

一 部队中的好战士

二 岗位上的排头兵

三 生活中的爱心大使

 龚全珍 从将军夫人到山乡教师

一 名声显赫的将军夫人

二 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

三 永葆本色的离休老人

见义勇为,舍己为人

 王杰 扑向炸药包的英雄

一 立志做英雄

二 扑向炸药包

三 英雄被确认

四 精神万古存

 向秀丽 一身正比泰山重

一 在党的哺育下成长

二 纵身扑火不犹疑

三 忘我仪型永世垂

 王树先 打开生命通道的平凡英雄

一 打开生命通道

二 助人为乐的好心人

三 不垮的小桥

 殷雪梅 一命挽救六条命

一 永恒的瞬间,瞬间的永恒

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徐伟 冰湖中救出三个学生

一 冰窟义举

二 老师同学眼中的徐伟

 韦正雄 32名学生与亲人间的抉择

一 他救出了32名学生

二 他痛失7位亲人

三 一位真心英雄

 魏青刚 三次下海救人的民工

一 三次入海,勇救落水者

二 对社会心存感恩

 赵传宇 被“揭发”出来的英雄

一 寒冬里江中救人

二 特殊的寻人启事

三 自强不息志奉献

 谢芳秋 冲向铁轨救老人

一 火车冲来的瞬间

二 帮助他人是快乐

三 自强不息勇拼搏

 李学生 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一 刹那间的挺身而出

二 平凡之中见英雄

三 困难时刻伸援手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文花枝 把生的机会留给游客

一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

二 “我只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导游”

三 “我只想平静地生活”

 曹道云 民政岗位孺子牛

一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二 民政工作靠创新

 武秀君 替夫还债的艰难路

一 祸从天降,债重如山

二 艰难的还债之路

三 把诚信的火炬传下去

 王乐义 农用技术的绿色使者

一 受命于危难之际

二 找到了致富之路

三 蔬菜大棚技术的传播者

 范玉恕 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

一 工程都是良心活

二 奥运工程夺金牌

三 “8.5.15”项目管理工作法

 王一硕 河南归还助学贷款第一人

一 感恩社会

二 服务社会

三 报效社会

 唐中和 坚守麻风村的“编外医生”

一 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二 编外医生,无怨无悔

三 把家当旅馆的人

 吴恒忠 十年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

一 晚年丧子,人生剧变

二 辛勤劳作,子债父还

三 道德高尚,信义无价

敬业奉献,恪尽职守

 孟泰 把一生献给了祖国钢铁事业

一 贫苦人有了信仰

二 把工厂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三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时传祥 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

一 报答党的恩情

二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三 我还要干它30、60年

 张秉贵 “一团火”精神

一 过硬的技术,高尚的道德

二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

三 为人民服务是我毕生的愿望

 王进喜 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

一 从放牛娃到“钻井闯将”

二 松辽石油会战中的铁人队长

三 求真务实,勤俭节约的实干家

 邓稼先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两弹元勋”

一 求学报国的“娃娃博士”

二 默默无闻的两弹元勋

三 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

 李四光 “地质元帅”,石油功臣

一 一个炎黄子孙的报国之路

二 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 祖国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林巧稚 接生5万多婴儿的妇产大师

一 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不能没祖国

二 一切为病人负责

三 有精湛医术才能守护病人

 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一 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二 风雨中永不改变的执着

三 生前身后名

 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榜样

一 无限忠诚跟党走

二 鞠躬尽瘁为人民

三 清廉简朴待自己

 孔繁森 用生命回答什么叫高尚

一 无私做官,有情做人

二 情系藏族孤儿

三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孔繁森

四 他用生命对高尚做了最后的诠释

 任长霞 中原大地女英雄

一 郑州女神警

二 铁腕女局长

三 柔情女公仆

四 嵩山泣女杰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一 百折不挠,普济苍生

二 攀登高峰,永无止境

三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孝老爱亲,大爱无声

 罗映珍 久病床前有贤妻

一 英雄挺身而出

二 用爱呼唤生命

三 创造生命的奇迹

 曹于亚 19岁女孩捐肾救父

一 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

二 用真情回报社会

 张晓 4岁后挑起家庭重担的坚强男孩

一 为了母亲,一切都值

二 坚强少年立志成材

 罗桑扎西 宁木特草原上的孝星

一 从小塑造了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 担起家庭生活重担

三 发家致富不忘乡亲

 吴新芬 我是军人的妻!

一 不爱红装爱武装

二 书信架起沟通的桥梁

三 用爱树立英雄的信心

 朱邦月 一句承诺40年的付出

一 为了对朋友的一句承诺

二 慈父爱如山精心照顾病儿

三 架着伤腿照顾妻儿

 孟佩杰 从8岁起侍奉养母13年

一 8岁起开始照顾养母

二 带着妈妈上大学

三 社会向母女伸出爱心之手

 罗长姐 35年照顾一等伤残退伍军人儿子

一 用母爱撑起儿子的天空

二 用行动捍卫退伍军人尊严

三 用人格魅力影响一家人

 许张氏 近百岁母亲照顾病儿43余年

一 40多年照顾病儿无怨无悔

二 爱心感动世界

 吴林香 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一 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二 希望成为医生为母亲治病

三 社会伸出关爱之手

后记

序言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新时代的优良道德,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要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003年9月11日,经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础,是构建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操守和道德建设,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道德楷模。为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特地组织编撰了这套《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本丛书共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

古代卷为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此一时期为中国古代社会,其道德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传统美德。遴选依据主要为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道德故事》、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道德楷模》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所涉及的古代人物。

近代卷为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一时期为革命与救国年代,属于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的过渡期。本书以“爱国是道德的首要要求”为基本依据,遴选根据除上述三种图书外,重点依据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当代卷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3年,遴选依据有两个,一个是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一个是从2007年至2013年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评选的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道德的民族。正像公民道德歌所唱的那样: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爱国又守法,盛世享太平,明礼讲诚信,不负天下人,团结友善一家亲,勤俭自强万事兴。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中国好传统,大家来继承。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我们的遴选标准也有些微差别。但无论古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尽一点绵薄之力。

编者

2014年12月

内容推荐

郑国柱编著的《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时间起止为1949-2013。收入了像孟泰、向秀丽、雷锋、王杰、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李四光、邓稼先、韩素云、吴登云、孔繁森、任长霞、文花枝、郭明义、龚全珍等逝去或健在的道德模范50人,将其归结成五大类。每个人物都有生平简介,笔墨着重于其对应的爱国、奉献、推动历史进步等事迹,并配置肖像、插图。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操守和道德建设,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道德楷模。为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白云涛主编了这套《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本丛书共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

郑国柱编著的《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3年,遴选依据有两个,一个是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一个是从2007年至2013年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评选的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云涛主编
译者
编者 郑国柱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93517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291494
中图分类号 D648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