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并按研究问题加以详细分类,拟编辑成一部大型的《百年易学研究文献菁华集成》。本书中其中一辑《周易经传》。
图书 |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周易经传共5册)(精)/百年国学研究文献大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并按研究问题加以详细分类,拟编辑成一部大型的《百年易学研究文献菁华集成》。本书中其中一辑《周易经传》。 目录 通论 读易志疑 《周易》源流考 易学蠡测 六庵易话(一) 六庵易话(二) 易卦构成之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论周易十翼 周易叩键 八卦的起源 八卦为上古数目字说 八卦为原始语根符号考 述八卦的世界性兼评一般的错误 八卦所含之数字性 关于易经卦画起源之研究 易卦爻表现着上古的数学知识 易卦源于龟卜考 易经以月神宗教为基础 中国的八卦与南洋文化互关 重论八卦的起源——结绳、八卦、二进法、易图的新探讨 八卦及中国文字起源的新发现 八卦起源 易卦与或然律——易经研究之一 “易”的抽象和“易”的秘密——圭表和日影的启示 《周易》是篡改伏羲卦系而成书 《周易》与天文学之关系浅探 《周易》起源于“占月术”——兼论《易》的文化背景 八卦起源新探 彝族传统文化与《易经》破译 对天水卦台山伏羲画卦传说的新思考——卦源新探 《周易》是上古巫觋文化的产物——《周易》源于巫术探讨(一) 《周易》是巫术活动的记录——《周易》源于巫术探讨(二) 《周易》的形成、释名及版本 《易》论——论《易》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易经与若干经义的商榷 《周易》的编纂和编者的思想 易经卦爻辞之形成与律则 古易蠡测——兼谈《周易》的成书 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 “重”“错”之义与六十四卦的生成 观象系辞与《周易》古经之编纂(概要)——论《周易》古经的解读方法 八卦释名 论易之命名 周易名义考 《周易》卦名释义 《周易》筮辞考 易名考原 《周易》卦名考释 …… 《周易》的作者、年代及性质 《易经》研究 《易传》研究 研易方法及其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周易经传共5册)(精)/百年国学研究文献大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大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408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6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58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8 |
宽 | 195 |
高 | 15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